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晴(六月十七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喜晴(六月十七日)原文

三朝晴已定,方敢喜云然。

愛見炎蒸日,均叨廣庇天。

悔予言或戇,幸此運將旋。

亟命借籽種,俾毋誤晚田。

詩詞問答

問:喜晴(六月十七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喜晴(六月十七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喜晴(六月十七日)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五

2. 六月十七日

參考注釋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已定

(1).既定。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升沉應已定,不必問 君平 。”

(2).一定。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那娘子已定出來也,我只在這裡等待問他咱。”《 * 詞話》第二回:“已定是記掛著間壁那個人。”

云然

(1).如此。《書·秦誓》:“惟古之謀人,則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謀人,姑將以為親。雖則云然,尚猷詢茲黃髮,則罔所愆。” 孫世經 《<經傳釋詞>再補》:“《書·秦誓》‘雖則云然’,言雖如是也。” 宋 葉適 《師立齋銘》:“命以義知,心非外假;至於不踰,夫孰御者!雖則云然,有言於茲;是二非一,必也貫之。”

(2).如此說。 明 葉子奇 《草木子·管窺》:“五星在天,高則景小,低則景大,《素問》云然。” 清 馮桂芬 《釋鶉》:“謂古人取象不必大物,不知何所見而云然。”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章:“由此言之,後世稱什麼學派為三論者,固甚有見而云然也。”

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熱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應令》:“五月炎烝氣,三時刻漏長。” 唐 杜甫 《熱》詩之三:“歘翕炎蒸景,飄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詞:“當是時, 河朔 飛觴,避炎蒸,想風流堪繼。” 清 吳偉業 《雁門尚書行》:“六月炎蒸驅萬馬,二 崤 風雨斷千山。”

(2).指炎熱地區。 明 吳承恩 《贈馮南淮比部謫茂名》詩:“昨日尚書郎,今日投炎蒸。”

籽種

〈方〉∶種子

晚田

指秋季作物。《醒世姻緣傳》第二七回:“此後便就一點雨也不下,直旱到六月二十以後方才下了雨,哄得人都種上了晚田。”

詩詞推薦

  • 初夏淮安道中

    薩都剌元代〕魚蝦潑潑初出網,梅杏青青已著枝。滿樹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過淮時。
  • 清遠峽

    李孫宸明代〕推蓬望長峽,逆水進扁舟。夾岸攢江聳,孤泉界壁流。樵歌傳牧豎,山果弄獼猴。輟棹還登陟,尋幽到上頭。
  • 至後

    仇遠宋代〕陽和昨夜到梅邊,喜得春風一信傳。同舍團欒齊賀歲,異鄉飄泊又經年。夢中歸路忘舟楫,客里生涯倚俸錢。紙帳
  • 禪句二首

    黃庭堅宋代〕牽驢飲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對嘴。
    喜晴(六月十七日)原文_喜晴(六月十七日)的賞析_古詩文
  • 飯楓橋鋪

    趙蕃宋代〕只堠復雙堠,晨雞仍午雞。春風空浩浩,客意只淒淒。驅我因微祿,言歸欠薄畦。有懷無與共,聊以命詩題。
  • 白瓷枕

    乾隆清代〕枕石不如流,漱流不如石。瓷枕堅且潔,堪贈如茲客。既質玉之質,復白雪之白。磨涅不磷緇,拂拭多光澤。恍挹
  • 偈頌一百五十首

    釋心月宋代〕憑欄拭目舊山川,疊疊峰巒帶曉煙。不是夢中論夢事,今朝正是普通年。
    喜晴(六月十七日)原文_喜晴(六月十七日)的賞析_古詩文
  • 依韻和聖俞見寄

    歐陽修宋代〕與君結交深,相濟同水火。文章發春葩,節行凜筠笴。吾才已愧君,子齒又先我。君惡予所非,我許子云可。厥趣
  • 寒碧

    白玉蟾宋代〕清秋訪林館,寒碧凝瑤風。冷入琅玕聚,涼生琛玉叢。枝枝撐明月,葉葉起清風。朝雲掛余翠,夕照搖殘紅。斷鴉
  • 夜深至寧奄見壁間端禮昆仲倡和明日次其韻

    范成大宋代〕杉松廡門森老蒼,佛屋深夜幡花香。借床睡倒恍何處,夢隨潛魚聽驚榔。咿啞禽語曉光淨,窸窣草鳴朝雨涼。喔詩
  • 馬灣曉月

    王子魯明代〕古河一曲環爵堤,天光晃漾浮玻璃。漁翁待旦掉船去,白鷗飛過黃蘆西。
  • 塞上行·其二

    乾隆清代〕野田積土有人耕,蕎麥收時秋麥生。謾道貳師能闢地,當年空築受降城。
  • 病來十日不舉酒二首

    黃庭堅宋代〕病來十日不舉酒,回施青春與後生。滿袖東風愜人意,見君詩與字俱清。
    喜晴(六月十七日)原文_喜晴(六月十七日)的賞析_古詩文
  • 觀稼效陶潛體

    乾隆清代〕暑雨山蹊濘,半月未命駕。快晴四五天,泥乾潦亦瀉。乘閒策玉驄,原田試觀稼。禾黍胥怒生,吐穗高低亞。日晅
  • 以昌樂筆送容齋閣學戲成

    王士禎清代〕承旨歸來每日曛,揮毫猶足張吾軍。只愁坡老三錢筆,難稱郇公五朵雲。
  • 題漪園

    乾隆清代〕峰分南屏峰,水占西湖水。竹閣與柏堂,或自蘇詩擬。明聖景無邊,左右逢源取。維舟一朅覽,位置殊清美。兩字
  • 燒金曲

    於濆唐代〕天壽畏不永,燒金希長年。積土培枯根,自謂松柏堅。南陌試腰褭,西樓歌嬋娟。豈知蔓草中,日日開夜泉。
  • 蝶戀花

    晏殊宋代〕玉碗冰寒消暑氣。碧簟紗廚,向午朦朧睡。鶯舌惺松如會意。無端畫扇驚飛起。雨後初涼生水際。人面荷花,的的
    喜晴(六月十七日)原文_喜晴(六月十七日)的賞析_古詩文
  • 丙戌歲杪書懷

    方仁淵〔清代〕針線頻勞歲月淹,桃符又見換茅檐。愛隨佳客談風月,賴有山妻任米鹽。書到歲除無意讀,酒因寒重每呼添。牛醫
  • 村居

    張適元代〕為士愛溝壑,從農力弗勝。不才終困頓,無夢欲騫騰。病愜庭多竹,衰憑杖一藤。到門無雜客,吟子與琴僧。
喜晴(六月十七日)原文_喜晴(六月十七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