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宛轉清流繞石渠,羽觴小宴款康居。
呼前手賜笑言接,喜可身循禮法初。
荒略從來事抔飲,傾誠那解飾虛譽。
裊蹄錦段頒中禁,滿載歸教艷拂廬。
詩詞問答
問:《流杯亭小宴都爾伯特親王策凌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魚韻 出處:御製詩二集卷四十九
參考注釋
宛轉
(1) 圓場;圓成
店主八折了五兩銀子,沒處取討,索性做個宛轉。——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2) 輾轉
路宛轉石間。——《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宛轉而不臥
(3) 婉轉
清流
(1).清澈的流水。《漢書·補樂志》:“ 鄭 衛 之聲興則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樸家給,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豈不難哉!” 晉 左思 《吳都賦》:“樹以青槐,亘以緑水,玄蔭耽耽,清流亹亹。” 宋 蘇軾 《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書》:“譬如倦行客,中路逢清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四·內江石壁魚》:“後破之,乃有一魚躍出,其中泓然清流也。” 瞿秋白 《餓鄉紀程》三:“ 環溪 的清流禾稼,也曾托我的奇思遐想。”
(2).喻指德行高潔負有名望的士大夫。《三國志·魏志·桓階陳羣等傳評》:“ 陳羣 動仗名義,有清流雅望。” 宋 歐陽修 《朋黨論》:“ 唐 之晚年,漸起朋黨之論,及 昭宗 時,盡殺朝之名士,或投之 黃河 ,曰:‘此輩清流,可投濁流。’而 唐 遂亡矣。” 清 顧炎武 《梓潼篇贈李中孚》:“讀書通大義,立志冠清流。” 李大釗 《混充牌號》:“社會上有一二清流學者,很得大眾的信仰。”
(3).晚 清 統治階級內部的一個政治派別的名稱。他們評議時政,上疏言事,彈劾大臣,指斥宦官,對外反對列強蠶食,對內主張整飭紀綱。 中 法 戰爭前後,清流繁衍為前後兩輩。前清流奉軍機大臣 李鴻藻 為魁首,後清流以戶部尚書 翁同龢 為支柱。 光緒帝 親政後,他們以擁帝相標榜,稱為帝黨,以別於當權的後黨。
(4).比喻政治清明。《後漢書·楊震傳》:“臣伏惟陛下以邊境未寧,躬自菲薄,宮殿垣屋傾倚,枝柱而已,無所興造,欲令遠近鹹知政化之清流, 商邑 之翼翼也。”
石渠
(1).石築的水渠。 漢 劉楨 《公宴》詩:“清川過石渠,流波為魚防。” 唐 孟浩然 《病癒過龍泉寺精舍呈易業二公》詩:“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見“ 石渠閣 ”。
羽觴
古代一種酒器。作鳥雀狀,左右形如兩翼。一說,插鳥羽於觴,促人速飲。《楚辭·招魂》:“瑤漿蜜勺,實羽觴些。” 王逸 註:“羽,翠羽也。觴,觚也。” 洪興祖 補註:“杯上綴羽,以速飲也。一雲作生爵形,實曰觴,虛曰觶。”《漢書·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顧左右兮和顏,酌羽觴兮銷憂。”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羽觴,爵也,作生爵形,有頭尾羽翼。” 唐 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 宋 辛棄疾 《滿江紅·再用前韻題冷泉亭》詞:“便小駐千騎雍容,羽觴飛急。”
小宴
小型而隨便的宴會。 唐 白居易 《江樓偶宴贈同座》詩:“南浦閒行罷,西樓小宴時。” 宋 陸游 《賦山陰風物》:“卻就水亭開小宴,綉簾銀燭看歸舟。”《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父母既不在家,何不要進來,再開他壜好酒,你我三個人作個賞菊小宴呢?”
康居
(1).古西域國名。東界 烏孫 ,西達 奄蔡 ,南接 大月氏 ,東南臨 大宛 ,約在今 巴爾喀什湖 和 鹹海 之間,王都 卑闐城 。北部是遊牧區,南部是農業區。南部城市較多,有五小王分治。 漢元帝 永光 元年(公元前43年), 康居王 迎 匈奴 郅支單于 居 康居 東部合力對抗 烏孫 。 元帝 建昭 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護 甘延壽 、副校尉 陳湯 率軍入 康居 ,擊殺 郅支單于 。 東漢 時, 栗弋 、 嚴 、 奄蔡 均為 康居 屬國。 晉 武帝 泰始 中(公元265-274),遣使獻善馬, 南北朝 時,役屬於 嚈噠 。
(2). 唐 羈縻都督府名。 永徽 時在 康國 置,故地在今 蘇聯 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城 。約公元八世紀中葉後,因 大食 勢力東進而廢棄。
前手
見“ 前首 ”。
笑言
(1).謂又說又笑;邊說邊笑。《易·震》:“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唐 韓愈 《自袁州還京行次安陸先寄隨州周員外》詩:“行行指 漢 東,暫喜笑言同。”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裴珙》:“ 珙 即大呼弟妹之名字,亦無應者,笑言自若。”
(2).笑話。《太平廣記》卷一 * 引 隋 侯白 《啟顏錄》:“ 秦 優旃 善為笑言,然合於道。”
(3).笑容與言語。 宋 曾鞏 《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銘》:“君氣仁色溫,寡笑言。”
可身
合身。 梁斌 《播火記》四:“ 嚴萍 給 金華 穿上一看,可身可體,怪好的。”《花城》1981年第6期:“漂漂亮亮地給大人孩子每人做兩套可身的服裝。”
循禮
遵守禮法。《戰國策·趙策二》:“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也。”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書》:“約之以禮矣,不循禮,則待之以流殺之法。”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稍不循禮,即遭呵禁。”
從來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在一直是那樣
從來如此
抔飲
以手掬水而飲。《禮記·禮運》:“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 孔穎達 疏:“以手掬之而飲,故云抔飲。” 宋 蘇軾 《武昌西山》詩:“浪翁醉處今尚在,石臼抔飲無樽罍。” 金 元好問 《舜泉效遠祖道州府君體》詩:“便為泉上叟,抔飲終殘年。”
虛譽
無實的空名
錦段
見“ 錦緞 ”。
中禁
(1).內心約束。 漢 蔡邕 《議郎胡公夫人哀贊》:“議郎早世,檢誨幼孤,義方以導其性,中禁以閒其情。”
(2).禁中。皇帝所居之處。 唐 宗楚客 《奉和人日應制》:“九重中禁啟,七日早春還。”《宣和遺事》後集:“﹝ 宣和 七年﹞九月,有狐自 艮岳山 直入中禁,據御榻而坐。” 清 趙翼 《錢竹汀輓詩》:“縹緗麗製傳中禁,碑版雄詞到百蠻。”
(3).指皇帝。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婁公神道銘》:“入陪中禁,更領儀同。”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三》:“太尉 韋昭度 ,舊族名人,位非忝竊,而沙門僧 澈 ,潛薦之中禁。”《元史·王壽傳》:“ 阿里 等專政,煽惑中禁,幾搖神器。”
載歸
謂載與俱歸。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沖淡》:“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閲音修篁,美曰載歸。” 郭紹虞 集解:“當此境地,心賞其美,神與之契,不禁發為載與俱歸之願,然而不可得也。其為沖淡又何如也!《臆説》:‘閲音如 曾點 風浴,載歸如 曾點 詠歸。’”
拂廬
上層 吐蕃 人所居的氈帳。 唐 杜甫 《送楊六判官使西蕃》詩:“草肥蕃馬肥,雪重拂廬乾。”《舊唐書·吐蕃傳上》:“其屋都城號為 邏些城 。屋皆平頭,高者至數十尺。貴人處於大氈帳,名為拂廬。”《舊唐書·高宗紀上》:“辛未, 吐蕃 使人獻馬百匹及大拂廬可高五丈,廣袤各二十七步。”《新唐書·吐蕃傳上》:“其贊普居 跋布川 ,或 邏娑川 ,有城郭廬舍不肯處,聯毳帳以居,號大拂廬,容數百人。其衛候嚴,而牙甚隘。部人處小拂廬,多老壽至百餘歲者。” 元 王逢 《後無題》詩之二:“銀河珠斗低沙幕,乳酒黃羊減拂廬。”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流杯亭小宴都爾伯特親王策凌等原文_流杯亭小宴都爾伯特親王策凌等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