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原文
我初游香山,朝往暮歸偶。
因循不能舍,復厭勞奔走。
稍出內府資,買地垂百畝。
山僧飽囊橐,而我足林阜。
一舉兩得之,香山宛我有。
就岡導漫乳,面嶺開疏牖。
愛貞植柏松,惡脆棄蒲柳。
脩葺未經年,成園已斷手。
時來駐清蹕,輒與周旋久。
林紅霏春深,隴綠蘇雨後。
探節複數時,課無而責有。
借問園何名,靜宜藏詩藪。
詩詞問答
問:香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香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四十
參考注釋
游香
行香。 毛 * 《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十四件大事》:“北鄉各區農民禁止家神老爺(儺神)游香。”參見“ 行香 ”。
因循
(1) 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因循守舊
(2) 遲延拖拉
因循坐誤
(3) 輕率;隨便
苟或因循,何由體悟。——《五燈會元》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
〈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並論
(3)
〈方〉∶不至於
奔走
(1) 為某種目的而奔波忙碌
無奔走之勞矣。——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永之人爭奔走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2) 很快地走;急行
出內
見“ 出納 ”。
百畝
亦作“ 百畮 ”。一百畝土地。亦泛指廣闊之地。《周禮·地官·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 鄭玄 註:“畮,古‘畝’字。”《孟子·滕文公上》:“ 夏後氏 五十而貢,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畝而徹,其實皆什一也。”《淮南子·詮言訓》:“匹夫百畮一守,不遑啟處。” 唐 劉禹錫 《再游玄都觀》詩:“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浄盡菜花開。”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二節:“ 周 制百步為畝,一夫百畝(約合今31.2畝),稱為一田,是井田的基本單位。”
山僧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臥疾窮愁》詩:“野老時相訪,山僧或見尋。” 唐 劉長卿 《尋盛禪師蘭若》詩:“山僧獨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見少年。” 元 李宗冽 《題岳溪禪林精舍》詩:“山僧四五人,屢訪期識面。” 清 魏源 《武林紀游》詩之七:“百覓 理安寺 ,始與山僧晤。”
(2).僧人自稱的謙詞。《五燈會元·法眼宗·羅漢琛禪師》:“眾人既盡在此,山僧不可無言。”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師曰:‘山僧過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囊橐
(1).袋子。《詩·大雅·公劉》:“迺裹餱糧,於橐於囊。” 毛 傳:“小曰橐,大曰囊。” 鄭玄 箋:“乃裹糧食於囊橐之中。”
(2).借指糧倉、糧庫。 宋 蘇軾 《上韓魏公論場務書》:“ 鳳翔 、 京兆 ,此兩郡者, 陝西 之囊橐也。”
(3).囊括;聚集。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夫音者始於宮,散於商,成於角徵羽,莫不根柢囊橐於宮商也。” 清 王晫 《今世說·豪爽》:“﹝ 汪汝謙 ﹞幾沉而才老,熱腸俠骨,囊橐一世之志氣。”
(4).指行李財物。 唐 白行簡 《李娃傳》:“及旦,盡徙其囊橐,因家於 李 之第。”《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張氏 卻將囊橐檢點,那曾還剩得分文!”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奚奴溫酒》:“歸附後,公攜入京,公死,囊橐皆為所有,因而巨富。”
(5).窩藏,包庇。亦以喻庇護所。《漢書·張敞傳》:“ 廣川王 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 劉調 等通行為之囊橐,吏逐捕窮窘,蹤跡皆入王宮。” 顏師古 註:“言容止賊盜,若囊橐之盛物也。”《續資治通鑑·宋孝宗淳熙七年》:“既不能深有所傷,而終亦不敢明言以擣其囊橐窟穴之所在。” 清 戴名世 《撫盜論》:“嗚乎,天之亡人國,假手於羣盜,羣盜又假手文武大吏以為囊橐,其禍豈偶然哉!”
(6).猶勾結。 唐 元稹 《唐慶萬年縣令》:“輦轂之下,豪黠僄輕。擾之則獄市不容,緩之則囊橐相聚。”《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因循歲月,積弊已久,是以胥吏得以囊橐為姦,賄賂公行而莫之誰何。”
林阜
(1).山林。 晉 庾闡 《揚都賦》:“源澤浩瀁,林阜隱薈。”
(2).指隱居之地。《晉書·阮修傳》:“家無儋石之儲,晏如也。與兄弟同志,常自得於林阜之間。”《晉書·皇甫謐傳》:“臣以尩弊,迷於道趣,因疾抽簪,散髮林阜。”
一舉兩得
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
香山
(1).山名。(1)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龍門山 之東。 唐 白居易 曾在此築石樓,自號 香山居士 。(2)在 江蘇省 吳縣 西南。相傳 吳王 種香處。下有采香徑。(3) 北京市 西郊 西山 山嶺之一。主峰 鬼見愁 ,形勢峻拔。名勝古蹟有 碧雲寺 、 靜宜園 、 雙清別墅 、 香山寺 、 朝陽洞 等。園林清幽,景色宜人。為京郊遊覽勝地。
(2). 洛陽 龍門山 上 香山寺 的省稱。 唐 白居易 《修香山寺記》:“ 洛 都四郊,山水之勝, 龍門 首焉; 龍門 十寺,觀游之勝, 香山 首焉。”參見“ 香山寺 ”。
疏牖
格子稀疏的或破損的窗。 唐 元稹 《感石榴》詩:“新簾裙透影,疏牖燭籠紗。” 唐 李益 《喜入蘭陵望紫閣峰呈宣上人》詩:“紫閣當疏牖,青松入壞籬。” 清 杜岕 《過林修朗軒》詩:“疏牖招友生,屋角老藤壽。”
蒲柳
落葉灌木( Salix gracilistyla ),秋天早凋,也叫水楊,用來比喻或自謙身體衰弱
蒲柳常質,望秋先零。——《晉書·顧悅之傳》
脩葺
修繕。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其所居堂室弊壞,子弟請加脩葺。” 元 葉森 《林和靖先生墓堂記》:“ 和靖 先生墓在 孤山 …… 至元 己卯, 江 浙 儒學提舉 余謙德 撝命 西湖書院 山長 陳泌 、 汝泉 同 森 脩葺之。”
經年
(1) 經過一年或若干年
此去經年。——宋· 柳永《雨霖鈴》
經年不往。——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臥病經年
(2) 全年
經年裹物之用。——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斷手
(1).截斷手。古代的一種肉刑。《韓非子·內儲說上》:“ 殷 之法,棄灰於公道者斷其手。 子貢 曰:‘棄灰之罪輕,斷手之罰重,古人何太毅也?’”
(2).泛謂手被折斷。 清 王韜 《淞隱漫錄·薊素秋》:“壯士死者逾半,其存者非折足即斷手。”
(3).指被截斷的手。如:斷手再植。
(4).完畢;完成。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小豆》:“夏至後十日種者為上時,初伏斷手為中時,中伏斷手為下時。” 唐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經營 上元 始,斷手 寳應 年。” 宋 朱熹 《答劉季章書》之十一:“《大學》近修改一兩處,旦夕須就板改定,斷手即奉寄也。”
(5).比喻兄弟死亡。 唐 白居易 《得辛奉使遇昆弟之仇不鬥而過為友人責辭雲銜君命判》:“ 辛 時惟奉使,出乃遇讎:斷手之痛不忘,誠難共國;飲冰之命未復,安可害公?”
清蹕
(1).舊時謂帝王出行,清除道路,禁止行人。《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帝暉膺順動,清蹕巡廣廛。” 李善 注引《漢儀注》:“皇帝輦動,出則傳蹕,止人清道。”《周書·儒林傳序》:“帝於是服袞冕,乘碧輅,陳文物,備禮用,清蹕而臨太學。”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四二:“扇掩紅鸞金殿悄,一聲清蹕捲珠簾。” 明 唐順之 《朝謁長陵》詩:“清蹕傳虛谷,靈旗隱洞房。”
(2).借指帝王的車輦。 唐 沉佺期 《奉和聖制幸禮部尚書竇希玠宅》:“不知行漏晚,清蹕尚裴迴。”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大名 河朔 之咽喉,或蹔駐清蹕,揚天威以壯軍聲。”
輒與
亦作“輙與”。任意給與。
春深
春意濃郁。 唐 儲光羲 《釣魚灣》詩:“垂釣緑灣春,春深杏花亂。” 宋 秦觀 《次韻裴仲謨和何先輩》:“支枕星河橫醉後,入簾飛絮報春深。” 許地山 《危巢墜簡·春桃》:“ 春桃 愉悅的聲音就像春深的鶯啼一樣。”
雨後
指穀雨後採制的茶葉。《宋史·食貨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 、 歸州 、 江南 、 荊湖 ,有龍溪、雨前、雨後之類十一等。”
複數
①某些語言中由詞的形態變化等表示的屬於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量。例如英文裡book(書,單數)指一本書,books(書,複數)指兩本或兩本以上的書。 ②形如a+bi的數叫做複數。其中a,b是實數,i=,是虛數單位。a叫做複數的實部,bi叫做複數的虛部。如1-3i,5i都是複數。責有
追求實有的形態。《文選·陸機<文賦>》:“課虛無以責有,叩寂寞而求音。” 李周翰 註:“責,求也。文章率自虛無之中以求其象。”
借問
敬辭,用於向別人詢問事情;請問
借問酒家何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