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壬子歲過峽山正當沖圯茲出山重過阻風兩日

作者:李孫宸 朝代:明代

原文

石尤風急駐蘭橈,兩夜扁舟獨聽潮。

山水生來元有分,雲霞天際忽相招。

風歸羽駕聞環佩,峽約江聲咽洞簫。

未信出山為小草,隨緣何地不逍遙。

詩詞問答

問:《予壬子歲過峽山正當沖圯茲出山重過阻風兩日獲登焉勝跡多新頗復舊觀則邑人朱惟四所捐貲也朱與予別亦十年餘矣留題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李孫宸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孫宸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蕭韻

參考注釋

石尤風

傳說古代有商人 尤某 娶 石 氏女,情好甚篤。 尤 遠行不歸, 石 思念成疾,臨死嘆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於此。今凡有商旅遠行,吾當作大風為天下婦人阻之。”見 元 伊世珍 《琅嬛記》引《江湖紀聞》。後因稱逆風、頂頭風為“石尤風”。 南朝 宋 孝武帝 《丁督護歌》之一:“願作石尤風,四面斷行旅。” 唐 陳子昂 《初入峽苦風寄故鄉親友》詩:“寧知 巴峽 路,辛苦石尤風。” 宋 楊億 《荷花》詩:“灑從瓊蕊露,吹任石尤風。”亦省作“ 石尤 ”、“ 石郵 ”。 唐 李商隱 《擬意》詩:“去夢隨川後,來風貯石郵。” 明 張煌言 《答曹雲霖監軍書》:“弟棲遲 沙關 ,幾三月矣。金盡粟空……只得仍圖北返。兩番鼓棹,又為石尤留滯。” 清 納蘭性德 《南鄉子·柳溝曉發》詞:“人去似春休,巵酒曾將酹石尤。” 王大覺 《月夜渡淀湖歌》:“我被石尤妒,屢把歸期誤。”

蘭橈

小舟的美稱。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六:“飛蓋去芳園,蘭橈游翠渚。” 元 薩都剌 《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詩:“木落 淮南 秋,蘭橈泊 瓜渚 。” 清 曹寅 《鹿墟貽瓶中海棠》詩:“ 吳公 臺下花如澥,嬾趁蘭橈到酒邊。”

扁舟

小船

一葉扁舟

扁舟尋釣翁。——唐· 李白《還山留別金門知己》

獨聽

(1).獨立辨聽。《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申子 曰:‘獨視者謂明,獨聽者謂聰。能獨斷者,故可以為天下主。’” 漢 王充 《論衡·實知》:“﹝聖人﹞有獨見之明,獨聽之聰,事來則名,不學自知,不問自曉,故稱聖則神矣。”

(2).一人自聽。《韓詩外傳》卷五:“獨視不若與眾視之明也,獨聽不若與眾聽之聰也。”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生來

天生;生就

這孩子生來就結實

有分

(1).有分器。謂諸侯分有天子藏於宗廟的寶器。《左傳·昭公十二年》:“四國皆有分,我獨無有。” 杜預 註:“分,珍寳之器。” 孔穎達 疏:“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親也。分異姓以遠方之職貢,使無忘服也。是言諸侯皆得天子之分器也。”

(2).有分別,有區別。《莊子·齊物論》:“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為是而有畛也,請言其畛:‘……有倫,有義,有分,有辯。’” 郭慶藩 集釋:“羣分而類別也。”

(1).有職分。《禮記·禮運》:“男有分,女有歸。” 鄭玄 註:“分,猶職也。” 陸德明 釋文:“分,扶問反。”

(2).有緣分。 唐 韓愈 《孟東野失子》詩:“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與無子,禍福未可原。” 宋 呂渭老 《浣溪紗》詞:“逐伴不知春路遠,見人時著小詞招,阿誰有分伴吹簫?”《武王伐紂平話》卷上:“我女有分與天子為皇后。” 胡韞玉 《即席贈橋口兼之》詩:“一夕 蓬萊 齊爛醉,神仙有分傲 秦皇 。”

(3).有一份。謂參與某事。 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九:“作事預及曰有分,否曰無分,財物亦然。”

(4).有一份。謂分享財物。如:這些東西人人有分。

雲霞

彩雲和彩霞

雲霞明滅。——唐·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天際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相招

邀請。 唐 岑參 《雪後與群公過慈恩寺》詩:“乘興忽相招,僧房暮與朝。” 唐 溫庭筠 《南歌子》詞:“轉眄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

羽駕

傳說以鸞鶴為馭的坐車。亦借指神仙。 南朝 梁 沉約 《游金華山》詩:“若蒙羽駕迎,得奉金書召。”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步飛煙》:“雖羽駕塵襟,難於會合;而丹誠皎日,誓以周旋。” 宋 賀鑄 《題漢陽招真亭》詩:“羽駕飄颻安在哉?使君餘跡已塵埃。”

環佩

環形玉佩;婦女的飾物

小姐氣得把環佩都摔了

洞簫

簫,因不用蠟蜜封底而得名

出山

(1) 到山外去

(2) 舊指隱士出任官職。借指出來主持某種事務或擔任某種職務

小草

(1).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統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二·前溪歌之五》:“黃瓜是小草,春風何足嘆。” 明 楊慎 《續百一詩》之十五:“葛藟縈樛木,兔絲附女蘿;夭夭二小草,洪蔭仰巨柯。”

(2).中藥遠志苗別名。 晉 張華 《博物志》卷七:“遠志苗曰小草,根曰遠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排調》:“ 謝公 始有 東山 之志,後嚴命屢臻,勢不獲已,始就 桓公 司馬。於時人有餉 桓公 藥草,中有遠志。公取以問 謝 :‘此藥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稱?’ 謝 未即答。時 郝隆 在坐,應聲答曰:‘此甚易解,處則為遠志,出則為小草。’ 謝 甚有愧色。 桓公 目 謝 而笑曰:‘ 郝參軍 此過乃不惡,亦極有會。’”後以小草喻平庸。亦含雖懷遠志而遭際不遇之慨。 宋 陸游 《澗松》詩:“藥出山來為小草,楸成樹後困長藤。” 金 元好問 《洞仙歌》詞:“似山中遠志,謾出山來,成個甚,只是人間小草!” 明 吳承恩 《賞花釣魚謝表》:“臣等小草,愧乎出山涸轍。”

(3).指茶葉。 宋 張祁 《答人覓茶》詩:“內家新賜密雲龍,只到調元六七公;賴有家山供小草,猶堪詩老薦春風。”

(4).草稿。《三國志·蜀志·秦宓傳》:“願明府勿以 仲父 之言假於小草,民請為明府陳其本紀。” 清 查慎行 《自題癸未以後詩稿》詩:“論卷排成手自刪,多慚小草落人間。”

(5).謂草書之字形小巧者。 唐 懷素 有《小草千字文》。 宋 陸游 《村圃》詩:“小草臨池學,新詩滿竹題。” 明 陸深 《書輯》:“ 羲 獻 之書,謂之今草;結構微眇者,謂之小草。”

隨緣

(1).佛教語。謂佛應眾生之緣而施教化。緣,指身心對外界的感觸。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然羣生之神,其極雖齊,而隨緣遷流,成麤妙之識,而與本不滅矣。” 唐 戴叔倫 《贈行腳僧》詩:“補衲隨緣住,難違塵外蹤。”

(2).順應機緣;任其自然。《北齊書·陸法和傳》:“ 法和 所得奴婢,盡免之,曰:‘各隨緣去。’” 唐 張籍 《贈道士宜師》詩:“自到王城得幾年, 巴 童 蜀 馬共隨緣。”《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隨緣快活,亦足了一生矣。” 郭沫若 《聖者》:“到處隨緣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逍遙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詩詞推薦

予壬子歲過峽山正當沖圯茲出山重過阻風兩日原文_予壬子歲過峽山正當沖圯茲出山重過阻風兩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