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風生江上雁行斜,高枕懷人思未涯。
興儗山陰飛夜雪,夢懸東閣賦梅花。
風塵不定孤蓬跡,歲月還傷兩鬢華。
酒態詩情俱好在,莫教輕負故羅葩。
詩詞問答
問:《答公綸襄武二子石門舟中見懷》的作者是誰?答:李孫宸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麻韻
參考注釋
風生
(1).起風。 晉 潘岳 《為諸婦祭庾新婦文》:“室虛風生,牀塵帷舉。” 唐 李白 《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乂》詩:“水退池上熱,風生松下涼。”
(2).猶言雷厲風行。《漢書·趙廣漢傳》:“見事風生,無所廻避。” 顏師古 註:“風生,言其速疾不可當也。”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遇事風生,吏民稱快。”
(3).形容氣氛活躍。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七寶山座》:“惟 張九齡 論辯風生,升此座,餘人不可階也。”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俄而 文皇 到來,精彩驚人,揖而坐。神氣清朗,滿坐風生,顧盼偉如也。” 丁玲 《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十五:“區上並不了解他,只覺得他談吐風生,學問淵博,對他非常客氣,也就相信了他。”
江上
(1).江岸上。《呂氏春秋·異寶》:“﹝ 伍員 ﹞因如 吳 。過於 荊 ,至 江 上,欲涉。”《史記·伍子胥列傳》:“ 吳 人憐之,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鮑照 《發後渚》詩:“ 江 上氣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參 《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詩:“津頭 習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歸梁》詞:“江上花開趁蝶尋,拚買醉千金。”
(2).江面上。《史記·伍子胥列傳》:“ 伍胥 遂與 勝 獨身步走,幾不得脫。追者在後。至 江 ,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渡 伍胥 。” 唐 崔顥 《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 江 上使人愁。” 宋 蘇軾 《江神子·江景》:“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 清 黃景仁 《太白墓》詩:“清風 江 上洒然來,我欲因之寄微慕。”
(3).江中。 宋 蘇轍 《初發嘉山》詩:“洗硯去殘墨,遍水如黑霧。至今江上魚,頂有遺墨處。”
雁行
(1) 飛雁的行列
(2) 並行或走在前頭。引申為有次序的排列,借指兄弟
兩驂雁行。——《詩·鄭風·大叔于田》
我書比鍾繇,當抗行;比 張芝草,猶當雁行也。——《晉書·王羲之傳》
雁行有序。——丘遲《與陳伯之書》
高枕
墊高枕頭安心睡覺,形容無所憂慮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又:三窟已就,君姑高枕為樂矣。——《戰國策·齊策》
懷人
(1).思念遠行的人。《詩·周南·卷耳》:“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慕士情未忘,懷人首徒搔。”
(2).指思念家鄉的人。 明 楊慎 《送童士琦瑞州府判賦得蜀江》:“別後懷人更懷土,煩君時一到滄洲。”
(3).所懷念的人。 晉 陶潛 《悲從弟仲德》詩:“借問為誰悲?懷人在九冥。”
山陰
山坡背陰的一面;山的北側
東閣
(1).東廂的居室或樓房。古樂府《木蘭詩》:“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間牀。” 唐 任希古 《和長孫秘監伏日苦熱》:“北林開逸徑,東閣敞閒扉。”
(2).古代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 唐 李商隱 《九日》詩:“郎君官貴施行馬,東閣無因再得窺。”一本作“ 閤 ”。 宋 蘇軾 《九日次韻王鞏》:“聞道郎君閉東閣,且容老子上南樓。”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今日個東閣玳瑁筵,煞強如西廂和月等。” 清 龔自珍 《乙酉臘見紅梅一枝思親而作時客崑山》詩:“南天初返棹,東閣正留賓。”按,此義本作“東閤”,後世閤、閣形近音同混用。參見“ 東閤 ”。
(3). 明 清 兩代大學士殿閣之一。 洪武 十五年始置。 清 仍之。參閱《明史·職官志一》、《清史稿·職官志一》。
(4).閣名。指 東亭 。故址在今 四川省 崇慶縣 東。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詩:“ 東閣 官梅動詩興,還如 何遜 在 揚州 。” 仇兆鰲 註:“ 東閣 ,指 東亭 。”一說謂款待賓客之所。參閱 宋 張邦基 《墨莊漫錄》卷一。
東閤:東向的小門。《漢書·公孫弘傳》:“ 弘 自見為舉首,起徒步,數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館,開東閤以延賢人。” 王先謙 補註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門,不以賢者為吏屬,別開門延之。”《後漢書·周黃徐等傳序》:“ 東平王 蒼 為驃騎將軍,開東閤延賢俊。”後因以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之所。 唐 孟浩然 《題長安主人壁》詩:“久廢南山田,謬陪東閤賢。” 唐 李商隱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早歲思東閤,為邦屬故園。”
梅花
(1) 梅樹的花
(2) 〈方〉∶臘梅
(3) 梅花形的
梅花翅。——《聊齋志異·促織》
風塵
(1) 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
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杜甫《贈別賀蘭銛》
風塵僕僕
(2) 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風塵知己
(3) 舊指娼妓生涯
淪落風塵
不定
(1)
副詞,表示不肯定,後面常有表示疑問的詞或肯定和否定相疊的詞組
一天他不定來多少次
我明天還不定去不去呢!
(2)
不穩定
方向不定的風
心神不定
孤蓬
隨風飄轉的蓬草。常比喻飄泊無定的孤客。《文選·鮑照<蕪城賦>》:“稜稜霜氣,簌簌風威,孤蓬自振,驚砂坐飛。” 呂向 註:“孤蓬,草也,無根而隨風飄轉者。 明遠 自喻客游也。” 唐 李白 《送友人》詩:“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明 范受益 王錂 《尋親記·局騙》:“正是夫妻兩地愁無盡,身類孤蓬恨怎消?你看這等天氣,好淒涼人也。”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鬢華
花白的鬢髮。 宋 歐陽修 《採桑子》詞:“鬢華雖改心無改,試把金觥,舊曲重聽,猶是當年醉里聲。” 元 揭傒斯 《和族子節京城客思》:“歲月日夜去,為誰催鬢華。” 明 楊基 《聞鄰船吹笛》詩:“ 江 南萬里不歸家,笛里分明説髩華。” 清 顧炎武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詩:“天地存肝膽,江山閲鬢華。”
酒態
醉酒時的情態。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醒醉草》:“ 興慶池 南岸有草數叢,葉紫而心殷;有一人醉過於草傍,不覺失於酒態。”《雲笈七籤》卷八五:“今旦耆老皆令臣飲,不得即委之,是以頗有酒態。” 明 程嘉燧 《水檻》詩:“酒態三杯劇,秋懷萬事慵。”
詩情
(1).作詩的情緒、興致。 唐 劉禹錫 《秋詞》之一:“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宋 陸游 《瀼西》詩:“亦知憂吏責,未忍廢詩情。” 清 王夫之 《東閣梅》詩:“香國 揚州 錦陣豪,詩情偏向峭寒高。”
(2).詩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捨不得花費筆墨,只因為春天的詩情太濃太多。”
好在
幸好
好在他傷勢不重
莫教
猶莫非。《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 吳教授 聽得外面聲音,不是別人,是我渾家和 錦兒 ,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這裡?莫教也是鬼?”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答公綸襄武二子石門舟中見懷原文_答公綸襄武二子石門舟中見懷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