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松宮原文
桃源富山水,仙居郁嵯峨。
穹巒逼象緯,紺霞護藤蘿。
羽流戴星冠,方曈照皤皤。
或時凌紫氣,環拱聲相和。
世傳平起輩,飆輪振瓊珂。
遐登隕遺蹟,石羱滿山阿。
迥與塵世隔,岩罅豁臼科。
遺茲幻化境,伏物皆駢羅。
我方借筍輿,一覽愈宿疴。
竟欲從之游,恐貽來者呵。
詩詞問答
問:赤松宮的作者是誰?答:張仲深
問:赤松宮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歌韻
參考注釋
桃源
(1).“ 桃花源 ”的省稱。 南朝 陳 徐陵 《山齋詩》:“桃源驚往客,鶴嶠斷來賓。” 唐 杜甫 《北征》詩:“緬思桃源內,益嘆身世拙。” 明 張煌言 《贈盧牧舟大司馬》詩:“ 并州 正有來蘇望,忍説桃源可避 秦 。” 鄒韜奮 《萍蹤憶語》二八:“他們缺乏相當的娛樂, * 也是一條出路。所以有許多都在這裡面尋覓他們的桃源。”參見“ 桃花源 ”。
(2).指 桃源洞 。 唐 李涉 《贈長安小主人》詩:“仙路迷人應有術, 桃源 不必在深山。” 元 任昱 《清江引·題情》曲:“ 桃源 水流清似玉,長恨因緣誤。”參見“ 桃源洞 ”。
(3). 宋 時 臨安縣 嘉會門 外 泠水峪 ,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稱 桃源 ,為都人游集之地。 蘇軾 《介亭餞楊傑次公》詩“丹青明滅 風篁嶺 ,環佩空響 桃花源 ” 查慎行 注引 元 潛說友 《鹹淳臨安志》:“ 泠水峪 在 嘉會門 外,夾山多桃花,中有流水,為城南勝概,舊呼 桃源 ,遊人多集焉。”
山水
(1) 山上流下來的水
(2) 山和水,指山明水秀的自然風景
山水相連
(3) 指山水畫
潑墨山水
吳道玄…因寫 蜀道山水,始創山水之體,自為一家。—— 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仙居
(1).仙人住所。亦借稱清靜絕俗的所在。 唐 白居易 《答微之夸越州州宅》詩:“ 賀上人 迴得報書,大誇州宅似仙居。” 明 陳鍾盛 《蓬萊閣記》:“夫 蓬萊 境界號稱仙居,其説見於山經水注所記,騷人韻客所託興,不一而足。”
(2).借指歌妓居處。 宋 孫光憲 《浣溪沙》詞:“靜街偷步訪仙居,隔牆應認打門初。”
(3).縣名。在今 浙江省 。 宋 景德 四年始置。以產白朮著名。參見“ 仙居術 ”。
(4). 杭州 靈隱山 的別名。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北山勝跡》:“ 靈隱山 ,去城四十二里,高九十二丈,周一十二里,亦曰 靈苑 ,曰 仙居 ,曰 武林 ,俗稱 西山 。其山起 歙 ,出 睦 ,跨 富春 ,控 餘杭 ,蜿蜒數百里,結局於 錢唐 。”
嵯峨
形容山勢高峻
故園不可見,巫山田郁嵯峨。——杜甫《江海》
山頂嵯峨
怪石嵯峨
象緯
象數讖緯。亦指星象經緯,謂日月五星。 晉 王嘉 《拾遺記·殷湯》:“ 師延 者, 殷 之樂人也。設樂以來,世遵此職。至 師延 ,精述陰陽,曉明象緯,莫測其為人。” 齊治平 註:“象緯,象數讖緯。象數謂龜筮之類;讖緯謂讖録圖緯、占驗術數之書。” 唐 杜甫 《游龍門奉先寺》詩:“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 仇兆鰲 註:“象緯,星象經緯也。” 明 唐順之 《答周約庵中丞》:“ 淮陰 、 南陽 之事,固萬不敢一冀焉,至如象緯、地形諸家之學,如來書所稱 管 鄧 所長,亦何敢不自量而攬焉。” 清 顧炎武 《題李先生矩亭序》:“ 天啟 中,權閹柄國,聞君通陰陽象緯之學,遣使徵之,辭疾不就,潔志以終。”
藤蘿
紫藤( Wisteria sinensis )的通稱
羽流
謂道人,道士。 宋 米芾 《西園雅集圖記》:“以文章議論、博學辨識、英辭妙墨、好古多聞、雄豪絶俗之資,高僧羽流之傑,卓然高致,名動四夷。” 宋 陸游 《行在壽寧觀碑》:“金符象簡,羽流畢集。”《明史·佞倖傳·繼曉》:“羽流加號真人、高士者,亦盈都下。”
戴星
(1).頂著星星。喻早出或晚歸。 唐 王績 《答馮子華處士書》:“或時與舟人漁子方潭並釣,俯仰極樂,戴星而歸。” 宋 蘇軾 《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對牀欲作連夜語,念汝還須戴星起。” 明 李東陽 《先叔父李父墓志銘》:“悉力勤事,戴星觸霧,或遠涉 江 漢 ,未嘗告勩。” 清 鈕琇 《觚賸·兩大文章》:“臣趨朝之限,雖迫於戴星;而問寢之私,倍懸於愛日。”
(2).《呂氏春秋·察賢》:“ 宓子賤 治 單父 ,彈鳴琴,身不下堂,而 單父 治。 巫馬期 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 單父 亦治。”後因以“戴星”為稱揚吏治或能吏之典。 唐 羅隱 《夜泊義興戲呈邑宰》詩:“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 清 錢謙益 《楊應震授文林郎制》:“以蕞爾彈丸之邦,值累年捐瘠之後,戴星為治,計日有程。”
(3).馬名。《詩·秦風·車鄰》“有馬白顛” 唐 孔穎達 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4).魚名。《太平御覽》卷九四○引《臨海水土記》:“戴星魚,狀如鳶魚,背上有兩白璫如指大。因名之雲。”
(5).谷精草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谷精草》。
皤皤
(1).白髮貌。形容年老。《漢書·敘傳下》:“ 營平 皤皤,立功立論。” 顏師古 註:“皤皤,白髮貌也。”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皤皤 董叟 ,謀我 平陰 ,三軍縞素,天下歸心。” 前蜀 貫休 《秋末入匡山船行》詩之四:“誰如垂釣者,孤坐鬢皤皤。” 清 唐孫華 《國學進士題名碑》詩:“苞苴不行請謁絶,滿朝黃髮皆皤皤。” 王闓運 《<桂陽州志>序》:“皇風初扇, 北 園皤皤;表此介士,裴回山阿。”
(2).潔白貌。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補編·蔣琛》:“有俳優揚言曰:‘皤皤美女,唱《公無渡河歌》。’”
(3).豐富貌。《文選·左思<魏都賦>》:“豐餚衍衍,行庖皤皤。” 李善 注引 王肅 曰:“皤皤,豐多貌也。”
(4).腹大貌。 陳三立 《題顧石公<松花江踏雪尋詩圖卷子>》詩:“皤皤之腹高頰權,咄嗟白眼橫青天。”
或時
有時。《史記·汲鄭列傳》:“丞相 弘 燕見,上或時不冠。”《後漢書·朱穆傳》:“及壯耽學,鋭意講誦,或時思至,不自知亡失衣冠,顛隊阬岸。”《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或時看到鬧處,不覺心癢,口裡漏出著把來指手畫腳教人,定是尋常想不到的妙著。”《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那簾內或時巧囀鶯喉,唱一兩句詞兒。”
紫氣
紫色的霞氣,古人以為瑞樣的徵兆
紫氣舒其石。——唐· 李朝威《柳毅傳》
環拱
(1).猶環繞。 唐 楊炯 《渾天賦》:“天有北辰,眾星環拱。”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黃山日記》:“遠近群峯環拱,亦佳境也。” 清 曾國藩 《新寧劉君墓碑銘》:“夫夷之南,萬山環拱。”
(2).猶禁衛。 唐 白居易 《姚成節右神策將軍知軍事制》:“環拱之職,得不勉歟!” 宋 謝采伯 《密齋筆記》卷一:“及前宰執侍從大第,環拱蓋以百數。”《宋史·儀衛志一》:“綦天下之貴,一人而已。是故環拱而居,備物而動,文謂之儀,武謂之衞。”
相和
互相應和
當哭相和也。——清· 林覺民《與妻書》
世傳
世代相傳;祖傳
飆輪
亦作“飊輪”。亦作“飈輪”。1.指御風而行的神車。 唐 陸龜蒙 《和<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之一:“莫言洞府能招隱,會輾飆輪見 玉皇 。” 明 湯式 《一枝花·送車文卿歸隱》套曲:“比鶴上人不馭飆輪,比山中相不登仕版,比壺內翁不鍊金丹。” 明 劉基 《鈞天樂》詩:“風師咆哮虎豹怒,銀漢洶湧天鷄啼。飆輪撇捩三島過,海水儘是青玻璃。”
(2).喻飛馳的舟車。 邵瑞彭 《北行雜詩》:“飈輪去去似追風,葉底輕雲幾處通。” 郭沫若 《宿陽泉市》詩:“飆輪迎月入 陽泉 ,燈火照明半壁天。”參見“ 飆車 ”。
瓊珂
即玉珂。 元 王沂 《冬日同李仲善登慈恩塔》詩:“天梯如可到,從此振瓊珂。” 元 張仲深 《赤松宮》詩:“世傳平起輩,飈輪振瓊珂。”參見“ 玉珂 ”。
遐登
升天,仙逝。 晉 束晳 《吊蕭孟恩文》:“嗚呼哀哉,精爽遐登,形骸幽匿,有邪亡邪,莫之能測。”
遺蹟
前人留下的痕跡
瞻顧遺蹟。——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山阿
山嶽;小陵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晉· 淘潛《輓歌》
塵世
佛教、道教等指人世間,現實世界
臼科
(1).臼形的坑。 唐 韓愈 《石鼓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量度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 孫汝聽 註:“謂安石鼓處。” 宋 黃庭堅 《次韻吉老十小詩》:“日短循除廡,溪寒出臼科。”
(2).同“ 臼窠 ”。 宋 黃庭堅 《次韻無咎閻子常攜琴入村》:“ 晁 家公子屢經過,笑談與世殊臼科。”
化境
奇妙的境界
十方國土,是佛化境。——《華嚴經》疏
駢羅
駢比羅列。 漢 王逸 《九思·哀歲》:“羣行兮上下,駢羅兮列陳。” 南朝 宋 鮑照 《河清頌》:“景雲蔚岳,秀星駢羅。” 宋 司馬光 《樞密院開啟聖節道場排當散念作語》:“餚羞交錯,笙磬駢羅。” 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至若於各行省中,擇其人物之駢羅,土產之豐阜,山川之險要者,命將軍都統之,而 漢 人不得居其職。”
筍輿
竹輿。 宋 王安石 《台城寺側獨行》詩:“獨往獨來山下路,筍輿看得緑陰成。” 宋 陸游 《大醉歸南禪弄影月下有作》詩:“天風吹筍輿,快若凌空游。” 清 趙翼 《山行雜詩》:“我老不能行,筍輿代步履。”
一覽
用圖表或簡明的文字做成的關於概況的說明(多用做書名)
“北京名勝古蹟一覽”
宿疴
舊病。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四:“公方臥疾,聞命束裝,星夜兼程,宿疴益劇。”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序》:“骨肉凋零,老懷索寞,宿疴時作,精力益衰。”
來者
(1) 將來的事或人
來者猶可追
使來者讀之。——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2) 前來的人或物
來者不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