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鳥鳴灌木,招提春雨餘。
偶來方外游,蹤跡似閒居。
清池浮水蕹,珀藻躍文魚。
輕颸散訶林,葵樹交扶疏。
灼灼佛桑花,紅艷驚珊瑚。
緬追昔賢跡,俯仰懷赤烏。
孝廉自英雄,江左盛文儒。
魯周閫外寄,張顧府中趨。
如何虞仲翔,獨此悲向隅。
青蠅為弔客,千載同欷歔。
詩詞問答
問:《與陳元孝屈翁山諸公集光孝寺(寺舊名虞苑虞功曹故宅)》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四部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四
2. 寺舊名虞苑虞功曹故宅
參考注釋
灌木
叢生之木
一叢烏飯樹灌木
招提
(1).梵語。音譯為“拓斗提奢”,省作“拓提”,後誤為“招提”。其義為“四方”。四方之僧稱招提僧,四方僧之住處稱為招提僧坊。 北魏 太武帝 造伽藍,創招提之名,後遂為寺院的別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答范光祿書》:“即時經始招提,在所住山南。”《舊唐書·武宗紀》:“寺宇招提,莫知紀極,皆雲構藻飾,僭擬宮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樵舍外已聞犬吠,招提內尚見僧眠。”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四:“且還招提宿,寄此山夕永。”參閱 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參見“ 拓提 ”。
(2).招引提攜。 明 李贄 《與耿司寇告別書》:“公今宦遊半天下矣,兩京又人物之淵,左顧右盼,招提接引,亦曾得斯人乎?”
春雨
(1).春天的雨。《莊子·外物》:“春雨日時,草木怒生。” 唐 方乾 《水墨松石》詩:“垂地寒雲吞大漠,過 江 春雨入全 吳 。” 明 劉基 《春雨》詩:“春雨和風細細來,園林取次發枯荄。”
(2).用以比喻恩澤。 明 無名氏 《鳴鳳記·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雲山兩處暌違。”
(3).曲名。 蘇曼殊 《本事詩》:“《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 浙江 潮。”自註:“《春雨》,曲名。”
方外游
謂尋仙訪道。 唐 王武陵 《宿慧山寺》詩序:“賦詩道意,以紀方外之游。” 金 王若虛 《茅先生道院記》:“﹝公﹞乃棄家為方外游。” 元 湯式 《一枝花·題心遠軒》套曲:“不從方外游,且向寰中住。”參見“ 方外 ”。
蹤跡
行動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不留蹤跡
詭蹤跡。——宋· 文天祥《
閒居
避人獨居
浮水
(1).漂於水面。《舊唐書·高駢傳》:“蝗自西來,行而不飛,浮水緣城而入府第。”
(2).指在水上航行。《後漢書·公孫述傳》:“﹝ 蜀 地﹞又有魚鹽銅銀之利,浮水轉漕之便。”
(3).泅水,在水裡游泳。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正覺寺》:“尚書左丞 甄琛 曰:‘ 吳 人浮水自雲工,妓兒擲繩在虛空。’” 魯迅 《朝花夕拾·范愛農》:“我疑心他是 * 。因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文魚
(1).鯉魚。一說為有翅能飛的魚。《楚辭·九歌·河伯》:“乘白黿兮逐文魚,與女游兮 河 之渚。” 王逸 註:“言 河伯 游戱,遠出乘龍,近出乘黿,又從鯉魚也。” 洪興祖 補註:“ 陶隱居 云:鯉魚形既可愛,又能神變,乃至飛越山湖,所以 琴高 乘之。”《文選·曹植<洛神賦>》:“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 李善 註:“文魚有翅,能飛。”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一二一:“嫩荷香撲釣魚亭,水面文魚作隊行。” 明 劉基 《蘭陵王》詞:“文魚翼短沉書扎,淚滴在衣袂,盡成清血。”
(2).有斑彩的魚;金魚。《山海經·中山經》:“ 荊山 之首曰 景山 …… 雎水 山焉,東南流注於 江 ,其中多丹粟,多文魚。” 郭璞 註:“有斑采也。” 元 張可久 《紅繡鞋·茅山疎翁索賦》曲:“紅雲翔綵鳳,丹井養文魚。”文魚,一本作“ 金魚 ”。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上》:“柳下置砂缸蓄魚,有文魚、蛋魚、睡魚、蝴蝶魚、水晶魚諸類。《夢香詞》雲‘小隊文魚圓似蛋,一缸新水翠於螺’,謂此。上等選充金魚貢。” 清 趙翼 《漫興》詩之四:“缸養文魚圓似卵,盆栽小竹瘦於針。”
輕颸
微風。 宋 朱熹 《秋暑》詩:“疏樹含輕颸,時禽囀幽語。” 明 唐順之 《雁訓》:“濯泠波以修容,颺輕颸而整儀。” 清 朱載震 《建蘭》詩:“輕颸晝回芳,清泉晚宜瀹。”
訶林
地名。 清 王士禛 《廣州遊覽小志》:“ 光孝寺 ,又名 法性寺 ,在 粵城 西北, 越王 建德 故宅也。 孫吳 、 虞翻 居此,手植訶子,因名 虞苑 ,又名 訶林 。” 陶牧 《廣州光孝寺為虞仲翔謫居時舊宅有訶子樹一株丙午十月重至廣州此樹猶存悵然有作》詩:“迢遞 訶林 百尺枝,簸錢此下憶兒時。”
扶疏
亦作“ 扶疎 ”。亦作“ 扶踈 ”。1.枝葉繁茂分披貌。《呂氏春秋·任地》:“樹肥無使扶疏,樹墝不欲專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則多粃,墝而專居則多死。”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汰侈》:“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宋 姜夔 《虞美人·詠牡丹》詞:“玉盤搖動半厓花。花樹扶疏,一半白雲遮。” 明 劉基 《梅頌》:“扶踈蕭森清以直兮,玄冰沍寒不撓其節兮。” 朱自清 《溫州的蹤跡》一:“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
(2).迴旋貌;飄散貌。《淮南子·修務訓》:“龍夭矯,燕枝拘,援豐條,舞扶疏。” 高誘 註:“扶疏,槃跚貌。”《文選·嵇康<琴賦>》:“忽飄搖以輕邁,乍留聯而扶疏。” 李善 註:“言扶疏四布也。” 元 揭傒斯 《寄題九江義門陳氏壽安堂》詩:“方瞳緑鬢紅氍毹,春酒搖盪香扶踈。”
灼灼
(1) 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書》
(2) 明白地
灼灼如此
佛桑
(1).即扶桑。植物名。指佛桑樹或它的花。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植上》:“ 閩 中多佛桑樹。樹枝葉如桑,唯條上勾。花房如桐,花含長一寸餘,似重臺狀。花亦有淺紅者。” 宋 范成大 《荔枝賦》:“斥蜂蜜之黃膩,謝佛桑之紅乾。” 清 張際亮 《送雲麓督糧粵東》詩:“聞道佛桑僅有根,可憐仙蝶紛無影。”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三·扶桑》、 清 吳其濬 《植物名實圖考》卷二九。
(2).即扶桑。舊時指 日本 。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問:‘此何地?’曰:‘ 佛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