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行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曉行原文

薄霧遙封迷客路,樹紅雲白暮秋時。

鳴鞭未覺行來遠,兩岸蒼山叫畫眉。

詩詞問答

問:曉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曉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曉行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七

參考注釋

薄霧

淡薄的霧氣;霾

客路

(1).指外鄉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莊失路》詩:“月照煙花迷客路,蒼蒼何處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倫 《江乾》詩:“予生何濩落,客路轉辛勤。楊柳牽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蘇軾 《次韻孫巨源見寄》之三:“應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漲》詩:“客路由來但喜晴,山湥何況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詩:“春風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當春。”

雲白

(1).古代兵陣法的一種。《風后握奇經》:“旗、法八:一,天玄;二,地黃;三,風赤;四,雲白。”

(2).鴆鳥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黑鴆零” 晉 劉逵 註:“鴆鳥,一名雲白。”

暮秋

秋末,農曆九月。 三國 魏 曹植 《迷迭香賦》:“芳暮秋之幽蘭兮,麗 崑崙 之芝英。”《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九月季秋,亦曰暮秋。”《說唐》第三回:“這時正值暮秋天氣,西風颯颯。” 馮至 《伍子胥》七:“時節正是暮秋,但原野里的花草,仍不減春日的嫵媚。”

鳴鞭

(1) 抖動鞭子出聲

鳴鞭走馬

(2) 古代皇帝儀仗中的一種,鞭形,振動時發出響聲,叫人肅靜。也叫“靜鞭”

行來

(1).往來;出入。語出《逸周書·大聚》:“市有五均,早莫如一,送行逆來,振乏救窮。”《後漢書·方術傳下·計子勛》:“ 計子勛 者,不知何郡縣人,皆謂數百歲,行來於人間。”《新唐書·裴度傳》:“ 度 視事,下令唯盜賊、鬭死抵法,餘一蠲除。行來不限晝夜,民始知有生之樂。”《資治通鑑·晉成帝鹹康六年》:“ 宇文 舉國賤之( 慕容翰 ),不復省録,以故得行來自遂,山川形便,皆默記之。” 胡三省 註:“行來,猶言往來也。”

(2).走來。《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卻説 安公子 一行人,別了 十三妹 迤邐行來。”

兩岸

水流兩旁的陸地。《宋書·劉鍾傳》:“ 循 先留別帥 范崇民 以精兵高艦據 南陵 ,夾屯兩岸。” 唐 李白 《望天門山》詩:“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元 薩都剌 《江浦夜泊》詩:“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 茅盾 《子夜》一:“現在沿這 蘇州河 兩岸的各色船隻都浮得高高地,艙面比碼頭還高了約莫半尺。”

山叫

大聲鳴叫。《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一個手裡捧著一彩壜酒,一個手裡抱著一隻鵝,用紅絨紥著腿,綑得他噶噶的山叫。”

畫眉

(1) 畫眉亞科的一種鳥( Garrulax canorus ),鳴聲婉轉動聽,是著名的籠禽,產地陝、甘以南的中國南部和東部。因有色眼圈而得此名

(2) 以黛描繪眉毛

詩詞推薦

曉行原文_曉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