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其二原文
岱宗東望翠微重,曳杖初聞縹緲鍾。
半嶺煙霞迷漢畤,四時風雨咽秦松。
緱山直跨仙人鶴,函谷遙瞻柱史龍。
七十二君呼不起,安期何處采芙蓉。
詩詞問答
問:登泰山·其二的作者是誰?答:佘翔
問:登泰山·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登泰山·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佘翔的名句有哪些?答:佘翔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冬韻
參考注釋
岱宗
(1).即 泰山 。 泰山 舊謂居五嶽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書·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於 岱宗 。” 孔 傳:“ 岱宗 , 泰山 ,為四岳所宗。” 唐 杜甫 《望岳》詩:“ 岱宗 夫如何? 齊 魯 青未了。” 清 唐孫華 《東嶽宙》詩:“ 岱宗 首羣岳,巖巖鎮 魯 疆。”
(2).古代謂人死後靈魂歸 泰山 。故以 岱宗 指死亡。《文選·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之二》:“常恐游 岱宗 ,不復見故人。” 李善 注引《援神契》:“ 太山 ,天帝孫也,主召人魂。” 南朝 宋 鮑照 《松柏篇》詩:“龜齡安可獲, 岱宗 限已迫。”
翠微
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翠的山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毛 * 《答友人》
縹緲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半嶺
半山腰。《晉書·阮籍傳》:“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巖谷,乃 登 之嘯也。” 唐 杜甫 《雨》詩:“晴飛半嶺鶴,風亂平沙樹。” 宋 蘇軾 《登州孫氏萬松堂》詩:“萬松誰種已摐摐,半嶺蒼雲映此邦。”
煙霞
煙霧和雲霞,也指“山水勝景”
漢畤
漢 時帝王祭天地五帝的地方。 明 谷宏 《行經華陰》詩:“ 秦 關日落行人少, 漢 畤天陰古殿空。”
時風
(1).應時的風。《書·洪範》:“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 晉 陸機 《遨遊出西域》詩:“逝物隨節改,時風肅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今國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時風顯宣。”
(3).當時或當代的社會風氣。 唐 韋應物 《答故人見諭》詩:“時風重書札,物情敦貨遺。” 唐 元稹 《送林復夢赴韋令辟》詩:“野性便荒飲,時風忌酒徒。” 清 黃宗羲 《壽張奠夫八十序》:“或謂五年之中,時風眾勢,不聞有所鼓動,其故何也?”
緱山
即 緱氏山 。指修道成仙之處。 唐 白居易 《吳興靈鶴贊》:“ 遼水 一去, 緱山 不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負》:“ 薛能 尚書題集後曰:‘縱有 緱山 也無益,四方聯絡盡蛙聲。’” 明 王錂 《春蕪記·訪友》:“因此上 箕山 掛瓢, 緱山 弄簫。”參見“ 緱氏山 ”。
仙人
神話和童話中指神通廣大、長生不老的人
函谷
亦作“ 凾谷 ”。 函谷關 。 三國 魏 曹植 《又贈丁儀王粲》詩:“從軍度 凾谷 ,驅馬過 西京 。” 唐 李白 《古風》詩之三:“收兵鑄金人, 函谷 正東關。”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出關>的“關”》:“ 老子 的西出 函谷 ,為了 孔子 的幾句話,並非我的發見或創造。”
遙瞻
向遠方看;凝目遠視
柱史
(1).“ 柱下史 ”的省稱。代指 老子 。《後漢書·張衡傳》:“庶前訓之可鑽,聊朝隱乎柱史。” 李賢 注引 應劭 曰:“ 老子 為 周 柱下史,朝隱終身無患。” 清 康乃心 《送李虞臣任寶昌令》詩:“ 華獄 仙人地, 函關 柱史家。”
(2).“ 柱下史 ”的省稱。指御史。 唐 嚴維 《剡中贈張卿侍御》詩:“早列月卿位,新參柱史班。” 唐 韓翃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營》詩:“少年兼柱史,東至舊 徐州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職非柱史,惡故當隱,苟聞善而疑之,闕其事焉。”
(3).“ 柱下史 ”的省稱。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唐 劉商 《題楊侍郎新亭》詩:“ 毘陵 過柱史,簡易在茅茨。”
(4).“ 柱下史 ”的省稱。星名。《晉書·天文志上》:“柱史北一星曰女史。”參見“ 柱下史 ”。
七十二
古以為天地陰陽五行之成數。亦用以表示數量多。《史記·封禪書》:“古者封 泰山 禪 梁父 者七十二家,而 夷吾 所記者十有二焉。”《玉台新詠·古樂府詩<相逢狹路間>》:“入門時左顧,但見雙鴛鴦。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 唐 李白 《梁甫吟》:“東下 齊 城七十二,指揮 楚 漢 如旋蓬。” 清 魏源 《三湘棹歌·蒸湘》:“水復山重行未盡,壓來七十二峰影。”
不起
(1).不發動;不發生。《莊子·則陽》:“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韓非子·姦劫弒臣》:“是以國安而 * 不起。” 明 何景明 《內篇》之十七:“生息安理,盜故不起。”
(2).指不出動。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二:“公如不起,孰拯斯危?”
(3).不肯起來;不能起來。《三國志·魏志·荀彧傳》“軍國事皆與籌焉”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引《平原禰衡傳》:“ 衡 至,眾人皆坐不起。” 唐 杜甫 《戲題寄上漢中王》詩之二:“已知嗟不起,未許醉相留。” 仇兆鰲 注引 盧元昌 曰:“不起者,謂王病酒不能起。”
(4).病不能愈。《戰國策·秦策一》:“ 孝公 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傳 商君 ,辭不受。” 唐 黃滔 《司直陳公墓志銘》:“方期輟從藩屏,入踐諫垣,不幸寢疾,浹辰不起矣。”《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蘧太守 已是病得重了,看來是個不起之病。” 王西彥 《人的世界·第二家鄰居》:“這給母親的打擊太大了,因此憂鬱成病,終至不起。”
(5).不出任官職。《後漢書·庾乘傳》:“﹝ 乘 ﹞後徵辟並不起,號曰:‘徵君’。” 唐 李白 《贈盧徵君昆弟》詩:“二 盧 竟不起,萬乘高其風。”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徐中丞》:“遷 江蘇 布政使,丁父憂,詔奪情,不起,服闋入都。”
(6).用在動詞後面,表示力量夠不上。 元 無名氏 《來生債》第一折楔子:“沒錢,請良醫不起。”《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主人辭不得,一日供他兩番,而今多了,也供不起了。” 楊朔 《雪花飄在滿洲》:“他的無謂的冒險舉動,當然稱不起勇敢,但我不同意你的話。”
安期
見“ 安期生 ”。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芙蓉
(1) 芙蓉花。中國的錦葵植物( Hibiscus mutabilis ),花美麗,白色或粉紅色,在夜間變深紅色
(2) 荷花的別名。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木
標籤: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