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杖許扶靈壽,衣看服遂初。
遺榮辭魏闕,頤老返鄉閭。
便道因來爾,同堂憶贊予。
白駒誠不駐,林下幾三餘。
詩詞問答
問:《予告尚書魏廷珍家景州朕因東巡道經是地扶杖來謁詩以賜之·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二
參考注釋
靈壽
(1).即椐。可為手杖及馬鞭。《山海經·海內經》:“靈壽實華。” 郭璞 註:“靈壽,木名也,似竹,有枝節。” 三國 吳 陸璣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其檉其椐》:“椐,樻。節中腫,似扶老。今靈壽是也。今人以為馬鞭及杖。 弘農 共北山 有之。”
(2).借指手杖。 南朝 梁 到溉 《餉任新安班竹杖因贈》詩:“邛竹藉舊聞,靈壽資前職。” 宋 劉克莊 《朝中措·元質侍郎生日》詞:“雖老不扶靈壽,有時更上蒲輪。”
遂初
(1).早先;以前。 漢 蔡邕 《協和婚賦》:“考遂初之原本,覽陰陽之網紀。”一本作“ 邃初 ”。
(2).遂其初願。謂去官隱居。《晉書·孫綽傳》:“﹝ 孫綽 ﹞少與 高陽 許詢 俱有高尚之志。居於 會稽 ,游放山水,十有餘年,乃作《遂初賦》以致其意。” 宋 徐鉉 《寄江都路員外》詩:“縣齋曉閉多移病,南畝秋荒憶遂初。” 元 劉詵 《和許中立》:“有賦堪懲咎,無成託遂初。” 清 梅庚 《送大兄南還》詩:“故鄉自足林泉趣,最荷君恩許遂初。”
遺榮
(1).謂拋棄榮華富貴;超脫塵世。 晉 張協 《詠史》:“達人知止足,遺榮忽如無。”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味道腴以代膏粱,含德輝而輕紱冕,遺榮養素,恬淡如也。” 清 錢柏齡 《酬朱穆公天台見懷四韻》:“遠媿遺榮客,深居 桐柏山 。”
(2).指身後之榮譽。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夫差內傳》:“ 吳王 不 * , 越王 復使謂曰:‘何王之忍辱厚恥也。世無萬歲之君,死生一也。今子尚有遺榮,何必使吾師眾加刃於王。’”《宋書·范曄傳》:“恩非望始,沒有遺榮,終古以來,未有斯比。” 唐 張說 《贈陳州刺史義陽王神道碑》:“王生不得志,沒受遺榮。”
(3).猶殘花。 明 劉基 《題錢舜舉折枝山茶》詩:“歲暮寒氣結,百卉無遺榮。懿此獨不凋,方冬燁紅英。”
魏闕
宮門上巍然高出的觀樓。其下常懸掛法令,後用作朝廷的代稱
頤老
養老。 唐 蘇頲 《右僕射太子少師唐璿神道碑》:“事惟一心,恭乃三命,崇讓頤老,歸閒體正。”《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姑寄御酒二瓶,為伯父頤老之資;宮花二朵,為賢郎鼎元之兆。” 清 曹寅 《看西廊秋葉》詩之三:“頤老丹砂色,他年鶴髮翁。”
返鄉
返回家鄉、回到故鄉。一般指在外務工的人回到家鄉。
例句:
2015年春運開始了,大批外來務工人員開始訂票返鄉過年。
便道
(1) 比尋常所走的途徑更直接、更近的道路
抄便道走
(2) 供步行者使用的走道,通常設定在馬路的兩側
行人走人行便道
(3) 臨時使用的路
同堂
(1).同處一堂;同居一家。《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盎 素不好 鼂錯 , 鼂錯 所居坐, 盎 去; 盎 坐, 錯 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三國 魏 曹植 《當來日大難》詩:“今日同堂,出門異鄉。別易會難,各盡杯觴。” 唐 韓愈 《袁氏先廟碑》:“由曾及考,同堂異置。” 老舍 《四世同堂》二:“自從他有了這所房,他的人口便有增無減,到今天已是四世同堂!”
(2).謂同一祖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羊長和 父 繇 與太傅 祜 同堂相善。”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相國同堂昆季三人,曰 石 ,曰 程 ,皆登宰相,惟 福 一人歷鎮使相而已。”參見“ 同堂兄弟 ”。
(3).猶同門,同學。 元 喬吉 《金錢記》第四折:“小官有一同堂故友,乃是 韓飛卿 。” 清 陳確 《答惲仲升書》:“恃同堂之愛,不覺直言至此,死罪!死罪!”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南書房》:“ 仁廟 與諸文士賞花釣魚,剖晰經義,無異同堂師友。”
白駒
(1).白色駿馬。比喻賢人、隱士。語出《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後漢書·崔駰傳》:“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駒之所從。” 宋 陸游 《寄題胡基仲故居》詩:“浮雲每嘆成蒼狗,空谷誰能縶白駒。” 清 錢謙益 《父國光先贈中憲大夫河南歸德府知府加贈太常少卿仍前階制》:“皎皎白駒,世鹹慕逸民於空谷。”
(2).《詩·小雅》篇名。《詩·小雅·白駒序》:“《白駒》,大夫刺 宣王 也。” 鄭玄 箋:“刺其不能留賢也。”
(3).用作贈別賢士之辭。 漢 王粲 《贈士孫文始》詩:“雖則同域,邈其迥深;白駒遠志,古人所箴。” 三國 魏 曹植 《釋思賦》:“彼朋友之離別,猶求思乎白駒。”
(4).比喻流逝的時間。語出《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星霜玄鳥變,身世白駒催。”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夏公命將》:“覩此白駒彈指,豈堪華髮蒙頭。” 王橫 《哭子美》詩:“白駒驚電馳,人生本如寄。”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李白《安陸寄劉綰》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予告尚書魏廷珍家景州朕因東巡道經是地扶杖原文_予告尚書魏廷珍家景州朕因東巡道經是地扶杖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