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同年滕吉甫侍御

作者:吳璉 朝代:明代

寄同年滕吉甫侍御原文

一經曾會北城寰,清誨深銘肺腑間。

肅肅秋霜嚴豸府,霏霏春雨潤含山。

鋪階春草窗前綠,入眼萊衣膝下斑。

兩地悠然無一事,獨憂詩債未全還。

詩詞問答

問:寄同年滕吉甫侍御的作者是誰?答:吳璉
問:寄同年滕吉甫侍御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寄同年滕吉甫侍御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吳璉的名句有哪些?答:吳璉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刪韻

參考注釋

一經

用在動詞或表示條件的詞組前面,表示只要經過某種行為或某個步驟,就可以產生相應的結果,後面常有“就”、“便”等相呼應

清誨

對人教誨的敬辭。《後漢書·趙壹傳》:“冀承清誨,以釋遙悚。”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三國演義》第三七回:“ 操 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待奉令堂,吾亦得聽清誨矣。’” 清 林則徐 《致龔定盦書》:“月前述職在都,碌碌輭塵,刻無暇晷,僅得一聆清誨,未罄積懷。”

深銘肺腑

深深銘記於心。《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我合你三載相依,多承你與我掌持這小小門庭,深銘肺腑,容當再報。”

肅肅

(1).恭敬貌。《詩·大雅·思齊》:“雝雝在宮,肅肅在廟。” 毛 傳:“肅肅,敬也。” 漢 揚雄 《河東賦》:“穆穆肅肅,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頌》:“齋於祠宮,盛服儼恪,肅肅於動,慄慄於言,上帝在茲,敢有弗虔。”

(2).嚴正貌。《詩·小雅·黍苗》:“肅肅 謝 功, 召伯 營之。” 鄭玄 箋:“肅肅,嚴正之貌。” 漢 班固 《十八侯銘·御史大夫汾陰侯周昌》:“肅肅御史,以武以文,相 趙 距 呂 ,志安君身。” 唐 盧照鄰 《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 貞觀 之末,有 昭慶 * 師,魁岸堂堂,威儀肅肅。” 清 龔自珍 《題鷺津上人書冊》詩:“氣莊志定欬肅肅,筆沖墨粹神亭亭。”

(3).疾速貌。《詩·召南·小星》:“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毛 傳:“肅肅,疾貌。” 漢 秦嘉 《留郡贈婦》詩之三:“肅肅僕夫征,鏘鏘揚和鈴。” 唐 杜甫 《喜晴》詩:“出廓眺西郊,肅肅春增華。” 趙朴初 《南京訪梅園新村》詩:“晨征肅肅訪 梅園 ,猶有梅花著意妍。”

(4).形容網目細密。《詩·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椓之丁丁。” 馬瑞辰 通釋:“肅肅,蓋縮縮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縮。’兔罝本結繩為之,言其結繩之狀,則為縮縮。” 聞一多 《古典新義·詩經新義五》:“肅當讀為縮,縮猶密也……《詩》‘肅肅’,即‘縮縮’、‘數數’,網目細密之貌也。”

(5).陰沉;蕭瑟;清冷。《莊子·田子方》:“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 晉 潘岳 《寡婦賦》:“墓門兮肅肅,脩隴兮峩峩。” 宋 范成大 《寒夜》詩:“肅肅月浸樹,滿庭穠李花。”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詩之二:“肅肅空明氣,時與諸天遇。”

(6).清幽;靜謐。 漢 張衡 《思玄賦》:“出 紫宮 之肅肅兮,集 大微 之閬閬。” 唐 沉佺期 《奉和聖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應制》:“肅肅蓮花界,熒熒貝葉宮。” 宋 蘇軾 《元祐三年端午貼子詞·夫人閣》之二:“肅肅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7).象聲詞。鳥羽、蟲翅的振動聲。《詩·小雅·鴻雁》:“鴻鴈于飛,肅肅其羽。” 毛 傳:“肅肅,羽聲也。” 南朝 宋 謝惠連 《搗衣》詩:“肅肅莎雞羽,烈烈寒螿啼。” 唐 暢當 《自平陽館赴郡》詩:“溶溶山霧披,肅肅沙鷺起。”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二》:“鳶肅肅展翼,似鶼鶼之鳥,比翼而飛。”

(8).象聲詞。風聲。《後漢書·列女傳·董祀妻》:“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漯水》:“南崖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 宋 蘇軾 《壽星院寒碧軒》詩:“清風肅肅搖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圍。” 清 孫枝蔚 《烏夜啼》詩:“北風肅肅雁不至,殘燈欲滅還復燃。”

(9).象聲詞。泛指其它聲音。 唐 杜甫 《春遠》詩:“肅肅花絮晚,菲菲紅素輕。” 明 徐禎卿 《雜謠》:“狗觫觫,雞鳴飛上屋,風吹門前草肅肅。” 清 梁廷枏 《夷氛聞記》:“火箭巨彈,自下上者,肅肅過耳畔, 芳 談笑自若。”

秋霜

(1) 秋天的霜

(2) 比喻白髮

何處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霏霏

(1).雨雪盛貌。《詩·小雅·採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楚辭·王逸<九思·怨上>》:“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原註:“霏霏,集貌。” 宋 范仲淹 《岳陽樓記》:“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 清 唐孫華 《柳絮》詩之一:“攪天晴雪日霏霏,忽漫成團密又稀。”

(2).泛指濃密盛多。《楚辭·九章·涉江》:“霰雪紛其無垠兮,雲霏霏而承宇。”《晉書·胡毋輔之傳》:“ 澄 ( 王澄 )嘗與人書曰:‘ 彥國 吐佳言如鋸木屑,霏霏不絶,誠為後進領袖也。’” 唐 歐陽詹 《回鸞賦》:“鬱霏霏以葳蕤,輝熠熠以嚴顒。”《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陰風慘慘,殺氣霏霏。” 清 孫枝蔚 《雜詠》:“渺渺春江孤雁去,霏霏古樹暗香來。”

(3).飄灑,飛揚。 晉 潘岳 《西征賦》:“雍人縷切,鸞刀若飛,應刃若俎,靃靃霏霏。” 唐 賈至 《銅雀台》詩:“撫弦心斷絶,聽管淚霏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夢》:“俄夢朱衣道人,長丈餘,特以青灰落衣襟霏霏然。”

(4).紛亂貌。 漢 王粲 《羽獵賦》:“鷹犬競逐,弈弈霏霏。” 唐 韋應物 《贈別河南李功曹》詩:“忽復不相見,心思亂霏霏。”

春雨

(1).春天的雨。《莊子·外物》:“春雨日時,草木怒生。” 唐 方乾 《水墨松石》詩:“垂地寒雲吞大漠,過 江 春雨入全 吳 。” 明 劉基 《春雨》詩:“春雨和風細細來,園林取次發枯荄。”

(2).用以比喻恩澤。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雲山兩處暌違。”

(3).曲名。 蘇曼殊 《本事詩》:“《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 浙江 潮。”自註:“《春雨》,曲名。”

潤含

滋潤涵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鮑丘水》:“凡所潤含,四五百里,所灌田萬有餘頃。”

春草

(1).春天的草。 晉 潘岳 《內顧》詩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 南朝 宋 謝靈運 《登池上樓》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宋 陸游 《試院春晚》詩:“漫漫晚花吹瀼岸,離離春草上宮垣。” 明 何景明 《過君采次韻》之一:“昔牽春草夢,今並玉珂游。”

(2).喻卑微。 唐 杜甫 《贈翰林張四學士垍》詩:“此生任春草,垂老獨漂萍。” 仇兆鰲 註:“春草,嘆卑微。”

(3).藥草名。又名莽草。《爾雅·釋草》:“葞,春草。” 邢昺 疏:“藥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說,“春草”為白微的別名。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白微》。

入眼

看著舒服;順眼;看中

有那入眼的,便把些 * 與他吃了便死。——《水滸傳》

萊衣

相傳 春秋 楚 老萊子 侍奉雙親至孝,行年七十,猶著五彩衣,為嬰兒戲。後因以“萊衣”指小兒穿的五彩衣或小兒的衣服。著萊衣表示對雙親的孝養。 南唐 李中 《獻中書湯舍人》詩:“鑾殿對時親 舜 日,鯉庭過處著 萊 衣。” 明 沉鯨 《雙珠記·二友推恩》:“北堂光景迫桑榆,寂寞 萊 衣久失娛。”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四九:“祇將媿汗溼 萊 衣,悔極堂堂歲月違。”

膝下

(1) 子女幼時常依於父母膝下,故借指幼兒

親生之膝下。——《孝經》

膝下猶虛

(2) 在與父母通信時,用作敬辭,表示對父母的愛慕

違離膝下,三十五年。——守文護《報父母》

父親大人膝下

兩地

(1).兩處;兩個地方。 南朝 梁 何遜 《與胡興安夜別詩》:“念此一筵笑,分為兩地愁。” 唐 元稹 《齊煚饒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兩地之憂,佇聽二天之諺。”《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鳳 遇見這位 安伯父 ,兩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見‘不求人’的這句話斷説不起。” 魯迅 許廣平 有《兩地書》。如:他們分居兩地多年了。

(2).猶兩府。借指中書省、樞密院。 宋 無名氏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子京兩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詩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雲自有三年信,明月長為兩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兩地,愁憤而薨,人以為此詩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詔條陳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兩地,所宜盡心,為國家諸事建明,不得顧避。”

悠然

(1) 安閒、閒適的樣子

悠然自得

(2) 深遠的樣子

(3) 形容韻味未盡

餘韻悠然

(4) 久遠的樣子;遼闊的樣子

年代悠然

一事

(1).一件事。《淮南子·繆稱訓》:“察於一事,通於一伎者,中人也。”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雲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 宋 陳亮 《上孝宗皇帝第一書》:“綱紀總攝,法令明備,郡縣不得以一事自專也。” 清 鄭燮 《贈博也上人書》詩:“獨有老僧無一事,水禽沙鳥聽關關。” 楊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三段:“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2).同一件事;同一類事。《公羊傳·僖公元年》:“此一事也,曷為復言 齊 師、 宋 師、 曹 師?不復言師,則無以知其為一事也。”《後漢書·桓譚傳》:“又見法令決事,輕重不齊,或一事殊法,同罪異論,姦吏得因緣為市。”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結構》:“同一月也,出於 牛氏 之口者,言言歡悅;出於 伯喈 之口者,字字淒涼。一座兩情,兩情一事,此其針線之最密者。”

(3).專一其事。《管子·心術下》:“一事能變曰智。” 尹知章 註:“能專一其事,能變而動之謂智也。”

(4).服役一次。《漢書·賈捐之傳》:“ 孝文皇帝 閔中國未安,偃武行文,則斷獄數百,民賦四十,丁男三事而一事。”

(5).方言。業務或組織上有關係的。如:這家藥鋪和 北京 同仁堂 藥鋪是一事。

詩債

謂他人索詩或要求和作,未及酬答,如同負債。 唐 白居易 《晚春欲攜酒尋沉四著作先以六韻寄之》:“顧我酒狂久,負君詩債多。”自註:“ 沉 前後惠詩十餘首,春來多醉,竟未詶答,今故云爾。” 明 徐渭 《女狀元》第四出:“因此上難下筆,險做了賴詩債。” 梁啓超 《楚卿至自上海小集旋別賦贈》:“且乘健會酬詩債,頗惜多情誤佛緣。”

詩詞推薦

寄同年滕吉甫侍御原文_寄同年滕吉甫侍御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