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原文
十歲才成童,二十已生子。
五十半百人,六十斯老矣。
十年一來巡,見者即如此。
其間堂堂過,所得究何是。
誰雲如白駒,甚於白駒駛。
詩詞問答
問:十歲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十歲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一
參考注釋
成童
(1).年齡稍大的兒童。或謂八歲以上,或謂十五歲以上,說法不一。《穀梁傳·昭公十九年》:“羈貫成童,不就師傅,父之罪也。” 范寧 註:“成童,八歲以上。”《禮記·內則》:“成童,舞象,學射御。” 鄭玄 註:“成童,十五以上。”《後漢書·李固傳》:“ 固 弟子 汝南 郭亮 ,年始成童,遊學 洛陽 。” 李賢 註:“成童,年十五也。” 明 危素 《文獻黃公神道碑》:“比成童,不妄出門,能備誦《書》《詩》。”
(2).引申指神童。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十篇:“﹝ 張博山 ﹞少有成童之目,九齡作《梅花賦》驚其師。”
生子
(1).剛成人的少年。《書·召誥》:“王乃初服。嗚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貽哲命。” 孔 傳:“言王新即政,始服行教化,當如子之初生,習為善則善矣。”按,古以十五歲的少年為“生子”。參閱 漢 王充 《論衡·率性》。
(2).生育幼子;生兒子。《詩·大雅·生民》:“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唐 杜甫 《杜鵑》詩:“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 宋 辛棄疾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天下英雄誰敵手, 曹劉 ,生子當如 孫仲謀 。”
十半
十分之五,一半。《漢書·枚乘傳》:“今大王還兵疾歸,尚得十半。不然……大王雖欲反都,亦不得已。” 顏師古 註:“十分之中可冀五分無患,故云尚得十半。”
百人
(1).滿百人的概數。《國語·吳語》:“陳士卒百人,以為徹行。”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而宗室有文者,必限以小縣之宰;有武者,必置於百人之上。”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給九旒鑾輅,黃屋左纛……虎賁班劒百人。”
(2).山名。在今 湖北省 漢陽縣 西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三》:“ 江水 左逕 百人山 南,右逕 赤壁山 北。”
十年
形容時間長久。《左傳·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 楊伯峻 註:“十年,言其久也。” 唐 賈島 《劍客》詩:“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一來
(1).來一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晉 楚 將平,諸侯將和, 楚王 是故昧於一來。” 唐 白居易 《贈曇禪師》詩:“五年不入 慈恩寺 ,今日尋師始一來。”《宋史·卓行傳·巢谷》:“ 蘇軾 責 黃州 ,與 谷 同鄉,幼而識之,因與之游。及 軾 與弟 轍 在朝, 谷 浮沉里中,未嘗一來相見。”
(2).常與“二來”、“三來”等連用,列舉理由或目的。 元 關漢卿 《五侯宴》第四折:“一來慶賀功勞,二來犒賞孩兒。”《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一來曉得姐姐的心事,二來見 鳳生 靦覥,心裡也有些喜歡,要在裡頭撮合。”《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咱一來是為行好,二來也怕髒了我的店。” 朱自清 《給亡婦》:“你常生病,卻總不開口,掙扎著起來;一來怕擾我,二來怕沒人做你那分兒事。”
(3).謂某種動作或情況的出現。 魯迅 《故事新編·序言》:“不記得怎么一來,中途停了筆,去看日報了。” 巴金 《家》七:“他自己把心關著,唯恐別人看見他的秘密,你想,這樣一來別人怎好跟他接近?” 老舍 《正紅旗下》十:“到端午、中秋、重陽,大家若是都作些詩,喝點黃酒,有多好呢!哼,那么一來,天下準保太平無事了!”
(4).蒙語ire的音譯。“來了”之意。《華夷譯語》等作“亦列”。 明 黃元吉 《流星馬》第二折:“通事見正旦云:‘也七阿媽薩一來四。’”參閱 方齡貴 《元明戲曲中的蒙古語》。
如此
(1) 這樣,那樣;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這樣或那樣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資治通鑑》
理當如此
(2) 達到這個程度或達到這個範圍
勞苦而功高如此。——《史記·項羽本紀》
(3) 這樣的
兩座城市發展的狀況是如此相同
其間
(1) 在中間
兩幢房子及夾在其間的院子
頹然其間者。——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北與寇往來其間。——宋·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袍敝衣處其間。——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時出於其間焉。——蔡元培《圖畫》
(2) 指某一段時間
參加這項工作已有半年了,這其間,他學到不少新的知識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獅驚嶽嶽,王廟憶堂堂。——郭沫若《訪埃雜吟》
曰:“寡人將去此堂堂國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莊嚴大方
儀表堂堂
(3) 形容志氣宏大
我們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還怕這一點困難嗎?
(4) 陣式或氣勢很大
堂堂的軍樂隊走過去了
所得
指所獲得的東西
所得無幾
白駒
(1).白色駿馬。比喻賢人、隱士。語出《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後漢書·崔駰傳》:“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駒之所從。” 宋 陸游 《寄題胡基仲故居》詩:“浮雲每嘆成蒼狗,空谷誰能縶白駒。” 清 錢謙益 《父國光先贈中憲大夫河南歸德府知府加贈太常少卿仍前階制》:“皎皎白駒,世鹹慕逸民於空谷。”
(2).《詩·小雅》篇名。《詩·小雅·白駒序》:“《白駒》,大夫刺 宣王 也。” 鄭玄 箋:“刺其不能留賢也。”
(3).用作贈別賢士之辭。 漢 王粲 《贈士孫文始》詩:“雖則同域,邈其迥深;白駒遠志,古人所箴。” 三國 魏 曹植 《釋思賦》:“彼朋友之離別,猶求思乎白駒。”
(4).比喻流逝的時間。語出《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 唐 杜甫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星霜玄鳥變,身世白駒催。” 明 無名氏 《鳴鳳記·夏公命將》:“覩此白駒彈指,豈堪華髮蒙頭。” 王橫 《哭子美》詩:“白駒驚電馳,人生本如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