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詞·其二

作者:李良柱 朝代:明代

五夜詞·其二原文

燕玉輕盈未破瓜,當筵一舞艷如霞。

纏頭擲出三千錦,知是風流漢戚家。

詩詞問答

問:五夜詞·其二的作者是誰?答:李良柱
問:五夜詞·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五夜詞·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李良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良柱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麻韻

參考注釋

燕玉

如玉的 燕 地美女。亦泛指美女。 唐 杜甫 《獨坐》詩之一:“煖老須 燕 玉,充飢憶 楚 萍。” 仇兆鰲 註:“舊註:古詩:‘ 燕 趙 多佳人,美者顏如玉。’須 燕 玉,所謂八十非人不暖也。”一說,指 楊伯雍 種玉事。 伯雍 種玉之 無終山 為古 燕 地,故稱美玉為“燕玉”。 錢謙益 箋註:“ 顧大韶 曰: 燕 玉,正用玉田種玉事也。按《搜神記》: 伯雍 葬父母於 無終山 ,有人與石一斗,令種之。玉生其田。 北平 徐氏 有女, 伯雍 求之,要以白璧一雙。 伯雍 至玉田,求得五雙, 徐氏 妻之。在 北平城 西北百三十里,有 無終城 ,故 燕 地也,今為 玉田縣 。”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三:“ 陶篁村 置屋 孤山 ,余月夜訪之,憐其孤寂,勸置 燕 玉,為煖老計。 篁村 以為然,購一小鬟。” 清 方文 《贈王涓來秘書》詩:“更憐老冷尋 燕 玉,此事今人能不能?”自註:“ 杜 詩:‘煖老思 燕 玉。’是時 涓來 、 曙戒 皆欲買妾送予,予不受。”參閱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一。

輕盈

(1) 輕柔秀麗

他們那些馬穿上鎧甲,仍然輕盈、矯健

(2) 姿態、動作輕巧優美

她那柔軟纖細的體形、輕盈優美的動作

破瓜

(1).舊稱女子十六歲為“破瓜”。“瓜”字拆開為兩個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稱。 晉 孫綽 《情人碧玉歌》之二:“ 碧玉 破瓜時,郎為情顛倒。”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綠翹》:“﹝ 魚玄機 ﹞色既傾國,思乃入神,喜讀書屬文,尤致意於一吟一詠。破瓜之歲,志慕清虛。” 五代 和凝 《何滿子》詞:“正是破瓜年幾,含情慣得人饒。” 明 王錂 《春蕪記·賜婚》:“主上聞知宅上小姐,雖自破瓜之年,未遂摽梅之願。” 郁達夫 《犬山堤小步見櫻花未開口占》之一:“一種銷魂誰解得, 雲英 三五破瓜前。”

(2).瓜字分開為“八八”兩字,舊又因用作六十四歲的代稱。《分門古今類事》卷五引 宋 楊憶 《談苑》:“ 呂洞賓 仙翁多遊人間…… 張洎 家居,忽有隱士通謁,乃仙翁姓名。 洎 見之,索紙筆八分書七言一絶留題,頗言將佐鼎席意。末云:‘功成當在破瓜年。’俗以破瓜為二八, 洎 果六十四,乃其兆也。”

(3).喻女子破身。《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那 杜十娘 自十三歲破瓜,今一十九歲,七年之內,不知歷過了多少公子王孫,一個個情迷意盪,破家蕩產而不惜。”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狐夢》:“見一女子入,年可十八九,笑向女曰:‘妹子已破瓜矣。新郎頗如意否?’”《西湖佳話·西泠韻跡》:“既是主意定了,不消再説,待老身那裡去尋一個有才有貌的郎君,來與姑娘破瓜就是了。”

纏頭

(1) 指古代藝人把錦帛纏在頭上作裝飾

(2) 演畢,客人贈藝人的錦帛;後作為送給藝人禮物的通稱

五陵少年爭纏頭。——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3) 回族人以白布包頭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戚家

(1).貴戚之家。 阿英 《燈市》:“市樓,大都是南北相向,到夜晚,每家擠滿著看燈的人。其間,特別在門前掛上簾幕的,那裡面的人,一定是勛家、戚家、宦家、豪右家的眷屬。”

(2).親戚家。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麻瘋女邱麗玉》:“一日,生赴戚家飲,遇雨不歸。”

詩詞推薦

五夜詞·其二原文_五夜詞·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