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真渡海歌題宋綠端石硯原文
宋綠端石刻蘭亭,題之不啻已三四。
茲硯別體圖應真,大海湯湯渡以戲。
騎鯨御虎各盡熊,天龍修羅肅環侍。
神通變現莫可窮,諸上人漠如無意。
作者想達聲聞乘,不然何以措神思。
回視羲之臨墨池,小矣悲夫寓文字。
詩詞問答
問:應真渡海歌題宋綠端石硯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應真渡海歌題宋綠端石硯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寘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九
參考注釋
端石
端溪 石。 廣東省 高要縣 東南 端溪 所產,色青紫,質細,易發墨,為上等硯材。 宋 李之彥 《硯譜》:“ 李賀 有《端州青花石硯》詩云:‘暗灑 萇弘 冷血痕’,則謂鸜鵒眼,知 端 石為硯久矣。” 宋 蘇易簡 《硯譜》:“ 唐彥猷 云: 端 石有眼者最貴,謂之鸜鵒眼,石文精美,如木有節。”
蘭亭
(1).亭名。在 浙江省 紹興市 西南之 蘭渚山 上。 東晉 永和 九年(公元353年) 王羲之 之 謝安 等同游於此, 羲之 作《蘭亭集序》。
(2).指《蘭亭帖》。 唐 李約 《蕭子云飛白蕭字贊序》:“比獲《蘭亭》之書,世情觀之,未若野人之塊,不闕於世,在世為無用之物,苟適余意,於余則有用已多。” 宋 陸游 《太平時》詞:“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 明 陶宗儀 《<蘭亭集>刻》:“《蘭亭》一百一十七刻,裝褫作十冊,乃 南宋 理宗 內府所藏,每版有內府圖書鈐縫玉池上,後歸 賈平章 。” 郁達夫 《寄映霞》詩之二:“欲撰 西泠 才女傳,苦無椽筆寫《蘭亭》。”
(3).見“ 蘭亭春 ”。
不啻
(1)
不止;不只
工程所需,不啻萬金
視百年、百數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2)
如同
人民盼望解放軍,不啻大旱之望雲霓
雖連城拱壁不啻也。——《聊齋志異·促織》
(3)
不過
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三四
(1).猶言再三再四。《北齊書·崔邏傳》:“握手殷勤,至於三四。”
(2).表示為數不多。 宋 歐陽修 《歸自謠》詞:“春艷艷,江上晚山三四點。”
別體
(1) 書法上指從舊字型變出來的新字型
(2) 漢字的異體
應真
謂方是真話。 唐 韓偓 《無題》詩之二:“明言終未實,暗祝始應真。”
佛教語。羅漢的意譯。意謂得真道的人。《文選·孫綽<游天台山賦>》:“ 王喬 控鶴以沖天,應真飛錫以躡虛。” 李善 註:“應真,謂羅漢也。” 李周翰 註:“應真,得真道之人。” 唐 王昌齡 《諸官游招隱寺》詩:“應真坐松柏,錫杖掛窗戶。” 宋 惠洪 《冷齋夜話·羅漢第五尊失隊》:“予往 臨川 景德寺 ,與 謝無逸 輩升閣,得 禪月 所畫十八應真像,甚奇,而失第五軸。”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記觀宋子昭畫》:“丙辰二月二十一日,過 商丘 宋子昭 戶部觀畫, 李伯時 白描十八應真,最為奇妙。”
大海
外海,並不封閉在海岬之間或不包括在海峽之內的那部分海洋
湯湯
(1) 水勢浩大、水流很急的樣子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范仲淹《岳陽樓記》
東邊是流水湯湯的延河,隔河是 清涼山。——《歌聲》
(2) 廣大貌;浩茫貌
心湯湯而誰告?魄寂寂而何語?——南朝 梁· 沈約《待罪江南思北歸賦》
(3) 形容非常流利
別人拿上書去,湯湯的背了,號上書,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緣傳》
騎鯨
(1).亦作“ 騎京魚 ”。《文選·揚雄〈羽獵賦〉》:“乘巨鱗,騎京魚。” 李善 註:“京魚,大魚也,字或為鯨。鯨亦大魚也。”後因以比喻隱遁或遊仙。 宋 晁補之 《少年游·次季良韻》詞:“它日騎鯨,尚憐迷路,與問眾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之六:“清興無涯騰八表,騎鯨踏破赤城霞。” 明 張煌言 《沉彤庵閣學艤舟南日山》詩:“袖歸當有支機石,豈遂騎鯨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詩:“側聞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雲霄晝下鹿, 東海 遠騎鯨。”
(2).亦作“ 騎鯨魚 ”、“ 騎長鯨 ”。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詩“幾歲寄我空中書,南尋 禹穴 見 李白 ” 清 仇兆鰲 註:“南尋句,一作‘若逢 李白 騎鯨魚’。按:騎鯨魚,出《羽獵賦》。俗傳 太白 醉騎鯨魚,溺死 潯陽 ,皆緣此句而附會之耳。”後用為詠 李白 之典。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 金 李端甫 《太白扇頭》詩:“巖冰澗雪 謫仙 才,碧海騎鯨望不回。” 明 李東陽 《李太白》詩:“人間未有飛騰地,老去騎鯨卻上天。”
天龍
(1).天上的龍。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五》:“ 葉公 子高 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 宋 王安石 《化城閣》詩:“ 楞伽 海中山,杳出霄漢上。中有不死庭,天龍盡四向。”
(2).佛教語。謂諸天與龍神。《法華經·序品》:“天龍恭敬,不以為喜。”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一:“遙知法會 靈山 在,八部天龍禮我言。”
(3).房宿第三星之名。《星經》卷上:“三名天龍,四名天馬。”
(4).山名。在 山西省 太原縣 境。產硫磺。山壁有 北魏 拓跋氏 所造凹形佛像,是美術雕刻史上有價值的傑作。
(5).蜈蚣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虫部·蜈蚣》。
修羅
梵語Asura的譯音,“ 阿修羅 ”的省稱。意譯為“不端正”或“非天”,是古 印度 神話中的一種惡神,住在海底,常與天神戰鬥。佛教採用其名,把它列為天龍八部之一,又列為輪迴六道之一。 唐 呂岩 《敲爻歌》:“聲聞緣覺冰消散,外道修羅縮項驚。” 明 屠隆 《曇花記·西來遇魔》:“生平慾怒逞豪雄,貌似修羅氣吐虹。” 清 趙翼 《擬老杜諸將之作》詩:“總為修羅能障日,遷延釀禍至今貽。”
環侍
(1).猶叢立。 唐 杜牧 《晚晴賦》:“竹林外裹兮,十萬丈夫,甲刃樅樅,密陣而環侍。” 宋 蔡襄 《慈竹賦》:“豈有懷於本根兮,何千竿蓊然而環侍。”
(2).圍繞陪侍。 宋 洪邁 《夷堅三志辛·張淵侍妾》:“嘗盛具延客,﹝侍妾﹞皆環侍執樂。” 元 劉將孫 《高楚芳墓志銘》:“坐於庭,書聲琅然;息於館,諸少環侍。”
通變
(1).通曉變化之理。《易·繫辭上》:“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 孔穎達 疏:“物之窮極,欲使開通,須知其變化,乃得通也。” 宋 蘇軾 《與李端伯寶文》之二:“智識通變,而性極厚。”
(2).猶變通。不拘常規,適時變動。《文選·班固<典引>》:“通變神化,函光而未曜。” 李周翰 註:“變通神化,其光不見則難可知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通變》:“斯斟酌乎質文之間,而櫽括乎雅俗之際,可與言通變矣。”《西遊記》第一回:“你這漢子,甚不通變。我方纔這般與你説了,你還不省?”
上人
(1) 舊時尊稱僧人
(2) 佛教稱德行高尚的人
知道善而行之,上人矣
(3) 指職位高的統治者
(4) 上等人
農工商賈勞苦營生,非上人之所為
(5) 〈方〉∶指父母或祖父母
(6) 凌駕於他人之上
漠如
猶漠然。冷淡,不關心。 明 宋濂 《鄭景彝傳》:“翁之亡,皆 景彝 葬薶之,他受田者漠如也。”《剪燈餘話·泰山御史傳》:“集賢大學士 阿魯渾撒里 言其守節靜退,不求仕進,宜用以勵奔競,又不報。 珪 皆漠如也。”
無意
(1) 沒有做某件事的願望
對此無意深究
(2) 不是有意的
無意中說出了心裡話
作者
(1) 文章的寫作者;藝術品的創造者
(2) 創始之人
聲聞乘
佛教三乘之一。稱聞佛言教悟苦、集、滅、道四諦之真理而得道者。 趙朴初 《佛教常識答問·僧伽和佛的弟子》:“四諦的教法,能令人斷除見惑(我見、常見、斷見等錯誤見解)和思惑(對世間事物而起的貪嗔痴等 * ),證得涅槃,叫做聲聞乘。”參見“ 三乘 ”。
不然
(1)
不是這樣,並非如此
其實不然
(2)
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不然,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3)
否則,錶轉折,不這樣做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或情況
我得早點去,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4)
否則
要去就別遲到,不然,就甭去了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神思
(1) 精神;心緒
神思恍惚
(2) 神志
神思昏迷,不省人事
(3) 思維;想像
偶作一詩,覺神思滯塞
回視
回顧,回頭看。 宋 蘇軾 《答李端叔書》:“回視三十年以來所為,多其病者,足下所見,皆故我非今我也。” 明 李東陽 《壽舅氏劉公八十詩序》:“回視曩昔,同年而生,並命而出。” 清 姚鼐 《登泰山記》:“回視 日觀 以西峯,或得日或否。”
墨池
(1).洗筆硯的池子。著名書法家 漢 張芝 、 晉 王羲之 等,均有“墨池”傳說著稱後世。 唐 裴說 《懷素台歌》:“ 永州 東郭有奇怪,筆家墨池遺跡在。” 宋 曾鞏 《墨池記》:“﹝ 臨川 ﹞ 新城 之上,有池窪然,而方以長,曰 王羲之 之墨池。”
(2).指硯。 宋 范正敏 《遯齋閒覽·墨地皮棚》:“ 王僧彥 父名 師古 ,常自呼硯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文房四寶都拈住,謾把松煙試,墨池點得兔毫濃,拂拭錦箋一紙。” 郁達夫 《采石磯》七:“他拿起筆來,往墨池裡掃了幾掃,就模模糊糊的寫了下去。”
(3).指習書寫字處。 唐 元稹 《酬樂天早春閒遊西湖》詩:“墨池憐嗜學,丹青羨登真。”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誰子?後生是畏,前聖有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玩具·高麗貢紙》:“其表文咨文俱鹵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陳矣。”
(4).制筆時,以羊青毛為最內層,以兔毫為次層,做成“墨池”(又稱“筆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筆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筆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齊,亦使平均。”
悲夫
悲嘆之詞。夫,語助。《莊子·讓王》:“悲夫!子之不知余也!”《漢書·司馬相如傳下》:“觀者未覩指,聽者未聞音,猶焦朋翔乎寥廓,而羅者猶視乎藪澤,悲夫!” 晉 王羲之 《蘭亭集序》:“後之視今,猶今之視昔,悲夫!”
文字
(1) 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琅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 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 文書;公文
行文字
(5) 密信
得此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