憶昔原文
憶昔當強仕,抽簪返故林。
乞身明主惠,將母小臣心。
麥秀方除淚,蓼莪從廢吟。
空留雙鬢在,那禁百愁侵。
詩詞問答
問:憶昔的作者是誰?答:吳其馴
問:憶昔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憶昔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侵韻
參考注釋
強仕
1.亦作"彊仕"。 2.四十歲的代稱。語本《禮記.曲禮上》:"四十曰強,而仕。"抽簪
謂棄官引退。古時作官的人須束髮整冠,用簪連冠於發,故稱引退為“抽簪”。《文選·沉約<應詔樂游苑餞呂僧珍詩>》:“將陪告成禮,待此未抽簪。” 李善 注引 鍾會 《遺榮賦》:“散髮抽簪,永縱一壑。” 唐 李深 《游爛柯山》詩:“真興得津梁,抽簪永游衍。” 宋 樂史 《廣卓異記·御製送詩並序》:“遺榮期入道,辭老競抽簪。” 清 曹寅 《半軒至真州舟次即事》詩之二:“終須霖雨去,未老慎抽簪。”
故林
(1).從前棲息的樹林。 南朝 宋 謝靈運 《晚出西射堂》詩:“羈雌戀舊侶,迷鳥懷故林。” 唐 李端 《送郭補闕歸江陽》詩:“雁影愁斜日,鶯聲怨故林。” 明 劉基 《吊祖豫州賦》:“魚游思故淵兮,鳥栖思故林。”
(2).故鄉的樹林。比喻故鄉或家園。 唐 杜甫 《江亭》詩:“故林歸未得,排悶強裁詩。” 宋 王安石 《欲歸》詩:“緑稍還幽草,紅應動故林。” 明 宗元豫 《早春送李季子南遊》詩:“雲山正好來新句,春月初明別故林。”
(3).指 桃林 。在 華山 之東。相傳 武王 克 商 後,縱馬於 華山 之陽,放牛於 桃林 之墟,示天下不復用兵。 晉 潘岳 《西征賦》:“問休牛之故林,感徵名於 桃園 。”
乞身
古代以作官為委身事君,故稱請求辭職為乞身。語本《史記·張儀列傳》:“今 齊王 甚憎 儀 , 儀 之所在,必興師伐之,故 儀 願乞其不肖之身之 梁 , 齊 必興師伐之。”《東觀漢記·張況傳》:“時年八十,不任兵馬,上疏乞身。” 宋 蘇軾 《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故山桃李半荒榛,粗報君恩便乞身。” 清 吳偉業 《送何省齋》詩:“總未涉世深,止知乞身易。”
明主
賢明的君主。《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險而易行,以德輔此,則明主也。”《史記·刺客列傳》:“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 魯迅 《故事新編·採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著祭酒,因為知道天命有歸,便帶著五十車行李和八百個奴婢,來投明主了。”
小臣
(1). 春秋 以後指卑微的小吏。《禮記·禮運》:“故政不正,則君位危;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 孔穎達 疏:“大臣謂大夫以上……小臣,士以下。” 清 葉廷琯 《吹網錄·閉城門大搜揚雄待詔二事芟正文留考異》:“始知薦 雄 者,不特非 王音 ,且亦非 王根 也。然 莊 ( 楊莊 )乃小臣,但能誦之帝前; 根 則執政,既已奇而召為門下史,遂薦之於帝,同時並行,固無不可。”
(2).宮中執役的宦官。《國語·晉語二》:“ 驪姬 與犬肉,犬斃。飲小臣酒,亦斃。” 韋昭 註:“小臣,官名,掌陰事陰命,閹士也。”
(3).臣子在君王前的自稱。《書·召誥》:“﹝ 召公 ﹞拜手稽首曰:‘予小臣敢以王之讎民百君子,越友民,保受王威命明德。’”《漢書·石顯傳》:“唯陛下哀憐財幸,以此全活小臣。”
麥秀
指麥子秀髮而未實。《史記·宋微子世家》:“ 箕子 朝 周 ,過故 殷虛 ,感宮室毀壞,生禾黍, 箕子 傷之,欲哭則不可,欲泣為其近婦人,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其詩曰:‘麥秀漸漸兮,禾黍油油。彼狡徸兮,不與我好兮!’” 唐 杜甫 《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諸公》:“白屋花開里,弧城麥秀邊。” 郭沫若 《女神·棠棣之花》:“一望田疇半皆荒蕪,間有麥秀青青者。”後常以 箕子 的《麥秀之詩》為感嘆家國破亡之痛的典實。 晉 陸機 《辯亡論》下:“《麥秀》無悲 殷 之思,《黍離》無愍 周 之感矣。” 宋 王安石 《金陵懷古》詩之一:“《黍離》《麥秀》從來事,且置興亡近酒缸。”
蓼莪
《詩·小雅》篇名。此詩表達了子女追慕雙親撫養之德的情思。後因以“蓼莪”指對亡親的悼念。《後漢書·清河孝王劉慶傳》:“﹝諸王﹞常有《蓼莪》、《凱風》之哀。” 宋 蘇軾 《謝生日詩啟》:“《蓼莪》之感,迨衰老而不忘。” 明 夏完淳 《寒日掃墓》詩:“ 王褒 私教授,長起《蓼莪》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