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鑒曲原文
玉泉山之陽,天下實第一。
小者不勝數,如珠吐波出。
山左別為湖,岩竇淙乳溢。
居然領眾派,可與第一匹。
幾曲分鑒光,津逮北峰密。
出牆原合流,玉河瀉沕潏。
是日游北峰,鑒曲歷一律。
形為鏡影澄,聲作琴聲謐。
大凡山之秀,必資水之泌。
於茲論嘗臠,溯源究天騭。
詩詞問答
問:分鑒曲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分鑒曲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注釋
1. 押質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八
2. 上聲
參考注釋
玉泉山
(1).山名。在 北京市 西北,山下有 玉泉 ,因以得名。參見“ 玉泉 ”。
(2).山名。在 湖北 當陽縣 西。山有乳窟,玉泉交流其中。山下有 玉泉寺 。 唐 李白 《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常聞 玉泉山 ,山洞多乳窟。” 王琦 注引《潛確居類書》:“ 玉泉山 ,在 當陽 ,泉色白而瑩,又曰 珠泉 。泉南為 天台 智者 道場。”
天下
(1) 四海之內,全中國
魚鱉黿鼉為天下富。——《孫子·謀政》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天下三分。——諸葛亮《出師表》
天下之美。——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2) 人世間,社會上
天下誰人不識君。——唐· 高適《別董大》
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天下事有難易乎。——清· 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天下縞素。——《戰國策·魏策》
天下順之。——《孟子·公孫丑下》
以天下之所順。
先天下之憂而憂。——宋· 范仲淹《岳陽樓記》
後天下之樂而樂。
(4) 國家或國家的統治權
傳天下不足多。——《韓非子·五蠹》
為天下理財。——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共爭天下。——《資治通鑑》
天下事誰可支柱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5) 自然界,天地間
知天下之寒。——《呂氏春秋·察今》
第一
(1) 排在最前的
排名第一
(2) 首要的,最重要的
質量第一
不勝
受不住,承擔不了。勝:承受,經得起
刑人如恐不勝。——《史記·項羽本紀》
驢不勝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珠吐
謂珍珠發出光芒。 唐 柳宗元 《披沙揀金賦》:“皎如珠吐,疑剖蚌之乍分;粲若星繁,似流雲之初卷。” 唐 白行簡 《五色露賦》:“青熒玉綴,燦爛珠吐。”
山左
(1).山的東側。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三》:“﹝ 翼際山 ﹞上有 吳 江夏 太守 陸渙 所治城……山左即 沔水 口矣。”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某別駕》:“某別駕之任 嶺 南,值大雨,借館於山左 許氏 家。”
(2).特指 山東省 。因在 太行山 之左(東),故稱。 清 黃宗羲 《通議大夫靳公傳》:“先世為 山左 之 歷城 人。” 清 劉大櫆 《翰林編修李公墓志銘》:“ 治運 提學 山左 ,公主校閲,甄拔號得人。”
岩竇
亦作“岩竇”。即岩穴。 唐 李頎 《答高三十五留別》詩:“ 韓康 雖復在人間, 王霸 終思隱巖竇。” 宋 曾敏行 《獨醒雜誌》卷四:“ 湖湘 巖竇中多石燕,附石而生。” 金 元好問 《寶嚴紀行》詩:“遙遙 金門寺 ,寳焰出岩竇。” 清 吳敏樹 《吳南屏聽雨樓記》:“而其為山,崗阜堆復,無巖竇泉石之奇,峰嶺之秀。”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這么重的擔子,他居然挑著走了二十里
一匹
(1).表數量。用於布帛,古代以四丈為一匹。亦指整卷的布帛,長度不一。《史記·天官書》:“長庚如一匹布著天。此星見,兵起。”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棠》:“成樹之後,歲收絹一匹。”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二:“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
(2).表數量。用於牲畜或禽鳥。《史記·平準書》:“米至石萬錢,馬一匹則百金。”按,《貨殖列傳》索隱云:“馬夜行目照前四丈,故云一匹。或説,度馬縱橫,適得一匹。” 魯迅 《朝花夕拾·狗貓鼠》:“我的報仇,就從家裡飼養著的一匹花貓起手。” 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不過今天倒還好,別外還射了一匹麻雀,可以給你做菜的。”
(3).表數量。猶一片。用於連線成片的物體。《中國民間故事選·紅潭河》:“滿河的綠水流到一匹山岩下時,轉個彎彎聚成了一個深潭。”
津逮
(1).由津渡而到達。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二》:“懸巖之中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積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者。”逮,一本作“ 達 ”。
(2).比喻通過一定的途徑而達到或得到。 清 鄂爾泰 《贈方望溪》詩:“六經治世非土苴,相期津逮闚垠涯。” 清 盧見曾 《<封氏聞見記>序》:“《年號録》、《錢譜》二書並亡,唯《聞見記》獨存,然流傳絶少,故《稗海》、《秘笈》諸刻罕津逮焉。”
(3).比喻引導(後學)。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五:“二百年來通儒輩出,述作連楹,觀玩全書,瑜百瑕一,津逮來學,誠為有裨。” 清 王先謙 《<天祿琳琅>跋》:“仰見聖學博大,囊括萬有,足以津逮儒生,準繩百代。”
合流
(1) 河流匯合
兩條河在黃石附近合流
(2) 比喻對立的或有差別的在思想行動上趨於一致
(3) 藝術、學術等方面的不同流派融為一體
玉河
(1).天河。 元 丁復 《送廉公子北歸》詩:“江上行逢瑤圃樹,天邊歸泛玉河查。”《群音類選·溉園記·後園相窺》:“徐徐抱瓮向岩阿,欲問天孫借玉河。”
(2).清澈如玉的河水。 清 陳維崧 《賀新郎》詞:“一片玉河橋下水,宛轉玲瓏如雪。” 清 納蘭性德 《長安行贈葉訒庵庶子》詩:“青樓綺閣不捲簾,玉河凍合層冰堅。”
沕潏
泉流貌。《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大 漢 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曼羨。” 李善 註:“ 服虔 曰:‘潏,泉貌。’ 徐廣 曰:‘沕,沒也。亡必切。’” 呂向 註:“沕潏,泉流貌。” 唐 張說 《大周故宣威將軍楊君碑》:“吁嗟 楊侯 ,託居此矣,沕潏綿曼,德音之(亡)已。” 元 劉壎 《隱居通議·古賦一》:“ 幼安 為作《秋花草蟲賦》曰:‘沕潏曼衍,湛恩汪濊,滲漉九有,旁魄萬類。’”一說,盛大貌。見《漢書·司馬相如傳下》“沕潏曼羨” 顏師古 注。
鑒曲
亦作“鑒曲”。指 鑑湖 。在 浙江 紹興 。語本《新唐書·隱逸傳·賀知章》:“又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有詔賜 鏡湖 剡川 一曲。” 宋 周密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詞:“ 鑒曲 寒沙, 茂陵 菸草,俛仰千古悠悠。”一本作“ 鑑曲 ”。 宋 張炎 《憶舊遊·寄沉堯道諸公》詞:“留連,住人處,是 鑒曲 窺鶯,蘭沼圍泉。” 清 俞蛟 《夢廠雜著·潮嘉風月·軼事》:“何日扁舟返 鑑曲 ,匡牀夜雨話聯蟬。”
一律
(1) 同一音律
異音者不可聽以一律
(2) 一個樣子;沒有例外
大凡
用在句首,表示對某個範圍的人或事物的總括,常在它後面用“總”、“都”相呼應
大凡搞陰謀詭計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於茲
(1).在此。《書·盤庚上》:“我王來,既爰宅於茲。” 孔 傳:“言 祖乙 已居於此。” 明 胡應麟 《詩藪·遺逸中》:“殘珠剩玉,淪沒淵海,能亡三嘆?因識其目於茲雲。”
(2).於今,至今。 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虛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於茲矣。” 晉 潘岳 《懷舊賦》:“不歷 嵩丘 之山者,九年於茲矣。” 唐 韓愈 《祭侯主簿文》:“我狎我愛,人莫與夷,自始及今,二紀於茲。”
(3).當今,今世。《漢書·司馬相如傳》:“休烈顯乎無窮,聲稱浹乎於茲。” 顏師古 註:“於茲,猶言今茲也。”
吁嗟;嘆息。 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銘》:“於茲先生,秉德恭勤。”
(1).至今。《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設謗木,於茲三年矣。”
(2).在此。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執銓以平,御煩以簡。 裴楷 清通, 王戎 簡要,復存於茲。”
溯源
往上游尋找發源地,比喻探求本源
追本溯源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 稍覺偏頗便改正王丹桂《洞仙歌 示門人》
- 斯言不敢向人道,語爾小子為貽謀
- 後生喜成功,往往舞朱乾
- 怪東風太早,未燈夕放瓊花陸文圭《減字木蘭花慢 和心 春雪詞》
- 唯有空門學,相期老一丘羊士諤《閒齋示一二道者》
- 河澄諸浦涸,山禿萬林枯宋庠《河上歲晏》
- 丈夫立身兩字盡,臣子忠孝而已矣
- 殺活不分,邪正難辨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 心爭造化功,走挺糜鹿均袁高《茶山詩》
- 知人既以為難,自知誠亦不易。吳兢《貞觀政要·卷三·論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