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詩凡十四首·其八原文
姬轍既已東,王綱日陵替。
蠻夷遂猾夏,諸侯亦專制。
雖稱葵丘盛,區區假仁義。
大哉春秋筆,斧鉞嚴可畏。
是非予奪間,立法垂萬世。
孰雲吾道窮,經成感麟至。
詩詞問答
問:五言古詩凡十四首·其八的作者是誰?答:李昱
問:五言古詩凡十四首·其八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李昱的名句有哪些?答:李昱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參考注釋
既已
(1).已經。《莊子·逍遙遊》:“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晉 陸機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後塗隨年侵。”
(2).已經過去;已經完結。《漢書·外戚傳下·定陶丁姬》:“太后以為既已之事,不須復發。” 南朝 宋 顏延之 《北使洛》詩:“蓬心既已矣,飛薄殊亦然。” 宋 歐陽修 《時論·塞垣》:“近世 晉高祖 建 義並門 ,得戎王為援,既已,乃以 幽 、 薊 、 山後 諸郡為 邪律 之壽。”
(3).既然已經。 宋 蘇軾 《石鼓》詩:“六經既已委灰塵,此鼓亦當遭擊剖。”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既已厭惡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從新看得格外清楚起來。”
王綱
天子的綱紀。 漢 揚雄 《劇秦美新》:“帝典闕而不補,王綱弛而未張。” 唐 杜甫 《有事於南都賦》:“王綱近古而不軌,天聽 貞觀 以高揭。” 清 凌揚藻 《蠡勺編·會於召陵侵楚》:“向輯《春秋咫聞鈔》,收 高安 朱文端公 説,猶謂書侵為貶 晉 人,以見王綱之不復振。”
陵替
(1) 〈方〉
(2) 法紀廢止,社會秩序混亂
(3) 衰敗
朝廷陵替
蠻夷
古代泛指華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
來蠻夷間。——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為降虜於蠻夷。——《漢書·李廣蘇建傳》
北蠻夷之鄙人。——《戰國策·燕策》
諸侯
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宋· 蘇洵《六國論》
專制
君主獨掌政權
封建專制統治者
區區
(1) 小;少。形容微不足道
區區之薛。——《戰國策·齊策四》
區區之地。——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何乃太區區。——《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區區百人。——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區區之數
區區五毛錢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2) 猶方寸。形容人的心
區區之心
(3) 舊時謙辭,我
區區嚮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4) (語氣不莊重)
此人非他,就是區區
(5) 誠摯
感君區區懷。——《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仁義
(1) 寬厚正直
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韓非子·五蠹》
仁義之舉
(2) 〈方〉∶性情溫順,通達事理
春秋筆
相傳 孔子 據史實修《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字寓褒貶,不佞不諛,使亂臣賊子懼。後遂以“春秋筆”指據事直書的史筆。 宋 劉辰翁 《讀社拾遺百憂集行有感》詩:“毀譽都忘月旦評,姓名不上《春秋》筆。” 清 褚人穫 《堅瓠九集·史館賦詩》:“老夫參秉《春秋》筆,不作諛詞取世譏。” 郁達夫 《青島雜事詩》之十:“諸君珍重《春秋》筆,好記遺民井底心。”
斧鉞
亦作“ 斧戉 ”。斧與鉞。泛指兵器。亦泛指刑罰、殺戮。《左傳·昭公四年》:“王弗聽,負之斧鉞,以徇於諸侯。”《漢書·天文志》:“ 梁王 恐懼,布車入 關 ,伏斧戉謝罪,然後得免。” 宋 岳飛 《乞褒贈張所札子》:“ 張所 以忠許國,義不顧身,雖斧鉞在前,凜然不易其色。” 清 沉受宏 《衢州書事》詩:“已見降王歸斧鉞,徒聞戰鬼逐弓刀。” 謝覺哉 《哭凌波同志》:“勞苦、飢餓、金錢、斧鉞,在他看來,若無其事。”
可畏
(1).令人畏懼。《書·大禹謨》:“可愛非君?可畏非民?” 孔穎達 疏:“言君可畏者豈非民乎?”《左傳·文公七年》“夏日之日也” 晉 杜預 註:“夏日可畏。” 唐 韓愈 《寄三學士》詩:“颶起最可畏,訇哮簸陵丘。”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孫文定》:“目睢盱可畏。”
(2).令人敬畏。《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敦煌變文集·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仙樂隱隱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後送,一道光明可畏。” 宋 曾鞏 《王無咎字序》:“ 補之 明經術,為古文辭,其材卓然可畏也。”
是非
(1) 對與錯;正確和謬誤
是非問題
(2) 口舌;糾紛
搬弄是非
(3) 評論;褒貶
不屑隨人是非
予奪
(1) 給予和剝奪
生殺予奪
(2) 指讚許和貶低
褒貶予奪
立法
國家權力機關按照規定程式制定或修改法律
萬世
很多世代;年代久遠
萬世師表
道窮
猶言窮途末路。 宋 范鎮 《長嘯卻胡騎賦》:“若 楚 軍夜遁之時,聞歌於四面;殊 漢 將道窮之日,振臂而一呼。”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嘆 馬陵 之道窮,絶 龍城 之宵遁。”
感麟
指 孔子 對獲麟一事的感傷。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西狩獲麟。 孔子 見而感傷,曰:“吾道窮矣!”乃因 魯 史記作《春秋》。上起 魯隱公 元年,下至獲麟(公元前722年--前481年)。見《史記·孔子世家》。 晉 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序》:“故余以為感麟而作,作起獲麟,則文止於所起,為得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