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士惠詩次韻二首·其二原文
秋空目斷白雲飛,過隙奔駒激箭馳。
愛日王符空著論,悲秋宋玉漫徵詞。
問天擬決行藏計,擇地猶難喜懼時。
負郭儻容供旨味,窮年衡宇足棲遲。
詩詞問答
問:李道士惠詩次韻二首·其二的作者是誰?答:張守
問:李道士惠詩次韻二首·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李道士惠詩次韻二首·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張守的名句有哪些?答:張守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參考注釋
目斷
猶望斷。一直望到看不見。 唐 丘為 《登潤州城》詩:“鄉山何處是,目斷 廣陵 西。” 宋 晏殊 《訴衷情》詞:“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無語憑闌乾,目斷行雲。” 王季思 校註:“目斷,猶雲望斷。” 清 陳維崧 《望湘人·寓樓微雪詠隔垣所見》詞:“枉目斷瑤堦,難遞 飛瓊 音信。”
雲飛
(1).雲陣飛行。《藝文類聚》卷六九引 南朝 梁簡文帝 《答蕭子云上飛白書屏風書》:“非觀觸石,已覺雲飛。” 元 袁桷 《客舍書事》詩之七:“雲飛疑到地,草長不知春。”
(2).指雨雲興起。《樂府詩集·郊廟歌辭六·唐祭方丘樂章》:“雨零感節,雲飛應序。” 唐 柳宗元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日出 扶桑 ,雲飛 蒼梧 。”
(3).在雲中飛行。高飛。 晉 左思 《蜀都賦》:“雲飛水宿,哢吭清渠。”《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張羅沮澤,不覩鴻鴈雲飛。” 呂向 註:“張網草澤而不覩鳥之高飛。” 唐 杜牧 《雁》詩:“萬里銜蘆別故鄉,雲飛雨宿向 瀟湘 。” 金 元好問 《浩然師出圍城賦鶴詩為送》:“明年也作江鷗去,水宿雲飛共一天。”
(4).比喻快速行進。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國齊王憲神道碑》:“虎嘯風騰,雲飛電掩。”《隋書·煬帝紀下》:“高帆電逝,巨艦雲飛。”《 * 詞話》第九十回:“那 小張 掩口應諾,雲飛跑去。”
(5).比喻才情奔放。《藝文類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沉約 《<梁武帝集>序》:“牋記風動,表議雲飛。” 隋 盧思道 《盧紀室誄》:“麗詞泉涌,壯思雲飛。”
(6). 漢高祖 《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因用“雲飛”謂奮發有為。 南朝 宋 鮑照 《為柳令讓驃騎表》:“翰起雲飛,拂翼虹路。”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四:“理應識是識非,知滯知微,使無才者泥伏,有用者雲飛。” 宋 王禹偁 《省試三傑佐漢孰優論》:“﹝ 漢高祖 ﹞斬蛇於大澤,逐鹿於中原,雲飛 豐 沛 之間,雷動 崤 函 之地。”
(7).比喻遠走高飛。 唐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歸朝》詩:“雲飛同去國,星散各殊方。” 明 高啟 《送證上人住持道場》詩:“明朝舉首空相望,雲飛 笠澤 天茫茫。”
(8).飄揚貌。 宋 張先 《宴春台慢·東都春日李閣使席上》詞:“雕觴霞灩,翠幕雲飛。”
(9).道教語。謂升天成仙。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泿水》:“﹝ 盧躭 ﹞少棲仙術,善解雲飛。”《雲笈七籤》卷七四:“﹝ 隱棲子 ﹞必當羽化雲飛,豈止龜鶴齊壽。”
過隙
喻時間短暫,光陰易逝。《禮記·三年問》:“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 唐 竇常 《謁諸葛武侯廟》詩:“人同過隙無留影,石在窮沙尚啟行。” 宋 姜夔 《張平甫哀輓》詩:“空嗟過隙催人世,賴有提孩讀父書。” 明 馮夢龍 《風流夢·夢感春情》:“我 杜麗娘 生於宦族,長在名門,年已二八,不得早諧佳偶,誠為虛度青春,光陰若過隙耳。”參見“ 過隙白駒 ”。
奔駒
(1).奔跑之馬。 王闓運 《哀江南賦》:“險鹿非寸鋌之所刺,奔駒非朽索之所縻。”
(2).比喻光陰。 隋 辛德源 《短歌行》:“忽念奔駒促,彌欣執燭游。”參見“ 白駒 ”。
激箭
疾飛的箭。比喻急速,急疾。 明 劉基 《過閩關》詩之三:“ 建溪 激箭向南流,石齒如鋒鬭客舟。” 清 金農 《寄王三孝廉並訊城北舊遊諸子》詩:“激箭風高落木初,思君終日嘆離居。”
愛日
(1).珍惜時日。《呂氏春秋·上農》:“敬時愛日,至老不休。” 漢 王符 《潛夫論·愛日》:“聖人深知,力者乃民之本也而國之基,故務省役而為民愛日。” 宋 黃庭堅 《寄耿令幾父過新堂邑作迺幾父舊治之地》詩:“勉哉思愛日,贈言同馬檛。”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愛日且增初日學,望雲兼慰看雲情。”
(2). 漢 揚雄 《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 舜 乎!不可得而久者,事親之謂也,孝子愛日。” 李軌 註:“無須臾懈於心。”後以指兒子供養父母的時日。《論語·里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宋 朱熹 集註:“常知父母之年,則既喜其壽,又懼其衰,而於愛日之誠,自有不能已者。” 清 顧炎武 《為丁貢士亡考衢州君生日作》詩:“傷今已抱終天恨,追往猶為愛日歡。”
(3).《左傳·文公七年》:“ 趙衰 ,冬日之日也。” 杜預 註:“冬日可愛。”後因稱冬日為愛日。亦常比喻恩德。 唐 駱賓王 《在江南贈宋之問》詩:“溫輝凌愛日,壯氣驚寒水。” 宋 司馬光 《和秉國芙蓉》之一:“清曉霜華漫自濃,獨憑愛日養殘紅。”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樞密直學士 劉綜 出鎮 並 門,兩制舘閣皆以詩寵其行……都尉 王貽永 云:‘ 河 朔 雪深思愛日, 並 門春暖詠甘棠。’”
悲秋
看到秋無草木凋零而感到傷悲
閒庭欹枕正悲秋。——劉兼詩
宋玉
戰國 時 楚 人,辭賦家。或稱是 屈原 弟子,曾為 楚頃襄王 大夫。其流傳作品,以《九辯》最為可信。《九辯》首句為“悲哉秋之為氣也”,故後人常以 宋玉 為悲秋憫志的代表人物。又傳說其人才高貌美,遂亦為美男子的代稱。 唐 張鷟 《遊仙窟》:“華容婀娜,天上無儔;玉體逶迤,人間少匹。輝輝面子,荏苒畏彈穿;細細腰支,參差疑勒斷。 韓娥 宋玉 ,見則愁生; 絳樹 青琴 ,對之羞死。” 宋 周邦彥 《紅羅襖·秋悲》詞:“ 楚 客憶江蘺,算 宋玉 未必為秋悲。” 明 陳所聞 《閨思》曲之一:“銷魂鶯燕偏拖逗,不知 宋玉 何緣獨怨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若非 宋玉 牆邊過,定是 潘安 車上來。”
問天
謂心有委屈而訴問於天。 漢 王逸 《<楚辭·天問>序》:“《天問》者, 屈原 之所作也。何不言問天?天尊不可問,故曰天問也。” 唐 王維 《偶然作》詩之一:“未嘗肯問天,何事須擊壤。”
行藏
指出處或行止。常用以說明人物行止、蹤跡和底細等
數問其行藏。——《元史·楊奐傳》
擇地
(1).選擇處所。謂行動慎重。《韓詩外傳》卷一:“任重道遠者,不擇地而息;家貧親老者,不擇官而仕。”《漢書·馮奉世馮參傳贊》:“ 宜鄉侯 參 鞠躬履方,擇地而行,可謂淑人君子。”
(2).謂退隱。《後漢書·第五倫傳》:“素性懦怯,位尊爵重,拘迫大義,思自策厲;雖遭百死,不敢擇地,又況親遇危言之世哉!”
喜懼
(1).既高興又惶恐。 漢 蔡邕 《讓高陽鄉侯章》:“稽首受詔,怔營喜懼。”
(2).指高興和恐懼。《南史·康絢傳》:“ 絢 寬和,少喜懼。” 茅盾 《子夜》五:“他的臉上依然沒有流露任何喜懼的表情。”
負郭
亦作“ 負廓 ”。1.謂靠近城郭。《戰國策·齊策六》:“ 齊 負郭之民有 孤狐咺 者。” 唐 楊炯 《遂州長江縣孔子廟堂碑》:“憑三時之閒暇,興役鳩工;視四野之川原,依城負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濮州女子》:“時 濮州 民家子 周猱頭 者,居負廓之 周家村 。”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八:“你們又在 武勝門 外放火,燒毀了無數人家,使多數負郭居民無家可歸。”
(2).見“ 負郭田 ”。
(3).《史記·陳丞相世家》:“ 負 隨 平 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獘席為門。”後因以指窮巷或貧居。 北周 庾信 《和張侍中<述懷>》:“寂寥共羈旅,蕭條同負郭。” 清 錢謙益 《志伊尹之所志》:“ 顏子 者,簞瓢負郭之人,其流風遺書蔑如也,乃足以上配 伊尹 ,士何必汲汲於天下哉?”
旨味
美味。《新唐書·儒學傳下·元澹》:“﹝ 元澹 ﹞嘗謂 仁傑 曰:‘下之事上,譬富家儲積以自資也,脯臘膎胰以供滋膳,參術芝桂以防疾疢。門下充旨味者多矣,願以小人備一藥石,可乎?’”
窮年
(1).終其天年;畢生。《戰國策·齊策六》:“使 管仲 終窮抑,幽囚而不出,慚恥而不見,窮年沒壽,不免為辱人賤行矣。”《莊子·齊物論》:“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荀子·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而無所疑止之,沒世窮年,不能徧也。” 漢 徐幹 《中論·審大臣》:“高下之分,貴賤之賈,一由彼口。是以沒齒窮年,不免於匹夫。”
(2).全年;一年到頭。 晉 陶潛 《讀史述九章·張長公》:“寢跡窮年,誰知斯意。” 南朝 宋 謝靈運 《君子有所思行》:“長夜恣酣飲,窮年弄音徽。” 唐 韓愈 《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明 王蒙 《暮宿田家作》詩:“窮年滯草莽,裋褐被霜露。”
(3).貧困之時。 明 高啟 《送賈二文學》詩:“窮年自多感,況復送良儔。”
衡宇
1.橫木為門的房屋。指簡陋的房屋。 2.泛指屋宇。棲遲
亦作“ 棲遟 ”。亦作“ 棲遅 ”。亦作“棲犀”。1.游息。《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 朱熹 集傳:“棲遲,游息也。”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七》:“夫以 鄧生 之才,參擬王佐之略,損翮弭鱗,棲遲刀筆之間,豈以為謙,勢誠然也。” 元 虞集 《次韻杜德常博士萬歲山》:“玉幾由來常咫尺,衡門此日遂棲遟。” 清 劉大櫆 《贈方抱之序》:“無亭臺苑囿以為眺望之資,無梵宇琳宮之閒靚以為棲遲之地。” 邵燕祥 《獻詩》:“今天,我想像我是一隻燕子,棲遲在箭樓的 北京 雨燕。”
(2).耗散。《荀子·王制》:“務本事,積財物,而勿忘(妄)棲遲薛越也,是使羣臣百姓皆以制度行,則財物積,國家案自富矣。”
(3).滯留。《後漢書·馮衍傳下》:“久棲遟於小官,不得舒其所懷,抑心折節,意悽情悲。”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風》詩:“門前白浪如銀山,江上狂風如怒虎。船痴艣硬不能拔,未免棲遅傍洲渚。”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母怒,逐其故夫去,此子憤悒不食,其故夫亦棲遲旅舍,不肯行。” 郭沫若 《聖者》:“海外棲遲又一年,蒼茫往事已如煙。”
(4).漂泊失意。 唐 李賀 《致酒行》:“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舊唐書·竇威傳》:“昔 孔丘 積學成聖,猶狼狽當時,棲遲若此,汝效此道,復欲何求?”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薦》:“今則不然,忘往日之棲遲,貪暮年之富貴,僕恐前途更失,後悔難追。” 宋 陸游 《上鄭宣撫啟》:“某流落無歸,棲遲可嘆。”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李道士惠詩次韻二首·其二原文_李道士惠詩次韻二首·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