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許嵩建康實錄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許嵩建康實錄原文

六朝三百有餘年,建業興衰廿卷傳。

文物風流信有矣,經綸世教或無焉。

幸洪武始統歸一,逮永樂斯都以遷。

我每孝陵親奠醑,不禁弔古為悽然。

詩詞問答

問:題許嵩建康實錄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許嵩建康實錄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許嵩建康實錄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二

參考注釋

六朝

(1)

(2) 六個朝代

(3) 合稱中國歷史上均以建康(南京)為都的吳、東晉、宋、齊、梁和陳

(4) 南北朝

六朝法典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後以“三百”指代《詩經》。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 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參見“ 三百篇 ”。

建業

古縣名。東漢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孫權改秫陵縣設定,治所在今南京市。吳黃龍元年(公元229年)自武昌遷都於此

興衰

興旺和衰敗

文物

歷代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價值的東西;指禮樂制度

風流

(1) 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 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於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 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 具有 * 特點或 * 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 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 遺風,流風餘韻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 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唐· 杜甫《詠懷古蹟》

(8) 風韻,多指好儀態

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紅樓夢》

經綸

(1) 整理過的蠶絲

(2) 比喻籌劃治理國家大事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藝文類聚·吳均·與朱元思書》

大展經綸

滿腹經綸

(3) 借指抱負與才幹

世教

指當世的正統思想、正統禮教。《漢書·敘傳上》:“既繫攣於世教矣,何用大道為自眩曜?”世教,指 周公 孔子 之道。大道,指 老 莊 之道。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又每非 湯 武 而薄 周 孔 ,在人間不止,此事會顯,世教所不容。”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四:“且神仙、方技、秘怪之事,書傳所記,從古有之。然詭誕不經,無補世教。”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上·裹足》:“天下事貴自然,不貴造作,人之情行其易,不行其難。惟裹足則反是,並無益於民生,實有關於世教。”

洪武

明太祖(朱元璋)年號(公元1368—1398)。

歸一

亦作“ 歸壹 ”。1.統一;一致。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致化歸一,分教斯五。” 宋 蘇軾 《申省乞罷詳定役法狀》:“所貴議論歸一。” 宋 葉適 《同安縣學朱先生祠堂記》:“及 董仲舒 稍推明之,與人主意合,則雜家異學始絀,而歸壹於 孔 氏矣。”《元代白話碑集錄》附錄一《重編百丈清規聖旨》:“教 大龍翔集慶寺 笑隱長老 為頭,揀選有本事的和尚,好生校正歸一者。”

(2).猶規矩。 元 李壽卿 《度柳翠》第一折:“我怎生不歸一?我是第一個歸一的人。”

我每

我們。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感蒙賞賜,我每就此吃飯。” 元 無名氏 《陳州糶米》第三折:“ 老包 姓兒仯,盪他活的少,若是不容咱,我每則一跑。”《水滸傳》第五回:“莊客道:‘可奈這箇和尚要打我每。’”

孝陵

(1). 明太祖 陵,在今 南京市 東北 鍾山 南面。 明 初置衛守護,故其地名 孝陵衛 。《明史·太祖紀三》:“辛卯,葬 孝陵 。諡曰 高皇帝 ,廟號 太祖 。” 清 趙翼 《過前明故宮基》詩:“ 孝陵 靈爽如重過,應有滄桑涕淚流。”

(2).借指 明太祖 朱元璋 。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序》:“ 孝陵 之澤,三百年而終斬乎?”

(3). 清世祖 陵,在今 河北省 遵化縣 昌瑞山 主峰南麓。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

不禁不由

弔古

憑弔古蹟

詩詞推薦

題許嵩建康實錄原文_題許嵩建康實錄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