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桃原文

春花使者䟎程期,報導名園第一枝。

無那東風忒相妒,三分塵土一分姿。

詩詞問答

問:桃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桃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桃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八

2. 瓶史月表桃為二月花使

參考注釋

春花

(1).春天的花。 晉 陶潛 《贈長沙公》詩:“爰采春花,載警秋霜。” 南朝 宋 鮑照 《中興歌》之七:“九月秋水清,三月春花滋。”參見“ 春花秋月 ”。

(2).青春年華;少壯之時。《文選·蘇武<詩>之三》:“努力愛春花,莫忘歡樂時。” 李善 註:“喻少時。” 呂延濟 註:“ 武 勗其妻善愛儀容,莫忘平生歡樂之時。”

(3).舊時宮廷中立春日以金銀珠翠等造飾的座花,表示迎春。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打春》:“前 明 正統 中,每歲立春, 順天府 別造春牛春花進御前及 仁壽宮 ,凡三座。每座用金銀珠翠等物,費錢九萬餘。”

(4).春天開花。亦指春天開花的作物。《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發動婦女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困難》:“春花田塍田坎百分之八十的草沒有鏟。”參見“ 春花作物 ”。

使者

(1)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辦事的人

歡迎來自親密鄰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於 魏。——《史記·魏公子列傳》

(2) 比喻帶來某種信息的人或事物

南國的人們也真懂得欣賞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程期

(1).期限。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一:“公家有程期,亡命嬰禍羅。”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盜俠》:“弟子有程期,適偶貪上人清論,勉副相邀。”

(2).特定的日期;時間。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律》詩之二:“風波無程期,所憂動不測。” 元 石德玉 《曲江池》楔子:“自來功名之事,前程萬里,全要各人自去努力,若但因循懶惰,一年春盡一年春,有甚么程期在那裡。” 明 李東陽 《代衍聖公謝修廟遣祭表》:“爰勅有司重加修建,集四方之公帑,閲五載之程期。” 清 龔自珍 《乙丙之際塾議》之十七:“雖有占譣塗傅之言,取虛象,無準的,無程期。”

報導

發表的新聞稿

長篇報導

一枝

(1).一根枝杈。《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 晉 張華 《鷦鷯賦》:“其居易容,其求易給,巢林不過一枝,每食不過數粒。”後用以比喻棲身之地。 唐 杜甫 《宿府》詩:“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宋 曾鞏 《次道子中書問歸期》:“一枝數粒身安穩,不羨雲鵬九萬飛。” 清 方文 《廬山·玉簾泉》詩:“小樓暖可居,他日借一枝。”

(2).一支。一根。用於細長的東西。《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等到望見過往的客商到了,一枝響箭便算個號令,大家纔不約而同的下山。” 老舍 《趙子曰》第二:“主席的虎項微俯,拿了一枝香菸。”

(3).一支。一個支派。《景德傳燈錄·元安禪師》:“ 石頭 一枝,看看師滅矣。” 宋 秦觀 《次韻邢敦夫秋懷》之二:“暮有二客至,俱以能禪聞。一枝 惠林 出,一派 智海 分。” 清 鄭燮 《范縣署中寄舍弟墨》:“剎院寺祖墳,是東門一枝大家公共的,我因葬父母無地,遂葬其傍。”

(4).一支。猶言一隊。《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正遇著 范 賊一枝游兵,劫奪行李財帛,將人口追得三零四散。”《東周列國志》第六回:“臣當引一枝兵,為 蔡 鄉導。”

無那

(1).無奈,無可奈何。 唐 杜甫 《奉寄高常侍》詩:“ 汶上 相逢年頗多,飛騰無那故人何!”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我這裡粉頸低垂,蛾眉頻蹙,芳心無那,俺可甚‘相見話偏多’?” 清 吳兆騫 《感懷詩呈家大人》:“獨憐積毀能銷骨,無那銜寃易斷腸。”

(2).猶無限;非常。 南唐 李煜 《一斛珠》詞:“繡牀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對郎羞懶無那,靠人先要偎摩。”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霍女》:“﹝ 黃生 ﹞固卻之;女不去,應對間,嬈婉無那。”

東風

(1) 從東方吹來的風

小樓昨夜又東風。——南唐· 李煜《虞美人》

(2) 春天的風

(3)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東風吹向天地外,盪盡人間群魔妖。——《天安門詩八首》

三分

(1).謂一分為三。《左傳·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今天下三分, 益州 罷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清 唐孫華 《涿州懷古》詩:“三分 巴蜀 功成後,魂魄猶應戀故都。”

(2).指 三國 史話。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 霍四究 説《三分》, 尹常 賣《五代史》。”

(3).十分之三。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牛小姐盤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話,不肯全拋一片心。” 茅盾 《子夜》十七:“他們是不肯隨便放過的,況又有三分酒遮了臉。”

十份中的三份。《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七兮” 唐 孔穎達 疏:“此梅雖落,其實十分之中尚七未落,已三分落矣。”

塵土

細小的土灰

一分

等於說“一點”、“一些”

減一分則喜。——清·袁枚《祭妹文》

增一分則憂。

詩詞推薦

桃原文_桃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