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六月十五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夜雨(六月十五日)原文

詰旦細雨卓午晴,傍晚西山雲復生。

風吹雨去露皎月,載月不樂心怦怦。

初更就寢二更問,雲雖屢作星猶明。

三更假寐略睡去,忽聞檐溜激越鳴。

疑是夢耳宛醒在,妙哉酬我延佇情。

時疾時徐聽欹枕,鋗人報已歷四更。

摐聲乃在五更失,曉起餘戀懷中縈。

不雨固可冀再雨,多多益善資農耕。

詩詞問答

問:夜雨(六月十五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夜雨(六月十五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十四

2. 六月十五日

參考注釋

詰旦

平明,清晨。《宋書·柳元景傳》:“自詰旦而戰,至於日昃,虜眾大潰。” 宋 司馬光 《柳枝詞》之十一:“ 五柳先生 門乍開,宅邊植杖久徘徊。陌頭遙認 顏光祿 ,詰旦先乘瘦馬來。”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至夜,乳婢忽竄去,遍索不可得。詰旦,舟尾乃見屍浮於水面。” 清 冒襄 《影梅庵憶語》:“若宿卿處,詰旦不能報平安。”

細雨

小雨。 南朝 梁簡文帝 《和湘東王首夏詩》:“冷風雜細雨,垂雲助麥涼。” 唐 劉長卿 《別嚴士元》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 宋 陸游 《小園》詩:“點點水紋迎細雨,疎疎籬影界斜陽。” 茅盾 《子夜》十九:“現在是濛濛細雨,如煙如霧。”

卓午

正午。 唐 李白 《戲贈杜甫》詩:“ 飯顆山 頭逢 杜甫 ,頭戴笠子日卓午。” 元 無名氏 《昊天塔》第二折:“今日時當卓午,家中必然有人寄書信來。” 清 龔自珍 《偽鼎行》:“卓午不受日,當夜不受月與星。” 陳毅 《棗園曲》:“先生雅量多風趣,常巾履蕭然酣睡,直過卓午。”

晚西

晚上。《清平山堂話本·刎頸鴛鴦會》:“這婦人……又約 秉中 晚西相會。”

皎月

猶明月。 晉 張協 《七命》:“天驥之駿,逸態超越。稟氣靈淵,受精皎月。” 宋 柳永 《長相思》詞:“畫鼓喧街,蘭燈滿市,皎月初照嚴城。” 清 李漁 《合影樓》第三回:“形容態度,又像一輪皎月,分開兩片輕雲。”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我們雇了一隻‘七板子’,在夕陽已去,皎月方來的時候,便下了船。”

樂心

音樂的內容。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故知詩為樂心,聲為樂體;樂體在聲,瞽師務調其器;樂心在詩,君子宜正其文。”

(1).歡樂之心;心裡快樂。《禮記·樂記》:“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嘽以緩。” 孔穎達 疏:“若外境所善,心必歡樂,歡樂在心,故聲必隨而寬緩也。” 元 武漢臣 《玉壺春》第二折:“今日折向書齋玉壺中放,相近著緑窗,勝梨花淡粧,每日家浄洗雙眸樂心兒賞。”《紅旗歌謠·竹片歌》:“趕快參加紅軍去,消滅敵人真樂心。”

(2).謂陶冶性情。《荀子·樂論》:“君子以鐘鼓導志,以琴瑟樂心。”

怦怦

心急貌;心跳貌。《楚辭·九辯》:“私自憐兮何極,心怦怦兮諒直。” 朱熹 集註:“怦怦,心急貌。” 唐 柳宗元 《河間婦傳》:“﹝婦﹞閉目曰:‘吾病甚。’與之百物,卒不食。餌之善藥,揮去。心怦怦若危柱之弦。” 明 何景明 《後白菊賦》:“心怦怦以憯惻,懷耿耿而苦辛。” 清 吳樾 《< * 時代>自序》:“斯時所與交遊者,非官即幕,自不禁怦怦然動功名之念矣。” 魯迅 《吶喊·阿Q正傳》:“ 阿Q 的心怦怦的跳了。”

初更

舊時毎夜分為五個更次。晚七時至九時為“初更”。 宋 孫光憲 《臨江仙》詞:“暮雨淒淒深院閉,燈前凝坐初更。” 宋 范成大 《燒火盆行》:“春前五日初更後,排門然火如晴晝。”《水滸傳》第五回:“約莫初更時分,只聽得山邊鑼鳴鼓嚮。”

就寢

* 睡覺

數日不就寢。——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二更

指晚上九時至十一時。又稱二鼓。《南史·儒林傳·沉洙》:“ 梁 代舊律,測囚之法,曰一上,起自晡鼓,盡於二更。” 唐 王維 《秋夜獨坐》詩:“獨坐悲雙鬢,空堂欲二更。”《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匡超人 雖是憂愁,讀書還不歇。那日讀到二更多天。” 巴金 《抹布集·楊嫂》:“二更的鑼聲響了,我和三哥便把母親抄給我們讀的一本《白香詞譜》闔了起來。”

三更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

假寐

打盹兒,打瞌睡

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左傳·宣公二年》

檐溜

房檐流下的雨水

激越

情緒強烈、激昂;聲音高亢清越

感情激越

延佇

亦作“ 延竚 ”。1.久立;久留。《楚辭·離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王逸 註:“延,長也;佇,立貌。”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磵石摧絶無與歸,石逕荒涼徒延佇。” 清 曹寅 《書院述事三十韻》:“我懷寄淵澹,庭戶久延佇。”

(2).引頸企立。形容盼望之切。 晉 陶潛 《停雲》詩:“良朋悠邈,搔首延佇。”《魏書·宗欽傳》:“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舊五代史·梁書·太祖紀五》:“眷言方岳,下及山林,豈無英奇,副我延佇。” 宋 葉適 《邵子文墓志銘》:“所至皆解榻延佇傾待之。” 清 吳偉業 《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詩:“想見君山中,相思日延竚。”

(3).指歸隱。 南朝 宋 沉約 《赤松澗》詩:“願受金液方,片言生羽翼……何時當來還,延佇青巖側。” 清 俞正燮 《黟縣山水記》:“﹝ 大周山 ﹞石壁幽峭,芳叢蘭坂,香潔靜明,延佇者忘疲矣。” 鄭澤 《雜詩五首答鈍庵》:“結廬金花巔,幽室聊延佇。”

(4).徘徊觀望,猶豫不決。 唐 孟郊 《宿空侄院寄澹公》詩:“明日策杖歸,去住兩延佇。”

(5).停留;逗留。 宋 朱松 《答林康民見和梅花》詩:“班荊勸客小延佇,酌酒賦詩相料理。” 明 無名氏 《畫眉序·西湖》套曲:“更無妨待月,片時延竚。” 李廣田 《冬景》:“他稍稍延佇了一會,聽到大門裡腳步聲趕來才拔步跑開。”

(6).拖延。 宋 葉適 《奉議郎鄭公墓志銘》:“ 洙 也不肖,不足以得,懷疑重請,延佇於今二十六年矣。”

疾時

憎惡時世。《晉書·惠帝紀》:“及居大位,政出羣下,綱紀大壞,貨賂公行…… 高平 王沉 作《釋時論》, 南陽 魯褒 作《錢神論》, 廬江 杜嵩 作《任子春秋》,皆疾時之作也。”

鋗人

古代宮中擔任灑掃清潔的人。《史記·楚世家》:“ 靈王 於是獨徬徨山中,野人莫敢入王,王行遇其故鋗人。” 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鋗人,今之中涓也。”參見“ 涓人 ”。

四更

指晨一時至三時。 唐 杜甫 《月》詩:“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 宋 陸游 《除夜雪》詩:“北風吹動四更初,嘉瑞天教及歲除。”參見“ 五更 ”。

乃在

猶乃才。僅僅。在,通“ 才 ”。《漢書·賈誼傳》:“ 長沙 迺在二萬五千戶耳,功少而最完,勢疏而最忠,非獨性異人也,亦形勢然也。”

五更

(1) 舊時把一夜分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2) 指第五更

夜夜達五更。——《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起五更,睡半夜

多多益善

益:更,越。越多越好

這位公子卻有錢癖,思量多多益善,要學我這“燒銀”之法。——《儒林外史》

詩詞推薦

夜雨(六月十五日)原文_夜雨(六月十五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