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六

作者:釋懷深 朝代:宋代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六原文

咄哉異類身,輪轉無休息。

戴角復被毛,觳觫償人力。

我觀佛與牛,其性本來一。

良由昧此心,所以異形質。

想汝為人時,豈信有今日。

侵欺常住錢,互用招提物。

是非信口談,酒肉恣情食。

五戒既不持,人身安可得。

今日墮牛身,方知無利益。

詩詞問答

問: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六的作者是誰?答:釋懷深
問: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六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磨牛

參考注釋

異類

(1) 不同種類

(2) 傑出的才能

奇才異類

(3) 古代對少數民族的蔑稱

不育異類。——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輪轉

使輪流交替;交替

每種食品都輪轉一下,這樣每隔一段時間就能重複見到每種食品

休息

(1) 休養生息

然百姓離秦之酷後,參與休息無為,故天下俱稱其美矣。——《史記·曹相國世家》

光知時務之要,輕繇薄賦,與民休息。——《漢書·昭帝紀贊》

(2) 暫停活動,以恢復精神體力

她星期天才得到休息

勞農夫以休息之。——《呂氏春秋·孟冬紀》

(3) 停止

斡流遷徙,固無休息,終則有始,孰知其極。——《鶡冠子·世兵》

萬物變化,固亡休息。——《漢書·賈誼傳》

戴角

頭頂上生角。《列子·黃帝》:“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飛伏走,謂之禽獸。”《淮南子·墬形訓》:“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史記·律書》:“自含齒戴角之獸,見犯則校。” 清 唐孫華 《夏日齋中讀書》詩之三:“戴角無上齒,傅翼恆兩足。”

觳觫

恐懼得發抖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頭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頭。—— 清· 李伯元《文明小史》

人力

(1) 可動用的勞動力;可動員的人員

人力資源

(2) 人的勞力;人的力量

愛惜人力物力

本來

(1) 從一開始

(2) 向來,原來

(3) 原先;先前

(4) 理所當然

所以

(1) 表示因果關係,常與“因為”連用

因為刻苦訓練,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2)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忘乎所以

(3) 所用;用來

夫仁義辨智,非所以持國也

(4) 原因;緣故

故今具道所以。——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形質

(1).肉體,軀殼。 唐 劉禹錫 《祭柳員外文》:“意君所死,乃形質爾。魂氣何託,聽余哀詞。” 宋 梅堯臣 《秀叔頭虱》詩:“翦除誠未難,所惡累形質。”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是為仁義禮智之根株,是為形質血氣之主宰。”《紅樓夢》第一一九回:“老太太見與不見,總是知道的,喜歡的。既能知道了,喜歡了,便是不見也和見了的一樣。只不過隔了形質,並非隔了神氣啊。”

(2).外形,外表。 唐 無名氏 《東陽夜怪錄》:“俄則沓沓然若數人聯步而至者…… 自虛 昏昏然,莫審其形質。”《宣和遺事》後集:“時帝年二十二歲,太上年三十六歲,形容枯黑,不復有貴人形質。”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鄧縣尹》:“ 鄧 不禁毛髮森豎,寧神審諦,則形質服色彷彿日間所相屍也。”

(3).才具,氣質。《晉書·劉曜載記》:“自以形質異眾,恐不容於世,隱跡 管涔山 ,以琴書為事。” 唐 康駢 《劇談錄·潘將軍失珠》:“僧謂 潘 曰:‘觀爾形質器度與眾賈不同。’”

(4).猶形制。《清史稿·聖祖紀三》:“御史 陳汝鹹 招撫海寇 陳尚義 入見,詢海上情勢及洋船形質。”參見“ 形制 ”。

(5).指形式。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顧此適宜之政治,究為何種政治乎?則惟民主義為其精神、代議制度為其形質之政治。”

為人

(1) 做人和跟人交往的態度

他為人正直

為人正派

為人不忍。——《史記·項羽本紀》

公子為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其為人也。——《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為人迂訥。——《聊齋志異·促織》

(2) 與人友好地交往

他素日很為人

(3) 像貌特徵

為人潔白晰。——《樂府詩集·陌上桑》

今日

(1).本日;今天。《孟子·公孫丑上》:“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 唐 韓愈 《送張道士序》:“今日有書至。”《水滸傳》第四五回:“ 楊雄 道:‘兄弟何故今日見外?有的話,但説不妨。’”《兒女英雄傳》第三回:“ 華忠 説:‘今日趕不到的;他連夜走,也得明日早上來。’”

(2).目前;現在。《穀梁傳·僖公五年》:“今日亡 虢 ,而明日亡 虞 矣。” 唐 駱賓王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請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清 黃遵憲 《台灣行》:“今日之政民為主, 台 南 台 北固吾圉!” 丁玲 《韋護》第一章:“然而她們卻痛叱 中國 今日之所謂新興的、有智識的婦女。”

侵欺

(1).侵害欺凌。《韓非子·解老》:“人君者無道,則內暴虐其民,而外侵欺其鄰國。”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德既不能綏懷,威又不能臨制,侵欺虜縛,以致怨恨。” 元 《寶嚴寺聖旨碑》:“不以是何人等,無得於寺內安下,侵欺搔擾作踐,及不得將寺僧騎坐馬匹奪充鋪馬。”

(2).侵吞欺騙。 宋 歐陽修 《乞一面除放欠負》:“及正身已沒,配流不在,攤在妻男及乾繫人處理索,自來催納不行者,不以有無侵欺盜用,並特與除放。”《元典章·戶部六·鈔法》:“備細數目從實一一計點,打算完備,造賬冊保結呈省,若有侵欺、失陷、短少,就便枷鎖,立限追徵。”《明律·戶律·倉庫》:“凡倉庫務場局院,庫秤斗級,若雇役之人,侵欺借貨,移易係官錢糧,並以監守自盜論。”

常住

(1).佛教語。永存。《法華經》卷一:“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蘇跋陀羅窣堵波》:“勿謂如來畢竟寂滅,法身常住。”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孔子說與楞嚴經合》:“汝此肉身,為同金剛,常住不朽,為復變壞。”

(2).法無生滅變遷稱作常住。 南朝 梁 沉約 《謝齊竟陵王示華嚴瓔珞啟》:“法身與金剛齊固,常住與至理俱存。”《南齊書·顧歡傳》:“此非所歸,歸在常住。”

(3).僧、道稱寺舍、田地、什物等為常住物,簡稱常住。《雲笈七籤》卷一二二:“道士用常住物如子孫用父母物耳,何罪之有?” 唐 馮翊 《桂苑叢談·太尉朱崖辯獄》:“太尉 朱崖 出鎮 浙 右,有 甘露 知主事者訴交代得常住什物,被前主事隱用。”《水滸傳》第六回:“只因是十方常住,被一個雲遊和尚引著一個道人來此住持,把常住有的沒的都毀壞了。” 清 錢謙益 《揚州石塔寺復雷塘田記》:“近寺有雷塘田一千二百五十五畝,寺僧開墾作常住田。”

(4).道觀中的主事者。《雲笈七籤》卷一二二:“尊師令其家各備香油為之焚香……常住亦為辦齋食供養。”

互用

(1).交錯運用。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二》:“奇正互用,虛實交施。”

(2).相互代替使用。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兩句似異而實同例》:“《儀禮·特牲饋食禮》:‘籑有以也,酳有與也。’兩句義同,變文以成辭耳……與、以互用,是‘有與’即‘有以’也。” 章炳麟 《文學說例》:“蓋‘之’‘其’‘是’‘者’四字,古實同義互用。”

招提

(1).梵語。音譯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後誤為“招提”。其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藍,創招提之名,後遂為寺院的別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范光祿書》:“即時經始招提,在所住山南。”《舊唐書·武宗紀》:“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樵舍外已聞犬吠,招提內尚見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四:“且還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參見“ 拓提 ”。

(2).招引提攜。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公今宦遊半天下矣,兩京又人物之淵,左顧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是非

(1)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是非問題

(2) 口舌;糾紛

搬弄是非

(3) 評論;褒貶

不屑隨人是非

信口

未加考慮即隨便說話

信口胡說

酒肉

酒和肉。亦泛指好的飲食。《孟子·離婁下》:“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阮籍 遭母喪,在 晉文王 坐,進酒肉。”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回日,並許進酒肉。”

恣情

縱情

五戒

佛教中在家的男女教徒所應遵守的五項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人身

人的身體;亦指人的行為、名譽等,是法律意義上的名詞

人身傷害罪

利益

益處;有益於他人的事

功德利益

聘請一位律師來照管他的利益

詩詞推薦

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六原文_升堂頌古五十二首·其六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