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挹源書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題挹源書屋原文

廟側築書屋,清泉左右分。

才看出竇汨,遂喜寫渠沄。

絜矩於為學,窮源亦有聞。

如探天一本,曰萬實滋紛。

詩詞問答

問:題挹源書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題挹源書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題挹源書屋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文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四

參考注釋

書屋

供讀書的房子

清泉

清冽的泉水

左右

(1) ∶左和右兩方面

主席台左右,紅旗迎風飄揚

(2) 附近;兩旁

余立侍左右。——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3) 身邊

在帝左右

(4) 近臣;隨從

太后明謂左右。——《戰國策·趙策》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帥左右登牙城拒戰。——《資治通鑑·唐紀》

左右擁至尹前。——宋·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5) 對人不直稱其名,只稱左右,以表示尊敬;信札亦常用以稱呼對方

是故不敢匿意隱情,先以聞於左右。——《史記》

(6) 反正

我左右閒著沒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7) 用在數量詞後面表示概數

在六點或六點左右到的家

斷斷續續在上海住了三十年左右

(8) 支配;控制

他的行動為她所左右

(9) 身邊辦事的人,侍從

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看出

了解,明白;看出來;覺察;發現;意識到

我們在黑暗裡看出一個人影

絜矩

絜,度量;矩,畫方形的用具,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禮記·大學》:“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鄭玄 註:“絜,猶結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謂當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 朱熹 集註:“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方,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葉適 《陳彥群墓志銘》:“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奮豪傑以特興,亦多微妙奇偉,非穎秀士親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他兩個既有這番志嚮,又説的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這樁事責成他兩個辦起來,才是個‘絜矩之道’。”

為學

做學問;治學。《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唐 韓愈 《上考功崔虞部書》:“夫古之人四十而仕,其行道為學既已大成,而又之死不倦,故其事業功德,老而益明,死而益光。” 許地山 《東野先生》:“他從不苟且,為學做事都很認真。”

窮源

(1).河流的發源處。 唐 薛能 《黃河》詩:“人間無 博望 ,誰復到窮源?”

(2).窮盡水流的源頭。 宋 梅堯臣 《入澤王河口》詩:“遠水路已別,古汊未窮源。”

(3).亦作“ 窮原 ”。探尋事物的本原。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二:“讀 橫渠 詩,最愛其一篇云:‘學《易》窮源未到時,便將虛寂眇心思。’” 清 魏源 《籌鹺篇》:“夫推其本以齊其末,君子窮原之學也。” 孫中山 《民族主義》第五講:“像這樣宗族中窮源極流的舊習慣,在 中國 有幾千年,牢不可破。”

一本

(1).同一根本。《孟子·滕文公上》:“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朱子語類》卷九:“主敬窮理,雖二端,其實一本。”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公冶長篇一》:“仁、義、忠、孝,固無非性者,而現前萬殊,根原一本。” 許地山 《兇手》第一幕:“奴是念著他們倆是一本之親,而且老公公遺下的產業至今還沒分析,論理應該供給他。”

(2).完全根據。《新五代史·職方考》:“蓋得其要,則雖萬國而治;失其所守,則雖一天下不能容,豈非一本於道德哉!” 宋 曾鞏 《賀熙寧十年南郊禮畢大赦表》:“發祥其德,無可以稱;思所以報,一本於心。”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因時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於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業。”

(3).表數量。草木等植物的一株。《荀子·富國》:“然後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種瓜》:“八月斷其梢,減其實,一本但留五六枚。”《宋史·五行志》:“ 太平興國 二年八月, 青城縣 民家竹一本,上分雙莖。”

(4).表數量。檔案、奏章、書籍簿冊等的一件或一冊。《魏書·崔子元傳》:“今繕寫一本,敢以仰呈。”《北齊書·魏收傳》:“及詔行 魏 史, 收 以為直置秘閣,外人無由得見。於是命送一本付並省,一本付 鄴下 ,任人寫之。”《陳書·姚察傳》:“ 後主 所製文筆,捲軸甚多,乃別寫一本付 察 ,有疑悉令刊定。”《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那河道總督平日又合他不對,便藉此參了一本,革職拿問。”

(5).表數量。戲劇中可成段落的一出或數出。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曲兒甜,腔兒雅,裁剪就雪月風花,唱一本倚翠偷期話。”

(6).一定長度的影片亦稱一本。

詩詞推薦

  • 送支子翔鳳翱出都

    方履籛清代〕秋陰三日寒威遍,落葉蕭疏隔輕霰。支君別我去江淮,清淚凝沙掩君面。少年走馬凌燕雲,爭說名花滿芳甸。千里
  • 鷓鴣天

    元好問金代〕天上腰枝說館娃。眼中金翠有芳華。行去著意留歌扇,遠柳無情隔鈿車。周*畫,洛陽花。一枝濃艷落誰家。春寒
  • 沙蓬米

    乾隆清代〕東西蘇呢特,前歲遭荐饑。由冬至夏秋,雨雪總未滋。所賴沙蓬米,沙地自生斯。然亦竟因旱,資食遜往時。聞之
  • 故中山西園

    王士禎清代〕上公邸第舊西園,水石蕭然絕世喧。無復秋蘭被長坂,祗餘修竹映朱門。蕭曹事業終歸盡,江孔文章莫更論。日暮
  • 和胡定甫

    仇遠宋代〕幾年野水倚扁舟,風雪塵埃暗綺裘。齊魯青山恆北望,江湖白鳥共東流。杜陵騎馬尋征路,李白題詩遍酒樓。文學
  • 寓居

    李正民宋代〕昔年南渡苦奔波,天幸驚禽脫網羅。結綬懷黃真忝竊,求田問舍已蹉跎。爛柯山下樵蘇賤,槜李城邊魚蟹多。萍泛
  • 對月再用韻

    鄭剛中宋代〕團團滿庭月,冷侵華相重。何人萬里外,與此孤光共。摩雲度片鴻,天闊目難送。三杯見妙理,一靜服群動。陶然
    題挹源書屋原文_題挹源書屋的賞析_古詩文
  • 梅徑

    孔武仲宋代〕一徑皎無塵,濃酥點爛銀。園池晴後雪,風景臘中春。采蜜蜂時背,偷香蝶命屯。都將瀟灑格,分付與詩人。
    題挹源書屋原文_題挹源書屋的賞析_古詩文
  • 臨大學士忠勇公傅恆第賜酹酒

    乾隆清代〕瘴徼方欣輿病回,侵尋辰尾頓增哀。鞠躬盡瘁誠已矣,臨第寫悲有是哉。千載不磨入南恨,半塗乃奪濟川材。平生
  • 平甫與寶覺游金山思大覺並見寄及相見得詩次

    王安石宋代〕寵參時宰道人琳,氣蓋諸公弟季心。勝踐肯論山在險,冥搜欲與海爭深。搖搖北下隨帆影,踽踽東來想足音。握手
    題挹源書屋原文_題挹源書屋的賞析_古詩文
  • 越調·寨兒令

    周文質元代〕桃花開時,到今日楊柳垂絲。假題情絕句,虛寫恨斷腸詞。嗤!都扯做紙條兒。
  • 和魏南伯縣丞寒食西湖韻

    袁說友宋代〕紅塵蓋久厭人,蓋湖山猛從蓋事。巾車出西關,觸目飽幽致。聊從吸鯨飲,發我湧泉思。松鳴當絲竹,山餚勝蓋味
  • 貧居即事

    陸游宋代〕意緒喪家狗,形骸槁木枝。曲肱雖自適,縱理固當飢。買絮初寒後,畦蔬小雨時。窮途何用卜,吾道即蓍龜。
  • 讀明史

    乾隆清代〕幾餘何所樂,書史案頭橫。稽古徵文獻,詮時驗治平。百年民物盛,一代紀綱呈。撫卷增乾惕,還垂殷鑑明。
  • 耕罷偶書

    陸游宋代〕新溉東皋畝一鍾,烏犍麤足事春農。灞橋風雪吟雖苦,杜曲桑麻興本濃。老大斷非金谷友,生存惟冀酒泉封。莫嘲
  • 次韻蘇主管憶莊器之賢良

    項安世宋代〕娟秀從牙茁,聲名奮角羈。人愁萬事早,誰料一官遲。憲也雖非病,桑乎可使飢。有窮難手援,無夢嘆吾衰。
    題挹源書屋原文_題挹源書屋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偈奉餞九江純禪者歸東林受業

    釋心月宋代〕年來佛法帶譊訛,十卜乾千不較多。寄語東林略抬手,看伊眼腦是如何。
  • 三月晦東山

    洪咨夔宋代〕太皞明朝禪祝融,杖藜能送東風。兩岸蘿蔓因依綠,一樹桐華自在紅。聒聒竊脂農即事,喈喈搏黍女趨功。細思舉
  • 偈五十三首·其五十二

    釋克勤宋代〕古佛有通津,當陽亘古今。懸崖能撒手,一語直千金。
  • 偈頌一百零二首

    釋紹曇宋代〕借家傳帝綱絲,下公子仙鰲釣。捩轉衲僧鼻頭,撩撥諸方一笑。鯤化鵬飛總未知,推蓬對月平分破。卻請維那,楊
題挹源書屋原文_題挹源書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