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谷禮成述事原文
春立方為節應正,祈農典合次辛行。
金穰修祀日逢卯,震德乘時歲納庚。
顧諟照臨有明命,由來呼吸可通誠。
去年曾是希鴻佑,果格朱波績底成。
詩詞問答
問:祈谷禮成述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祈谷禮成述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祈谷禮成述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八十六
2. 是月初九日始立春
參考注釋
立方
(1)
(2) 三個相同數的乘積
a3
(3) 立方體的簡稱
(4) 立方米
三立方土
祈農
祈求農業豐收。 唐 褚亮 《享先農樂章·舒和》:“望歲祈農神所聽,延祥介福豈雲虛。”
金穰
古代根據太歲星運行的方位來預測年成的豐歉。太歲星運行至酉宮(正西方)稱"歲在金"﹐預示農業豐收。語出《史記.天官書》﹕"然必察太歲所在﹕在金﹐穰﹔水﹐毀﹔木﹐飢﹔火﹐旱。此其大較也。"
修祀
祭祀。《漢書·郊祀志下》:“蓋聞天子尊事天地,修祀山川,古今通禮也。”
震德
指太子之德。 南朝 梁簡文帝 《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詩:“震德葉靈,年芳節淑。” 隋 王胄 《在陳釋奠金石會應令》詩:“元良繼體,作睿惟則。明迺離照,澤符震德。”參見“ 震位 ”。
乘時
乘機;趁勢。 晉 左思 《吳都賦》:“富中之甿,貨殖之選,乘時射利,財豐巨萬。”《宋史·王晏傳》:“今 契丹 南侵,天下洶洶,英雄豪傑固當乘時自奮。” 魯迅 《三閒集·“皇漢醫學”》:“ 日本 人 湯本求真 做的《皇漢醫學》譯本也將乘時出版。”
顧諟
《書·太甲上》:“先王顧諟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 孔 傳:“顧謂常目在之,諟,是也。言敬奉天命,承順天地。” 孔穎達 疏:“《說文》云:顧,還視也。諟與是,古今之字異,故變文為是也。言先王每有所行,必還迴視是天之明命。”後以“顧諟”指敬奉、稟順天命。 明 高攀龍 《高子遺書·語》:“真明者,其明命乎。古人顧諟,蓋實體如是,非見也,有見則妄矣。” 清 魏源 《默觚上·學篇五》:“故聖人之言敬也,皆敬天也,‘昭事上帝’,顧諟明命也。”
照臨
(1).照射到。《左傳·昭公二十八年》:“照臨四方曰明。” 漢 焦贛 《易林·巽之井》:“昊天白日,照臨我國。” 冰心 《寄小讀者》三:“朝陽極光明的照臨在無邊的整齊青綠的田畦上。”
(2).從上面照察。比喻察理。《詩·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臨下土。” 鄭玄 箋:“照臨下土,喻王者當察理天下之事也。” 唐 杜甫 《風疾舟中伏枕書懷》詩:“朗鑒存愚直,皇天實照臨。” 明 陸采 《明珠記·榮封》:“斯人既有殊能,在朕可無曲赦,諒黜陟之惟允,見照臨之無私。”
(3).猶光臨。稱賓客到來。《左傳·文公十二年》:“ 秦伯 使 西乞術 來聘,且言將伐 晉 , 襄仲 辭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臨 魯國 。’” 南朝 宋 范曄 《樂游應詔詩》:“軒駕時未肅,文囿降照臨。”
明命
(1).聖明的命令。《禮記·大學》:“《太甲》:‘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明史·懷獻太子見濟傳》:“陛下膺天明命,中興邦家,統緒之傳宜歸聖子。” 明 宋濂 《代祀高麗國山川記》:“皇帝受天明命,丕承正統。”
(2).特指帝王的命令,詔旨。 唐 韓愈 《沂國公先廟碑銘》:“臣適執筆隸太史,奉明命,其可以辭!” 宋 曾鞏 《知制誥授中司制》:“典掌明命,總持憲綱,非博學有文,強毅忠篤,曷可以兼斯任哉!”
(3).猶尊名。恭敬地命名。《禮記·祭義》:“因物之精,制為之極,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百眾以畏,萬民以服。” 鄭玄 註:“明命,猶尊名也,尊極於鬼神,不可復加也。” 孔穎達 疏:“明猶尊也;命猶名也。”
(4).謂成其教命。《詩·大雅·烝民》:“天子是若,明命使賦。” 馬瑞辰 通釋:“《爾雅·釋詁》:‘明,成也。’明命猶言成命,謂成其教命使布之也。”
由來
(1)
(2) 事情發生的原因
(3) 歷來;自始以來;從發生到目前
由來已久
呼吸
(1) 機體和組織與周圍環境交換氣體;肺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
(2) 機體和組織與周圍環境交換氣體的過程;肺吸氣和呼氣動作的全過程
通誠
(1).表達誠意。《晉書·張駿傳》:“寡君所以遣下臣冒險通誠,不遠萬里者,以陛下義聲遠播,必能愍寡君勤王之志。”
(2).猶通陳。《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六:“一直走進殿來,將黃紙狀在燭火上點著火,燒在神前爐內了。照舊通誠拜禱已畢。”《紅樓夢》第六九回:“於是天地前燒香禮拜,自己通誠禱告説:‘我或有病,只求 尤氏 妹子身體大愈。’”《吳歌甲集·秋天明月桂花香》:“奴是暗暗通誠來祝告,保佑才郎得安康。”
去年
上一年
我從去年辭帝京。——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詩
朱波
古國名。今 緬甸 。《新唐書·南蠻傳下·驃》:“ 驃 ,古 朱波 也,自號 突羅朱 , 闍婆國 人曰 徒里拙 。在 永昌 南二千里,去京師萬四千里。”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緬甸東北兩路地形考》:“ 永昌 府, 虎踞 、 天馬 二關外,為 緬甸 。 緬 ,古 朱波 也,在 唐 為 驃 國。” 清 黃遵憲 《錫蘭島臥佛》詩:“極南到 朱波 ,窮北踰 靺鞨 。”
底成
取得成功。 明 高攀龍 《今日第一要務疏》:“臣聞天下之事,必有其機;事機一握,則百年之業可底成於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