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三洲洞原文
山勢凌空下郁迂,前森秀島應台符。
洞中古老傳仙跡,望外風光接海隅。
屹若臣心彊諫剖,嵌如龜腹效靈刳。
清幽景致仁人樂,誰為名標勝地圖。
詩詞問答
問:留題三洲洞的作者是誰?答:蕭淵言
問:留題三洲洞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留題三洲洞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虞韻
2. 自註:《圖經》雲古老相傳有龐眉皓首者隱是洞。
參考注釋
山勢
山的形勢或氣勢。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水聲幽咽,山勢崆峒。” 唐 儲光羲 《苑外至龍興院作》詩:“山勢當空出,雲陰滿地來。” 李準 《李雙雙小傳·人比山更高》:“我們繞過一個山頭,山勢一轉,臉前忽的閃出兩坡十幾里長的大山場。”
凌空
(1) 高架在空中
鐵路橋凌空架在兩山之間
(2) 從天空通過
飛機凌空而過
(3) 高升到天空,聳立空中
森秀
清秀;秀異。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檳榔》:“《林邑國記》曰:‘檳榔,樹高丈餘,皮似青桐,節如桂竹,下森秀無柯,頂端有葉。’” 宋 文天祥 《回鍾叔玉》:“某昨承令嗣 子京 相過,眉目森秀,真可喜也。” 明 方孝孺 《答張廷壁》:“足下之詩,刻削森秀,為世俗異味,其辭信奇矣。”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名跡》:“樹木森秀,氣象閒遠。”
台符
《漢書·東方朔傳》“願陳《泰階六符》” 唐 顏師古 註:“ 孟康 曰:‘泰階,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驗也。’ 應劭 曰:‘泰階者,天之三階也。上階為天子,中階為諸侯公卿,下階為士庶人。’”因以“台符”喻指宰相之職權如中階,有承上啟下之功用。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左右置相,以總吾喉舌之司;東西分臺,以斡我鈞衡之任。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聯。”
朝廷的詔書。《北史·元暹傳》:“﹝ 暹 ﹞欲規府人及商胡富人財物,詐一臺符,誑諸豪等,雲欲加賞。一時屠戮,所有資財生口,悉沒自入。”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 嘉祐 八年, 豐城 李君儀 為 袁州 軍事推官。明年,被臺符,權知 萍鄉縣 事。”
洞中
命中,切中。《續資治通鑑·宋仁宗皇祐四年》:“弩發輒洞中,賊勢稍屈。” 清 夏燮 《中西紀事·海疆殉難記上》:“ 關提軍 善識砲性,梵谷下遠近,發皆洞中。” 林紓 《枕岱軒記》:“﹝君﹞與餘論吏治,洞中民隱。”
古老
(1) 古雅而不同時俗
古老的傳說
(2) 年老;蒼老
古老之人無所聞知
(3) 形容書畫文章等蒼勁樸實,有古人風格
公有文章若干卷,深茂古老
仙跡
仙人的遺蹟或行蹤。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山四方周四百餘里,疊鄣之巖萬仞,懷靈抱異,苞諸仙跡。”《剪燈餘話·幔亭遇仙錄》:“﹝ 杜僎成 ﹞拜受什襲,辭歸,……越數年,乃棄妻子,攜仙跡,遨遊名山,罕與人接。”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蓬萊仙跡》:“ 登州 蓬萊閣 ,頗多仙跡,士人往往有所見聞。”
望外
意料之外的
望外遭齒舌。——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風光
(1) 風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風光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宋·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毛 * 《沁園春·雪》
(2) 名勝風景
(3) 光耀,體面(含貶義)
海隅
臨海的一定區域
效靈
亦作“効靈”。顯靈。 南朝 宋 顏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晷緯昭應,山瀆效靈。” 明 陶宗儀 《輟耕錄·敘畫》:“古先聖王受命應録,則有龜字効靈,龍圖呈寳。” 清 孫惠 《浚河行》:“璧馬於今不效靈,風濤簸蕩連樓櫓。”
幽景
幽靜的景色。 宋 王禹偁 《游虎丘山寺》詩:“盡抱好峯藏院裡,不教幽景落人間。”
仁人
有德行的人。《書·泰誓中》:“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漢 賈誼 《惜誓》:“悲仁人之盡節兮,反為小人之所賊。” 宋 蘇軾 《司馬溫公神道碑》:“公仁人也,天相之矣。” 清 黃鷟來 《甲戌夏至武威》詩之四:“乃知仁人澤,是處皆陽春。”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仁人們或者要問:那么,我們竟不要‘費厄潑賴’么?”
標勝
猶高勝。指高尚之道。《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性託夷遠,少屏塵雜,自非可以弘奬風流,增益標勝,未嘗留心。” 劉良 註:“標,高也。言公性託簡易……自非大勸風俗、增益高勝之道者,未嘗留心。”
地圖
按一定比例運用符號、顏色、文字註記等描繪顯示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行政區域、社會經濟狀況的圖
而秦武陽奉地圖匣。——《戰國策·燕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