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棲霞山原文
棲霞名寺遂名山,點竄寧因字句間。
藥草攝生何不可,乳泉滌慮恰宜閒。
偶來尋勝非耽靜,敢懈觀民正憶艱。
朴斲行宮居信宿,對時摛藻我猶閒。
詩詞問答
問:游棲霞山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游棲霞山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游棲霞山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刪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二十三
2. 本名攝山棲霞寺名也今雲棲霞山或因避攝字耳故戲及之
參考注釋
棲霞
寺廟名
擁至棲霞禪院。—— 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點竄
修整字句;潤飾
公又與韓遂書,多所點竄。——《三國志·武帝紀》
經他一點竄,這篇文章就好多了
字句
文字語句
藥草
即醫藥上有價值的草本植物
攝生
養生(保養身體)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虎兕。——《老子》。注:“攝,養也。”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乳泉
(1).指鐘乳石上的滴水。 唐 陸羽 《茶經·煮》:“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貶誤》:“岩中有丹灶盆,乳泉滴瀝。”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游嵩山日記》:“中有乳泉、丹灶、石榻諸勝。” 清 孫嘉淦 《南遊記》:“巖壑空幻,石骨玲瓏,乳泉滴瀝,積而成池。”
(2).甘美而清洌的泉水。 宋 鄭瑤 等《景定嚴州續志·祠廟》:“山有乳泉,溉田甚多。” 元 王惲 《東坡汲乳泉圖》詩之二:“道宮獨髮乳泉香,似與 坡仙 養浩方;井洌不從炎海瘴,味甘還比上池觴。” 清 魏源 《重遊百泉》詩之四:“固知空洞腹,乳泉滿其穴。”
滌慮
清除煩擾,使思想清淨。 宋 梅堯臣 《和吳沖卿學士石屏》:“我歸滌慮反覆思,義雖不經聊解頤。” 明 劉基 《天壽節登槃翠軒分韻得稽字》:“澄心映空曠,滌慮俯清泚。” 孫犁 《談作家的立命修身之道》:“近幾年來,我也不斷閱讀一些新的文學作品,能使我淨心滌慮,安靜愉悅地讀下去的東西,並不太多。”
尋勝
游賞名勝。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張逢》:“策杖尋勝,不覺極遠。” 清 陳維崧 《月華清·為蔣元膚催妝》詞:“怪何處北 阮 疏狂,約來朝 西山 尋勝。” 茅盾 《虹》:“春三月間遊客帶了酒肴來‘尋勝’,這裡便是臨時的雅座。”
觀民
(1).觀察民風。《易·觀》:“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教。”
(2).檢閱民力。《國語·魯語上》:“夫 齊 棄 太公 之法而觀民於社,君為是舉而往觀之,非故業也,何以訓民?”
(3).顯示於民。《韓非子·難三》:“君子尊賢以崇德,舉善以觀民。” 陳奇猷 集釋引 顧廣圻 曰:“觀,示也。”
朴斲
亦作“ 朴斵 ”。砍斫;削治。《書·梓材》:“若作梓材,既勤樸斵,惟其塗丹雘。” 孔 傳:“為政之術,如梓人治材為器,已勞力朴治斵削,惟其當塗以漆丹以朱而後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是以朴斵成而丹雘施,垣墉立而雕杇附。” 前蜀 貫休 《上裴大夫》詩之二:“我有白雲琴,朴斲天地精。” 宋 葉適 《孫祖佑解元世友堂》詩:“朴斵吁已勤,礱密審所宜。”
削治;治理。《文選·張華<勵志詩>》:“如彼梓材,弗勤丹漆,雖勞朴斲,終負素質。” 李周翰 註:“梓匠理材,不勤以丹漆飾之,雖勞於理削,終不成器也。” 唐 楊炯 《臥讀書架賦》:“朴斲初成,因夫美名。兩足山立,雙鉤月生。” 宋 葉適 《代宋彥遠青詞》:“從仕乖政刑之中,治心失喜怒之節,況方勤於朴斲,曾罔筮於日時。”參見“ 朴斲 ”。
宮居
(1).住在房屋中。 唐 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民之初生,固若禽獸夷狄然。聖人者立,然後知宮居而粒食。”
(2).居住於宮殿之中。《戰國策·趙策二》:“ 趙王 曰:‘先王之時, 陽奉君 相,專權擅勢,蔽晦先王,獨制官事。寡人宮居,屬於師傅,不能與國謀。’” 漢 枚乘 《七發》:“今夫貴人之子,必宮居而閨處,內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無所。”
(3).宮中之居所,指宮殿。《魏書·公孫表傳》:“伏惟陛下,躬 唐 虞 之德,存道頤神,逍遙物外,宮居之名,當協叡旨。臣愚以為宜曰‘崇光’。”
信宿
連住兩夜,也表示兩夜
公歸不復,子女信宿。——《詩·豳風·九罭》
流連信宿,不覺忘返。——《水經注·江水》
對時
指一整天。 郭沫若 《海濤集·跨著東海》:“據他說,我的情形是很輕的,只是普通的拘留,一個對時。” 葉紫 《行軍掉隊記》:“看形勢,被害至多總還不到一個對時,大約是在昨天上午。”
摛藻
鋪陳辭藻。意謂施展文才。 漢 班固 《答賓戲》:“雖馳辯如濤波,摛藻如春華,猶無益於殿最也。” 唐 虞世南 《門有車馬客行》:“高談辨飛兔,摛藻握靈蛇。” 宋 林逋 《寄茂才馮彭年》詩:“無如摛藻妙,所惜賞音稀。” 清 林則徐 《廣東越華粵秀羊城三書院觀風告示》:“誠使邪蒿必斥,自嚴溺口之防;定知摛藻為華,竚入點頭之選。”
猶閒
見“ 猶閒 ”。
亦作“ 猶閒 ”。尚可;還過得去;還不要緊。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五出:“孩兒去則猶閒,且是無人照管我門戶。”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六:“白日猶閒,清宵更苦。”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一折:“曾經消瘦,每遍猶閒,這番最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