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子原文
鼉鼓鼕鼕聲和凱。縷管輕輕音韻諧。
女直家筵會實難賽。直吃的梨花月上來。
詩詞問答
問:石竹子的作者是誰?答:賈仲名
問:石竹子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問:石竹子是什麼體裁?答:散曲
注釋
1. 押詞韻第五部 出處:元曲選 金安壽 第四折
參考注釋
鼉鼓
亦作“ 鼉皷 ”。1.用鼉皮蒙的鼓。其聲亦如鼉鳴。《詩·大雅·靈台》:“鼉鼓逢逢。” 陸璣 疏:“﹝鼉﹞其皮堅,可以冒鼓也。” 唐 溫庭筠 《昆明治水戰詞》:“鼉鼓三聲報天子,雕旗獸艦凌波起。” 明 沉鯨 《雙珠記·遇赦調邊》:“雞竿鼉皷,制出金門傳唱,特與人間解網。” 清 黃永 《龍衣舟行》:“逢逢鼉鼓溪邊過,百尺樓船萬鈞柁。”
(2).鼉鳴聲。 唐 許渾 《贈所知》詩:“湖日似陰鼉鼓響,海雲纔起蜃樓多。” 金 劉迎 《海上》詩:“蜃樓春作市,鼉鼓暮催衙。”
鼕鼕
1.象聲詞。常指鼓聲。 唐 顧況 《公子行》:“朝游鼕鼕鼓聲發,暮游鼕鼕鼓聲絶。” 宋 晁補之 《富春行贈范振》:“鼓聲鼕鼕櫓咿喔,爭湊 富春 城下泊。” 清 洪昇 《長生殿·驚變》:“鼕鼕的鼙鼓喧,騰騰的烽火黫。”
2.街鼓俗稱。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釐革》:“舊制,京城內金吾,曉瞑傳呼,以戒行者。 馬周 獻封章,始置街鼓,俗號‘鼕鼕’,公私便焉。” 唐 裴翛然 《夜醉臥街》詩:“遮莫鼕鼕動,須傾滿滿杯。”參見“ 鼕鼕鼓 ”。
3.像鼓聲的聲響。《文明小史》第三回:“聽了聽二門外頭那人聲越發嘈雜,甚至拿磚頭撞的二門鼕鼕的響,其勢岌岌可危。”
音韻
(1) 和諧的聲調、韻律;詩文的音節起伏轉折
這首詩音韻十分和諧
(2) 漢字發音的聲、韻、調
女直
即 女真 。詳“ 女真 ”。
筵會
集會宴請賓客;宴請賓客的集會。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 寇萊公 ﹞謂 允則 曰:‘聞君在 雄 ,筵會特盛,能為老夫作小會否?’ 允則 曰:‘方入奏,不敢留,還日當奉教。’及還, 萊公 宴之,幄帟、器皿、飲食、妓樂,百物華侈,意將壓之。” 元 高文秀 《澠池會》第二折:“你説你獨自一人保我赴會,若筵會上有些疎失,怎生是好?”
梨花月
亦作“棃花月”。如梨花布地的溶溶月色。 宋 史達祖 《陽春曲》詞:“杏花煙,梨花月,誰與暈開春色。” 明 高啟 《蘆花簾》詩:“恍疑柳絮風穿早,不管棃花月到遲。” 趙翼 《甌北詩話·詩人佳句》引 周伯春 《雪》詩:“照天不夜棃花月,落地無聲柳絮風。”
上來
(1) 從低處到高處
跳上來了
抬上來了
(2) 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趨近於某處。帶名詞時,動詞和“上來”中間一般不能加“得、不”
又圍上來一群人
(3) 表示人員或事物隨動作由較低部門(層)到較高部門(層)
你是什麼時候調上來的
(4) 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動作。動詞和“上來”中間常加“得、不”。動詞限於“說、唱、學、答、背、叫、念”等少數幾個
究竟為什麼,我也說不上來
(5) 表示狀態發展,兼有範圍逐漸擴大的意思。形容詞限於“熱、涼、黑”等少數幾個
暖氣片慢慢熱上來了
標籤: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