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忠貞公墓下作

作者:王士禎 朝代:清代

卞忠貞公墓下作原文

松柏何蕭蕭,雲是卞公墓。

背踞冶城顛,前臨大桁路。

緬昔冰嘉時,流人競南渡。

舉國扇清言,作達相矜慕。

惟公執鄙吝,岩岩畏峰距。

一朝荒傖來,旌飛歷陽樹。

取節慚王公,種薤笑諸庾。

堂堂卞將軍,授命青溪渡。

父子忠孝俱,大節光國步。

快意溫平南,屨及雷池戌。

一戰剪長鯨,鍾簴仍如故。

握爪識忠貞,死綏表風素。

英爽載雲旗,陟降神靈雨。

咫尺袁司徒,異代同金鑄。

詩詞問答

問:卞忠貞公墓下作的作者是誰?答:王士禎
問:卞忠貞公墓下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王士禎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士禎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漁洋山人精華錄卷一

參考注釋

松柏

(1) 松樹與柏樹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堅貞的潔操

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3) 指墳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

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台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言。——《文選·丘遲·與陳伯之書》

蕭蕭

(1) 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 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 杜甫《兵車行》

(2) 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 冷落淒清的樣子

(4) 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

雲是

如此。《文選·陸厥<奉答內兄希叔>詩》:“徂落固雲是,寂蔑終始斯。” 張銑 註:“言人死固亦如是寂寞。”

公墓

古代諸侯王的墓地。今指公共墓地

清明那天,前往烈士公墓憑弔的人群,絡繹不絕

大桁

大航。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王敦 引軍垂至 大桁 , 明帝 自出中堂。 溫嶠 為 丹陽 尹,帝令斷 大桁 ,故未斷,帝大怒瞋目,左右莫不悚懼。” 余嘉錫 箋疏:“ 敬胤 注引《丹陽記》雲‘ 太元 中,驃騎府立東桁,改 朱雀 為 大桁 ’,則 大桁 之名,非 明帝 時所有,《世説》蓋事後追記之詞耳。”參見“ 大航 ”。

嘉時

美好的時日,美好的時刻。《漢書·外戚傳下·班倢伃》:“既過幸於非位兮,竊庶幾乎嘉時。”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三六:“嘉時在今辰,零雨灑塵埃。”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時曰良時嘉時芳時,辰曰良辰嘉辰芳辰。”

流人

(1).被流放的人。《莊子·徐無鬼》:“子不聞夫 越 之流人乎?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 宋 葉適 《故贈右諫議大夫龔公謚節肅議》:“蓋 元符 之末, 建中靖國 之初,既昭雪流人,生死蒙澤,天下望盡復 元祐 政事。” 清 陳維崧 《送張若水出關》詩:“ 漢 庭早晚流人赦,望爾歸鞭度 隴 頭。”

(2).離開家鄉,流浪外地的人。 漢 桓寬 《鹽鐵論·執務》:“天下安樂,盜賊不起;流人還歸,各反其田裡。” 宋 蘇軾 《上富丞相書》:“明公居於 山東 ,而傾 河 朔之流人,父棄其子,夫棄其妻,而自歸於明公者百餘萬。”《清史稿·食貨志一》:“ 乾隆 時,令官山、 官地 ,無論土著、流人,以呈報之先後予墾。” 郁達夫 《沉淪》四:“他又忽然想到初次赴新大陸去的清教徒身上去。‘那些十字架下的流人,離開他故鄉海岸的時候,大約也是悲壯淋漓,同我一樣的。’”

(3).浪子。《 * 詞話》第六八回:“ 銀姐 ,見了那個流人兒,好歹休要説。”

南渡

亦作“南度”。1.渡水而南。《楚辭·九章·哀郢》:“當 陵陽 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王逸 註:“渡,一作度。”《史記·晉世家》:“五年春, 晉文公 欲伐 曹 ,假道於 衛 , 衛 人弗許。還自 河 南度,侵 曹 ,伐 衛 。” 唐 柳宗元 《詔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詩:“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歸人。”

(2).猶南遷。 晉元帝 、 宋高宗 皆渡 長江 遷於南方建都,故史稱南渡。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宋史·孝宗紀贊》:“ 高宗 以公天下之心,擇 太祖 之後而主之,乃得 孝宗 之賢,聰明英毅,卓然為南渡諸帝之稱首,可謂難矣哉。” 元 趙孟頫 《岳鄂王墓》詩:“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郁達夫 《題閩縣陳貽衍西湖記游畫集》詩之一:“南渡江山氣不雄, 錢塘 蘇小 可憐蟲。”

舉國

整個國家

舉國歡慶

清言

(1).高雅的言論。 晉 陶潛 《詠二疏》:“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唐 章八元 《酬劉員外月下見寄》詩:“獨謡聞麗曲,緩步接清言。” 王闓運 《羅季子誄》:“甲寅之秋,常接談燕,清言相酬,如對瓊樹。”

(2).指 魏 晉 時期 何晏 、 王衍 等崇尚《老》《莊》,擯棄世務,競談玄理的風氣。 晉 陶潛 《扇上畫贊》:“ 鄭叟 不合,垂釣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晉書·郭象傳》:“﹝ 郭象 ﹞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 清 姚鼐 《<莊子章義>序》:“余觀之,特 正始 以來,所謂清言耳!” 魯迅 《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 晉 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參見“ 清談 ”、“ 玄談 ”。

作達

(1).謂仿效放達行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阮渾 長成,風氣韻度似父,亦欲作達。”

(2).指放達。 清 錢謙益 《負郭》詩:“ 阮氏 籍 鹹 俱作達,公孫朝穆故堪鄰。” 清 黃景仁 《冬夜左二招飲》詩:“作達信有涯,生天獨甘後。”

相矜

互相誇耀。 宋 曾鞏 《道山亭記》:“人以屋室鉅麗相矜,雖下貧必豐其居。”

公執

(1).指可為公證的憑據。 後蜀 何光遠 《鑒誡錄·神口開》:“ 唐 大中 初,有 任士元 與 宇文錯 爭田,俱無公執,雖經檢勘,難定是非。”

(2).謂公正而堅持原則。 宋 無名氏 《儒林公議》卷下:“ 劉後 垂簾聽政, 利用 ( 曹利用 )自以親承顧托,庶事公執。時中官依 劉氏 之勢,多求徼幸, 利用 屢抑其請,由是讒嫉日至。”

鄙吝

亦作“ 鄙恡 ”。1.形容心胸狹窄。 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詩:“擕手流風在,開襟鄙吝祛。” 清 李漁 《意中緣·借兵》:“不知幾時同來湖上,把臂談心,消我近來的鄙吝也呵。” 清 馮班 《鈍吟雜錄·遺言》:“夫山水之文,使人蕭遠無鄙恡。”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半夏小集》:“令人看了神旺,消去鄙吝的心。”

(2).過分愛惜錢財。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素鄙吝者,欲其觀古人貴義輕財。” 明 馬愈 《馬氏日抄·胡宗伯》:“豈鄙吝邪?不欲過享其福耳。” 明 李贄 《與城老書》:“ 友山 鄙吝不堪,此處不曾捨半分。”

岩岩

亦作“岩岩”。亦作“嵓嵓”。亦作“嵒嵒”。1.高大;高聳。《詩·魯頌·閟宮》:“ 泰山 巖巖, 魯 邦所詹。” 孔穎達 疏:“言 泰山 之高巖巖然, 魯 之邦境所至也。”《文選·張衡<思玄賦>》:“冠嵒嵒其映蓋兮,珮綝纚以煇煌。” 李周翰 註:“嵒嵒,高貌。” 晉 潘岳 《懷舊賦》:“巖巖雙表,列列行楸。”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容止》:“ 嵇叔夜 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唐 張說 《贈華州刺史楊君碑》:“碑闕嵓嵓,蔽滿 華山 之下。” 明 唐寅 《姑蘇八詠》之一:“ 天平 之山何其高,巖巖突兀凌青霄。”

(2).威嚴。 漢 蔡邕 《司空文烈侯楊公碑》:“岩岩大理,惟制民命。”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之十三:“巖巖顯朝市,帝者慎用才。” 清 許汝霖 《贈湯宗伯潛庵先生》詩:“天子建文華,東宮開講幄,巖巖師傅席,醇儒孰公若?”

(3).開張貌。《文選·揚雄<甘泉賦>》:“金人仡仡其承鐘虡兮,嵌巖巖其龍鱗。” 呂延濟 註:“嵌、巖巖,皆鱗甲開張貌。”

(4).形容瘦削柔弱。 唐 薛能 《吳姬》詩之一:“夜鎖重門晝亦監,眼波嬌利瘦巖巖。”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解舞的腰肢,瘦嵓嵓的一搦。” 元 張可久 《慶宣和·春晚病起》曲:“病骨岩岩,無斤兩醃臢擔兒擔。” 元 施惠 《幽閨記·偷兒擋路》:“情懷,急煎煎悶似海;形骸,骨巖巖瘦似柴。”《 * 詞話》第四回:“瘦體嵓嵓,鬼病懨懨,俺將這舊思情重檢點。”

一朝

一旦

一朝而天。——《國語·晉語》

荒傖

鄙賤粗野;鄙賤粗野之人。 六朝 時南人常用以指北人。《宋書·杜驥傳》:“直以南度不早,便以荒傖賜隔。”《南齊書·王融傳》:“招納不逞,扇誘荒傖。” 清 方兆及 《劉生》詩:“六郡良家輸浩氣, 五陵 豪士屬荒傖。”

取節

謂節取其善。《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詩》曰:‘采葑采菲,無以 * 。’君取節焉可也。” 杜預 註:“葑菲之菜,上善下惡,食之者,不以其惡而棄其善,言可取其善節。”

王公

(1) 王爵和公爵

(2) 泛指顯貴的爵位

王公貴人。——宋· 蘇軾《教戰守》

今王公貴人。

王公大臣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獅驚嶽嶽,王廟憶堂堂。——郭沫若《訪埃雜吟》

曰:“寡人將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莊嚴大方

儀表堂堂

(3) 形容志氣宏大

我們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還怕這一點困難嗎?

(4) 陣式或氣勢很大

堂堂的軍樂隊走過去了

將軍

(1)

(2) 下象棋時攻擊對方的“將”或“帥”

(3) 將西洋棋中的“王”暴露在對方棋子前,以致如果不是“王”被馬上保護起來(如在其間放上另一棋子),則下一步便可能被對方吃掉

(4) 比喻給人出難題,使人感到難辦

他當眾將了我一軍,要我表演舞蹈

授命

(1) 國家元首等下達命令

授命組閣

(2) 貢獻生命

臨危授命

青溪

亦作“ 青谿 ”。 1.碧綠的溪水。 唐 杜甫 《萬丈潭》詩:“青溪含冥寞,神物有顯晦。” 唐 盧鴻一 《嵩山十志·樾館》詩:“紫巖隈兮青谿側,雲松煙蔦兮千古色。”

(2).古縣名。今 浙江省 淳安縣 。 北宋 方臘 起義於此。起義失敗後,縣名改為 淳安 。 宋 徐夢莘 《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一八:“ 孫覿 《韓世忠墓誌銘》曰:‘ 宣和 初,妖人 方臘 起 青溪 ,不旬朝,眾萬數,破 衢 、 婺 、 杭 、 睦 、 歙 五州, 江 淮 大震。’”

(3).古水名。指 三國 吳 在 建業城 東南所鑿 東渠 。發源於今 江蘇省 南京市 鍾山 西南,流經 南京 市區入 秦淮河 ,曲折達十餘里,亦名 九曲青溪 。年久湮廢,今僅存入 秦淮河 的一段。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亦猶 蔣侯 三妺, 青谿 之軌跡可尋; 虞帝 二妃, 湘水 之波瀾未歇。” 宋 周必大 《記金陵登覽》:“城中 青溪 ,入 秦淮 頗堙廢。” 清 王士禛 《秦淮雜詩》之六:“ 青溪 水木最清華, 王 謝 烏衣 六代夸。”

(4).古水名。在今 湖北省 境內。以源出 青山 ,故稱。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沮水》:“ 沮水 南逕 臨沮縣 西, 青谿水 注之。水出縣西 青山 ,山之東有 濫泉 ,即 青谿 之源也……以源出 青山 ,故以 青谿 為名。” 唐 駱賓王 《秋日於益州李長史宅宴序》:“五嶽棲真,窅眇 青溪 之上;六爻貞遁,寂寞滄海之濱。”

(5).山名。在今 湖北省 當陽市 。

父子

父親和兒子,古時也指叔侄

忠孝

忠於君國,孝於父母。《孝經·開宗明義》“終於立身” 漢 鄭玄 註:“忠孝道著,乃能揚名榮親,故曰終於立身也。”《東觀漢記·北海敬王劉睦傳》:“大王忠孝慈仁,敬賢樂士。” 唐 韓愈 《潮州請置鄉校牒》:“人吏目不識鄉飲酒之禮,或未嘗聞《鹿鳴》之歌,忠孝之行不勸,亦縣之恥也。” 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風既降,聖教莫修,忠孝情衰,廉恥道喪。”

大節

(1) 高尚的節操

(2) 重要的節日

國步

(1) 國運

國步艱難

(2) 國土

國步連營五千里

快意

心情舒暢;稱心如意

微風吹來,感到十分快意

雷池

本出於《晉書·庾亮傳》“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一語,後習用為界限之意

不敢越雷池半步

長鯨

(1).大鯨。 晉 左思 《吳都賦》:“長鯨吞航,修鯢吐浪。”《舊唐書·忠義傳上·王義方》:“長鯨擊水, 天吳 覆舟。” 宋 陸游 《長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東海 騎長鯨。”

(2).喻巨寇。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論逆臣則呼為問鼎,稱巨寇則目以長鯨。” 唐 黃滔 《明皇回駕經馬嵬坡賦》:“長鯨入鼎兮中原,六龍迴轡兮 蜀 門。” 明 王世貞 《綱鑑會纂·梁元帝》:“ 淮海 長鯨,雖雲授首, 襄陽 短狐,未全革面。”

鍾簴

見“ 鍾虡 ”。

(1).即鍾虡。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賦》:“騁神形於鐘簴,舒恠物與雷電。”一本作“ 鍾簴 ”。 明 屠隆 《曇花記·討賊立功》:“蕩寇已展雲旗,搦管先成露布,報導鐘簴不移,更言廟貌如故。” 清 黃遵憲 《久旱雨霽丘仲閼過訪飲人境廬仲閼有詩兼慨近事依韻和之·四用前韻》:“撼門環哭呼高皇,鐘簴何人奉太常?”參見“ 鐘簴 ”。

(2).借指社稷王朝。 明 徐復祚 《投梭記·應聘》:“ 王敦 志圖大寳,手移鐘簴。” 明 夏完淳 《討降賊大逆檄》:“三百年之鐘簴,德邁五三。” 清 侯方域 《擬思宗改元廷臣謝表》:“安鐘簴於震盪之後,豈曰謀身不臧?”《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公私篇》:“沉沉二千餘年,暗暗二十四姓,籀其史焉,徘徊其鐘簴焉,吾民族之性質,未始不如是,是其足道者!”

(3).指鍾或鐘聲。 清 李漁 《閒情偶寄·頤養·行樂》:“豈能若西域之鐘簴,不叩自鳴者哉!”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十四:“鐘簴蒼涼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如故

(1) 同過去一樣

使擊柝如故。——《資治通鑑·唐紀》

室內擺設如故

(2) 如同老朋友

你大哥是個爽快人,咱們既然一見如故,應該要借杯酒敘敘,又何必推辭呢。——清· 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忠貞

忠誠堅貞

忠貞不渝

死綏

(1).謂軍隊敗退,;將領應當治罪。《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司馬法》‘將軍死綏’……是古之將者,軍破於外,而家受罪於內也。自命將征行,但賞功而不罰罪,非國典也。其令諸將出征,敗軍者抵罪,失利者免官爵。”《舊唐書·忠義傳下·李源》:“《禮》著死綏,《傳》稱握節,捐生守位,取重人倫。”

(2).效死沙場。 唐 杜牧 《聞慶州趙縱使君與党項戰中箭身死長句》:“死綏卻是古來有,驍將自驚今日無。”《資治通鑑·唐德宗興元元年》:“上有掣肘之譏,下無死綏之志。”《明史·王元翰傳》:“平居凍餒,脫巾可虞,有事怨憤,死綏無望。塞北之患未可知也。”

(3).指死於戰事者。 唐 陳子昂 《為副大總管屯營大將軍蘇宏暉謝表》:“遂得齒劍餘魂,更參授鉞之任;死綏之魄,復同挾纊之恩。”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十一:“ 方振聲 以縣丞謚‘義烈’,俱照知府例卹,則皆出特恩。蓋我聖朝崇奬死綏不遺微末如此也。”

風素

風采素養。《晉書·盧循傳》:“君雖體涉風素,而志存不軌。”《南史·褚彥回傳》:“帝之在蕃,與 彥回 以風素相善,至是深相委仗,陳事皆見從。”《苕溪漁隱叢話前集·王文穆》引 宋 蔡絛 《西清詩話》:“上遂召之( 王文穆 ),一見,欽其風素,其後信任頗專,致位上相。”

英爽

英武而豪爽;英俊

那身軍裝使他顯得很英爽

雲旗

亦作“ 雲旂 ”。 1.以云為旗。《楚辭·九歌·東君》:“駕龍輈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 王逸 註:“以云為旌旗。”

(2).畫有熊虎圖案的大旗。《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拖蜺旌,靡雲旗。” 張守節 正義:“ 張 云:‘畫熊虎於旌,似雲氣也。’”《文選·張衡<東京賦>》:“龍輅充庭,雲旗拂霓。” 薛綜 註:“旗謂熊虎為旗,為高至雲,故曰云旗也。” 唐 錢起 《送鮑中丞赴太原軍營》詩:“雲旂臨塞色,龍笛出關聲。” 劉師培 《文說·宗騷》:“雲旗星蓋,遽宇高堂,靃靡千古,鏤錯萬狀。”

陟降

(1).升降,上下。《詩·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傳:“蓋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孫蒙其福澤,而君有天下也。” 馬瑞辰 通釋:“《集傳》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詩曰:‘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監在茲。’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詩曰:‘念茲皇祖,陟降庭止。’《訪落》詩曰:‘紹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隨天神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後因以為祖宗神靈暗中保佑之義。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迎神》:“陟降左右,誠達幽圓。” 宋 陳亮 《重華宮正謝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壽;陟降在帝,孰知 文後 之聲!” 清 唐孫華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靈游。”

(2).猶往來。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鄭序》:“今則囊如懸罄,傭室寓食。方將適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棧道。”《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天聖五年》:“大禮史 王曾 言:‘皇帝執玉被袞,酌獻七室,而每室奏樂章,恐陟降為勞,請節宮架之奏。’” 王國維 《觀堂集林·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古又有陟降一語,古人言陟降猶今人言往來,不必兼陟與降二義。”

(3).謂中晷影的長短變化。《新唐書·歷志三上》:“中晷長短,謂之陟降。景長則夜短,景短則夜長。積其陟降,謂之訊息。”

神靈

(1) 指各類神

上天神靈

狄杜大驚失色,以為奴隸們受神靈保佑,屢淹不死。——《死海不死》

(2) 神異;神奇

生而神靈

(3) 指魂魄;靈魂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違顏咫尺。——《左傳·僖公九年》

咫尺之遙

(2) 比喻微小

無咫尺之功

司徒

(1).官名。相傳 少昊 始置, 唐 虞 因之。 周 時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漢哀帝 元壽 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與大司馬、大司空並列三公。 東漢 時改稱司徒。歷代因之, 明 廢。後別稱戶部尚書為大司徒。 明 伊耕 《春懷》詩:“轉輸坐見司徒急,經略親看相國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聽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樹東林之幟;選詩 雲間 ,徵文 白下 ,新登復社之壇。” 王季思 註:“父名 恂 ,官至戶部尚書。這職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稱他作司徒。”參閱《通志·職官二》、《續通典·職官二》。

(2).複姓。 五代 時有 司徒詡 。見《舊五代史·周書》本傳。

異代

(1).後代,後世。《文選·班固<幽通賦>》:“ 虞 《韶》美而儀鳳兮, 孔 忘味於千載;素文信而厎麟兮, 漢 賔祚於異代。” 李周翰 註:“賔祚,謂禮其後祚也。異代,謂 漢 也。” 宋 王讜 《唐語林·豪爽》:“大丈夫不能立功業,為異代之所稱,豈可奪人愛姬,為己之嬉娛。”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遺·禮部·議革張浚祀》:“ 浚 終不得侑食,則 浚 在當時已有定論矣。豈有見擯於本國,而崇祀於異代者。”

(2).指後世之人。 唐 李鹹用 《覽文僧卷》詩:“雖無先聖耳,異代得聞《韶》。”

(3).不同時代;不同世代。 三國 魏 曹植 《辨道論》:“ 桀 紂 殊世而齊惡,姦人異代而等偽。”《南史·蕭允傳》:“ 允 又為長史,帶 會稽 郡丞。行經 延陵季子 廟,設苹藻之薦,託異代之交,為詩以敘意。”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無名子謗議》:“夫聖人用心,異代同體。” 清 姚瑩 《論詩絕句》之十二:“力振衰淫 伯玉 功, 盧 王 宋 沉 未為功; 考亭 異代真知己,特識曾推《感遇》工。”

(4).前代,前世。《新唐書·李絳傳》:“聖人選當代之人,極其才分,自可致治。豈借賢異代,治今日之人哉?” 唐 周繇 《經故宅有感》詩:“異代圖書藏幾篋,傾城羅綺散誰家。”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七:“ 劉向 《列仙傳》、 葛洪 《神仙傳》、 沉汾 《續仙傳》、 曾慥 《集仙傳》,以異代事著於本朝者。”

詩詞推薦

  • 奉和襲美公齋四詠次韻小松

    陸龜蒙唐代〕擢秀逋客岩,遺根飛鳥徑。因求飾清閟,遂得辭危夐。貞同柏有心,立若珠無脛。枝形短未怪,鬣數差難定。況密
  • 用厚後弟強甫韻

    劉克莊宋代〕了無傑句似平庵,謾有高年企渭南。鐵漢堂堂才望八,銅人嘿嘿久緘三。曾傳鴻寶枕中訣,厭聽狙丘稷下談。畫史
  • 逍遙詠

    宋太宗宋代〕清靜常清靜,緣來盡可行。道高麋鹿性,庸識歲年輕。日昃相依勢,花開觸處明。是非論巧拙,達外福蒼生。
  • 偈頌八十五首

    釋妙倫宋代〕足不履地,頭不頂天。才識雙澗,便見雙泉。問有今古,答無正偏。苦也未曉,細嚼黃連。
    卞忠貞公墓下作原文_卞忠貞公墓下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歸雲亭

    清欲元代〕作亭佇歸雲,雲歸宛亭亭。道人本無心,澹與雲相應。夾徑樹嘉木,沼溪羅翠屏。人間境逾寂,雲白山自青。看山
  • 示祖元禪人

    釋宗杲宋代〕萬仞岩頭解放知,起來依舊卻惺惺。飢餐渴飲渾無事,那論昔人非昔人。
    卞忠貞公墓下作原文_卞忠貞公墓下作的賞析_古詩文
  • 臨江仙

    滕宗諒宋代〕湖水連天天連水,秋來分外澄清。君山自是小蓬瀛。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帝子有靈能鼓瑟,悽然依舊傷情。
  • 贈歐陽詹

    牟融唐代〕為客囊無季子金,半生蹤跡任浮沉。服勤因念劬勞重,思養徒懷感慨深。島外斷雲凝遠日,天涯芳草動愁心。家林
    卞忠貞公墓下作原文_卞忠貞公墓下作的賞析_古詩文
  • 讀書

    辛棄疾宋代〕是非得失兩茫茫,閒把遺書細較量。掩卷古人堪笑處,起來摩腹步長廊。
    卞忠貞公墓下作原文_卞忠貞公墓下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泗濱得石磬

    李勛唐代〕浮磬潛清深,依依呈碧潯。出水見貞質,在懸含玉音。對此喜還嘆,幾秋還到今。器古契良覿,韻和諧宿心。何為
  • 補樂歌十首。九淵

    元結唐代〕(《九淵》,少昊氏之樂歌也,其義蓋稱少昊之德,淵然深遠。凡一章,章四句)聖德至深兮,奫奫如淵;生類娭
  • 次魯吉父韻

    王洋宋代〕憔悴非同十載前,旅酬那復似初筵。蜜房羽客非無課,木局枯棋亦任緣。得酒且思陪笑語,著詩終欲共林泉。北壇
    卞忠貞公墓下作原文_卞忠貞公墓下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漫興

    江源明代〕東風搖翠鳥綿蠻,春色邊城亦不慳。借問此春還有幾,趁晴騎馬看青山。
  • 悅心殿

    乾隆清代〕曉日上窗溫,匡床小憩存。壁詩忽隔歲,嵐畫又迎軒。攀陟寧宜亟,詩書悅可敦。此中覓訊息,至矣子輿言。
  • 劃柴

    釋紹曇宋代〕紛紛枝葉亂如麻,不惜從頭與一划。驚起鐵蛇忙竄草,樵歌聲徹老盧家。
    卞忠貞公墓下作原文_卞忠貞公墓下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歲盡懷歸

    何準道明代〕殘臘歸無計,沖寒望去舟。遠帆隨雁影,疏雨入鄉愁。省已慚無術,於人敢後尤。乞憐終不韻,惟有盼吳鉤。
  • 次日游西龕再用韻

    馮伯規宋代〕倚闌一覽興無邊,好舉尊前藥玉舡。一水雲昏失羅帶,萬松風偃舞鈞天。早評月旦參群彥,老上霜鬢近十年。解後
    卞忠貞公墓下作原文_卞忠貞公墓下作的賞析_古詩文
  • 雨泛(六月初九日)·其一

    乾隆清代〕飛雲六棹共雲爭,一片滄池汗漫行。賴有雨絲聯貫處,卻如和事與調平。
  • 寒夜曉起呈斯遠

    趙蕃宋代〕黃昏月甚佳,夜半風忽起。直疑天又變,況覺寒逾水。破衾不能溫,曲身豈復論。窗明亟問似,霜里明朝暾。梅開
  • 寄尹遷介叔·其六

    劉跂宋代〕養志如養力,益峻在益礪。大方略畦畛,小智私才藝。古來要倔彊,檻折不可曳。何謂薛贛君,小生敢相吏。
卞忠貞公墓下作原文_卞忠貞公墓下作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