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原文
有宅一區聊解嘲,清風歷歷自鳴瓢。
買山作隱吾無取,為黍殺雞何用招。
魚托么荷障斜日,籜隨新竹上層霄。
箇中已了一生事,倒屣安能求度遼。
詩詞問答
問:卜居的作者是誰?答:李彭
問:卜居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卜居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彭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彭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參考注釋
一區
(1).一個區域。《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國外如 赤縣神州 者九,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人民禽獸莫能相通者,如一區中者乃為一州。”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足下將謂吾與 墨 不殊,今不辭同有鬼,但不偏守一區,明所當然,使人鬼同謀,幽明並濟,亦所以求衷,所以為異耳。”《朱子語類》卷五三:“人君國都如井田樣,畫為九區,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間一區則君之宮室。”
(2).表數量。指一塊田地。 漢 劉向 《說苑·反質》:“ 衛 有五大夫,俱負缶而入井灌韭,終日一區。” 元 劉因 《新晴》詩:“埋盆欲學魚千里,試地先栽芋一區。” 清 鈕琇 《觚賸·杜曲精舍》:“買田一區、屋數楹於 杜曲 。”
(3).表數量。指一所宅院。《後漢書·劉盆子傳》:“賜宅人一區,田二頃。” 宋 陳師道 《徐氏閒軒》詩:“君寧平世經三釜,我亦東原有一區。” 元 馬致遠 《岳陽樓》第一折:“恰行過一區道院,幾處齋堂。”
(4).一類;一團。 晉 張華 《鷦鷯賦》:“陰陽陶蒸,萬品一區。” 宋 胡宏 《鬍子知言·疑義》:“今以天理人慾,混為一區,恐未允當。”
解嘲
受人嘲笑時自己找個理由辯解
人有嘲雄,以玄之尚白, 雄解之,號曰解嘲。—— 揚雄《解嘲》
自我解嘲
清風
清涼的風
清風徐來
清風明月
歷歷
一個個清晰分明
歷歷可數
歷歷在目
自鳴
自我表白;自我顯示。 唐 韓愈 《送孟東野序》:“抑將窮餓其身,思愁其心腸,而使自鳴其不幸邪?”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兵部郎敘功》:“先外祖既不自鳴,言路亦無為稱薦者。” 梁啓超 《新史學·中國史學萃·論書法》:“吾壹不解夫 中國 之史家,果據何主義,以衡量天下古今事物,而敢囂囂然以書法自鳴也。”
買山
據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載:“ 支道林 因人就 深公 買 印山 , 深公 答曰:‘未聞 巢 由 買山而隱。’”後以“買山”喻賢士的歸隱。亦用以形容人的才德之高。 晉 戴逵 《貽仙城慧命禪師書》:“故以才堪買山,德邁同輩;崇峯景行,墻仞懸絶。”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四:“論者以妄責四皓,而欲買山於 浯溪 之間,不徒言哉。” 陳三立 《陳次亮戶部以去歲五月卒於京師追哭》詩:“下榻琴尊來舊夢,買山徒侶泣先幾。”
無取
(1).不取為己有。《孟子·離婁下》:“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東觀漢記·張堪傳》:“時 述 珍寳珠玉,委積無數, 堪 録簿上官,秋毫無取。”
(2).不足取。 晉 王謐 《重答桓太尉書》:“自謂擬心宗轍,其理難尚,非謂禮拜之事,便為無取也。” 唐 杜甫 《湘江宴餞裴二端公赴道州》詩:“盛名富事業,無取媿高賢。” 浦起龍 心解:“無取,謂一無足取。” 宋 秦觀 《王儉論》:“大節喪矣,雖有一時之美,一日之長,足以夸污世而矯流俗,君子無取焉。”
何用
(1).為什麼。《詩·小雅·節南山》:“國既卒斬,何用不監?” 孔穎達 疏:“何以不監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傳·莊公六年》:“何用弗受也?為以王命絶之也。”
(2).憑什麼;用什麼。《穀梁傳·僖公元年》:“是 齊侯 與? 齊侯 也。何用見其是 齊侯 也?” 漢 王充 《論衡·骨相》:“人曰命難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體。” 唐 韓愈 《食曲河驛》詩:“殺身諒無補,何用答生成?”
(3).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用、不須。《後漢書·孔融傳》:“ 文舉 舍我死,吾何用生為?” 唐 王泠然 《題河邊枯柳》詩:“今日摧殘何用道!數里曾無一株好。”《續資治通鑑·帝顯德元年》:“今皆國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驚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韻雲……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
斜日
傍晚時西斜的太陽。 南朝 梁簡文帝 《納涼》詩:“斜日晚駸駸,池塘生半陰。” 宋 王安石 《杏花》詩:“獨有杏花如喚客,倚墻斜日數枝紅。” 清 納蘭性德 《南鄉子》詞:“飛絮晚悠颺,斜日波紋映畫梁。”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戛劍生雜記》:“行人於斜日將墮之時……涕不可仰。”
上層
(1) 上面一層或幾層
(2) 森林樹冠層;亦指森林的樹冠
(3) 地位或職位高的
社會各上層階級
箇中
此中;其中
箇中訊息
一生
整個生命期間
倒屣
亦作“ 倒屧 ”。1.急於出迎,把鞋倒穿。《三國志·魏志·王粲傳》:“時 邕 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 粲 在門,倒屣迎之。 粲 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 邕 曰:‘此 王公 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後因以形容熱情迎客。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魯望》詩:“敲門若我訪,倒屣欣逢迎。”屣,一本作“ 屧 ”。 元 任昱 《折桂令·同友人聯句》曲:“既有當壚,毋勞倒屣,便可投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輩得施為,正好談心花底;蘭友瓜戚,門外不須倒屣。”
(2).指從坐席上匆忙避開。《西京雜記》卷二:“ 衡 邑人有言《詩》者, 衡 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卜居原文_卜居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