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朝議輓辭·其二

作者:許景衡 朝代:宋代

樓朝議輓辭·其二原文

東南獨耆德,湖海老門生。

未厭遺簪舊,頻煩倒屣迎。

音容忽冥漠,歲月又崢嶸。

夢入鄞江路,依稀晚柝聲。

詩詞問答

問:樓朝議輓辭·其二的作者是誰?答:許景衡
問:樓朝議輓辭·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樓朝議輓辭·其二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庚韻

參考注釋

東南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耆德

年高德劭、素孚眾望者之稱。《書·伊訓》:“敢有侮聖言,逆忠直,遠耆德,比頑童,時謂亂風。” 唐 韓愈 《論孔戣致仕狀》:“憂國忘家,用意深遠,所謂朝之耆德老成人者。”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十四:“卿忠言嘉諫,宜時有陳奏,以副朕眷待耆德求治之意。” 明 袁宏道 《八識略說敘》:“是故非耆德大宿,登相家之閫閾,鮮有能涉性海之洪瀾,躋智岳於層顛者也。”

海老

謂海水枯竭。 漢 焦贛 《易林·遯之否》:“海老水乾,魚鱉盡索,藁落無潤,獨有沙石。”

門生

漢人稱親受業者為弟子,相傳受業者為門生。後世門生與弟子無別,甚至依附名勢者,也自稱門生

遺簪

亦作“ 遺簮 ”。1.指失落的簪子。《史記·滑稽列傳》:“前有墮珥,後有遺簪。”《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引 劉邦彥 《上元十五夜觀燈詩》:“歸遲不屬金吾禁,爭覓遺簪與墜鈿。” 清 錢謙益 《房海客侍御初度賦長句十四韻為壽》:“去國味如初下第,掛冠情比舊遺簪。”

(2). 孔子 出遊,遇一婦人失落簪子而哀哭。 孔子 弟子勸慰她。婦人曰:“非傷亡簪也,吾所以悲者,蓋不忘故也。”事見《韓詩外傳》卷九。後以“遺簪”比喻舊物或故情。 唐 李嶠 《答李清河書》:“兄仁及遺簮,禮縟追賻,千古之下,凜然而高。” 唐 朱放 《九日陪劉中丞宴昌樂寺送梁廷評》詩:“不棄遺簮舊,寧辭落帽還。” 明 馮夢龍 《萬事足·刑廳叩信》:“豈不念遺簪,奈胭脂虎視眈,背生有子今無憾。” 清 王夫之 《雪賦》:“有似去國之臣,裴徊賜玦;下山之婦,悵惘遺簪。”參見“ 遺簪墜屨 ”。

(3).卸去簪纓。謂掛冠辭官。 元 袁桷 《次韻雜詩》之五:“遺簪隱世德,忍垢躬灌園。”

頻煩

頻繁。《三國志·蜀志·費禕傳》:“以奉使稱旨,頻煩至 吳 。” 唐 韓愈 《袁州刺史謝上表》:“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宮,顯榮頻煩,稱效寂蔑。” 清 劉大櫆 《乞公建義倉引》:“彼其所入者多,則其所出者亦眾。淫侈於酒食,頻煩其燕會,故雖粟米狼藉,而終歲之用猶苦其不給。”

倒屣

亦作“ 倒屧 ”。1.急於出迎,把鞋倒穿。《三國志·魏志·王粲傳》:“時 邕 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聞 粲 在門,倒屣迎之。 粲 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 邕 曰:‘此 王公 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後因以形容熱情迎客。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魯望》詩:“敲門若我訪,倒屣欣逢迎。”屣,一本作“ 屧 ”。 元 任昱 《折桂令·同友人聯句》曲:“既有當壚,毋勞倒屣,便可投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輩得施為,正好談心花底;蘭友瓜戚,門外不須倒屣。”

(2).指從坐席上匆忙避開。《西京雜記》卷二:“ 衡 邑人有言《詩》者, 衡 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

音容

聲音與容貌

一別音容兩渺茫

冥漠

(1).空無所有。 晉 陸機 《吊魏武帝文》:“悼繐帳之冥漠,怨西陵之茫茫。”《文選·顏延之<拜陵有作>》:“衣冠終冥漠,陵邑轉蔥青。” 劉良 註:“冥漠,虛無也。”

(2).謂死亡。 唐 杜甫 《九日》詩之三:“歡娛兩冥漠,西北有孤雲。” 仇兆鰲 註:“冥漠,謂 蘇 鄭 俱亡。” 元 王逢 《題馬洲書院》詩:“先輩俱冥漠,諸生罷講論。”

(3).指死者。 清 曾國藩 《金陵湘軍陸師昭忠祠記》:“寵彼冥漠,千禩馨香。”

(4).玄妙莫測。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夫鬼神之理,冥漠難明。”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此正是最切近處,最分明處,乃舍之;而談空於冥漠之間,其亦誤矣。” 清 曹寅 《西軒月夜有懷南洲卻寄》詩:“此懷匪冥漠,持取問同情。”

(5).隱約,模糊。 明 袁宏道 《過靈峰》詩:“冥漠煙如醉,空濛日帶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鴿異》:“月色冥漠,野壙蕭條。”

(6).猶靜寂。《梁書·昭明太子傳》:“即玄宮之冥漠,安神寢之清閟。”

(7).陰森。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薩他泥濕伐羅國》:“一喪人身,三途冥漠。”

(8).指陰間。 宋 陳亮 《祭金伯清父文》:“謂冥漠之如在,想英靈之未遐。” 清 周亮工 《祭靖公弟文》:“凡此皆予哀痛之餘,強為思維,以慰吾弟於冥漠中者,不知弟有以 * 否也。”

歲月

年月日子;時間

歲月如流

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崢嶸

(1) 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築物的高大聳立

(2) 高峻的山峰

敢請相公平賊後,暫攜諸吏上崢嶸。——唐· 韓愈《奉和裴相公東征途經女兒山下作》

(3) 高爽空曠

舉目四顧,霜天崢嶸。——唐· 李白《金陵與諸賢送權十一序》

(4) 魁梧

形容典雅,體段崢嶸。——《西遊記》

(5) 卓異,不平凡

元龍( 陳登)本志陋曹吳,豪氣崢嶸老不除,—— 蘇軾《和劉景文見贈》

江路

(1).江河航道或航程。 南朝 齊 謝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 江 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騖。” 唐 王勃 《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遽悲春望遠,江路積波潮。” 宋 蘇轍 《雨中陪子瞻同顏復長官送梁燾學士舟行歸汶上》詩:“不知江路長,但覺青山騖。” 清 朱彝尊 《送林佳璣還莆田》詩:“寒風江路兼山路,落日長亭更短亭。”

(2).江邊道路。 唐 杜甫 《西郊》詩:“市橋官柳細,江路野梅香。”

依稀

含糊不清地,不明確地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詩詞推薦

樓朝議輓辭·其二原文_樓朝議輓辭·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