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仲端經歷

作者:戴元素 朝代:元代

送張仲端經歷原文

東魯有佳士,佐幕東南州。

襟懷寒露潔,藻翰春雲流。

儒風激頹波,憲紀多良籌。

詳刑周列郡,問俗紓民憂。

伊予幸同年,升沉非匹儔。

君子乃推薦,虛薄誠所羞。

自憐鷁退飛,空仰雕橫秋。

依依敬亭雲,去去汶水舟。

且盡別離酒,跡遠心綢繆。

詩詞問答

問:送張仲端經歷的作者是誰?答:戴元素
問:送張仲端經歷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押尤韻 出處:宛陵群英集卷二

參考注釋

東魯

(1).原指 春秋 魯國 。後以指 魯 地(相當今 山東省 )。《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世有 周子 ,雋俗之士,既文且博,亦玄亦史。然而學遁 東魯 ,習隱 南郭 。” 李善 注引《莊子》:“ 魯 君聞 顏闔 得道人也,使人以幣先焉…… 顏闔 對曰:‘恐聽謬而遺使者罪,不若審之。’使者反審之,復來求之,則不得矣。” 唐 李白 《贈武十七諤》詩:“愛子隔 東魯 ,空悲斷腸猿。”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七:“二公表章經籍,篤古崇儒,至求淑相攸,必屬之 東魯 聖人之裔,誠不愧儒雅風流矣。” 黎元洪 《檄山東文》:“ 東魯 開化最早,文明獨先。”

(2).指 孔子 。 孔子 為 春秋 魯 人,故稱。《陳書·周弘正傳》:“ 東魯 絶編之思, 西伯 幽憂之作。”

佳士

品行或才學優良的人。《三國志·魏志·楊俊傳》:“同郡 審固 、 陳留 衞恂 ,本皆出自兵伍, 俊 資拔奬致,鹹作佳士。” 唐 司空圖 《二十四品·典雅》:“玉壺 * ,賞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宋 蘇軾 《寄周安孺茶》詩:“ 鹿門 有佳士,博覽無不識。” 明 方孝孺 《贈瑄蘊中序》:“其論議理而節,達而不浮,翩翩乎佳士也。”《重論文齋筆錄》卷一引 清 毛奇齡 《題悅我軒》詩:“佳士不恆遇,垂老嘆積薪。”

佐幕

(1).指在將帥幕府中擔任職務。 唐 李頻 《春日鄜州贈裴居言》詩:“雖將身佐幕,出入似閒居。”

(2).泛指作地方官的幕賓。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吳仲纓》:“ 崇禎 間,先高祖筮仕 申陽 ,邀公佐幕。”

東南

介於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明· 高啟《書博雞者事》

襟懷

胸襟;胸懷;心胸

襟懷坦白

寒露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10月8日或9日

藻翰

(1).美麗的羽毛。 晉 潘岳 《射雉賦》:“摛朱冠之赩赫,敷藻翰之陪鰓。”

(2).華麗的文辭;文章。 唐 韋應物 《送劉評事》詩:“聲華滿 京洛 ,藻翰發陽春。” 清 魏源 《<詩比興箋>序》:“自《昭明文選》專取藻翰, 李善 《選注》專詁名象,不問詩人所言何志,而詩教一敝。” 清 譚嗣同 《仁學》三三:“故夫 江 、 淮 、 大河 以北,古所稱……詩書藻翰之津塗也,而今北五省何如哉!”

春雲

春天的雲。喻女子的美發。 元 徐再思 《梧葉兒·春思》曲:“鴉鬢春雲嚲,象梳秋月敧,鸞鏡曉粧遲。”《花月痕》第七回:“春雲低掠兩鴉鬟,小字新鐫在玉山。”

儒風

儒家的傳統、風尚。《南齊書·陸澄傳》:“今若不大弘儒風,則無所立學。”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華實所附,斟酌經辭,蓋歷政講聚,故漸靡儒風者也。” 唐 韓愈 《奉酬天平馬十二僕射見寄之作》:“威令加 徐 土,儒風被 魯 邦。”

頹波

(1).向下流的水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沔水》:“泉涌山頂,望之交橫,似若瀑布,頽波激石,散若雨灑,勢同厭源風雨之池。” 明 徐階 《送司封仲芎楊子赴留都》詩:“頽波無停留,靈耀亦西馳。” 清 王士禛 《分甘餘話》卷下:“余不識 許中丞 ,即此一事,真頽波中砥柱也。”

(2).比喻衰頹的世風或事物衰落的趨勢。 唐 李白 《上留田》詩:“高風緬邈,頽波激清。” 宋 陳亮 《<高士傳>序》:“惟其屹然立於頽波靡俗之中,可以為高矣。” 高旭 《自題<未濟廬詩集>》詩:“豈真詞筆挽頽波?俠骨行看漸折磨。”

憲紀

法紀。《明史·鄒元標傳》:“首陳培聖德、親臣工、肅憲紀、崇儒行、飭撫臣五事。” 清 周亮工 《<理信存稿>序》:“且天下知司李一官,係於國家之憲紀,生民之利害,彰彰如是。”

良籌

良策。 唐 陳子昂 《答洛陽主人》詩:“方謁明天子,清宴奉良籌。” 元 王惲 《滹沱秋漲行》:“河防久廢不復古,惟預揵治為良籌。” 明 張居正 《答蜀中開府譚二華書》:“ 老氏 至訓,淵魚不察。 定遠 良籌,在門下加之意焉。”

詳刑

謂斷獄審慎。 漢 王粲 《從軍》詩之二:“涼風厲秋節,司典告詳刑。” 宋 曾鞏 《杜純大理正制》:“折獄詳刑之事,朕所慎也。” 明 孫柚 《琴心記·臨流守約》:“讀律無如我,詳刑不讓人。”

列郡

(1).諸郡。 漢 鄒陽 《上書吳王》:“何則?列郡不相親,萬室不相救也。”《後漢書·朱浮傳》:“今天下幾里,列郡幾城,奈何以區區 漁陽 而結怨天子?” 清 方東樹 《<劉悌堂詩集>序》:“ 桐城 於地勢尤當其秀,毓山川之靈獨多,人文最盛,故常為列郡冠。”

(2).謂建置郡治。《文選·孫楚<為石仲容與孫皓書>》:“遠跡疆埸,列郡大荒。” 李善 註:“ 班固 《漢書》述曰:‘列郡 祁連 。’”

(3).大郡。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方巨山爭體統》:“總領雖大, 湖 廣 之尊; 南康 雖微, 江 東列郡。”

問俗

訪問風俗。《禮記·曲禮上》:“入竟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鄭玄 註:“俗,謂常所行與所惡也。” 宋 葉適 《除秘閣修撰謝表》:“及此扶行而問俗,幾成屍素以具官。” 清 黃景仁 《荻港舟次》詩:“疇昔五馬來 江 東,停麾問俗何雍雍。”

民憂

民眾的憂戚。《詩·大雅·民勞》:“式遏寇虐,無俾民憂。”

同年

(1)

(2) 相同的年份

同年出生

(3) b 〈方〉∶年紀相同

(4) 科舉考試同榜考中的人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升沉

(1).升謂升進,沉謂黜退。指仕宦之升降進退。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懲戒》:“始, 仁軌 既官達,其弟 仁相 在鄉曲,昇沉不同,遂搆嫌恨,與 軌 別籍。”

(2).指升進與黜退者。 前蜀 杜光庭 《興州王承休特進為母修黃籙齋詞》:“神功救物,無遺動植之中;惠力宣恩,普及昇沉之內。”

(3).泛指世事之盛衰得失。 唐 牛僧孺 《席上贈劉夢得》詩:“休論世上昇沉事,且鬭樽前見在身。” 宋 楊萬里 《又和木犀初發呈張功夫》之一:“掇取仙山入 京 洛 ,不妨冷眼看昇沉。”

(1).升降。舊時謂仕途得失進退。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詩:“升沉應已定,不必問 君平 。” 宋 張世南 《遊宦紀聞》卷三:“何自閒人無籍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警世通言·老門生三世報恩》:“後來許多年少的門生,賢愚不等,升沉不一。” 清 王愈擴 《周亮工先生小傳》:“所至有政聲,不以升沉介意。”

(2).升降。謂際遇的幸與不幸。 唐 元稹 《寄樂天》詩:“榮辱升沉影與身,世情誰是舊 雷 陳 。”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下:“ 鄭碩道 在此,某與之卻是同年,與夢中所聞畧無少異,則出處升沉,動靜語默,悉皆前定也。” 魯迅 《彷徨·孤獨者》:“但是世事升沉無定,失意人也不會長是失意人,所以他也就很少長久的朋友。”

(3).升降。高低上下。 清 曹寅 《發橫林未到錫山六十里示同舍》詩:“冥鴻沙鳥極升沉,畫舫青簾共盍簪。”

(4).升降。價錢的漲落。 茅盾 《子夜》十一:“有人拿著小本子和鉛筆,仰起了臉抄錄‘牌子’上的票價升沉錄。”

(5).升降。謂時代的變遷與推移。 柯靈 《<阿英散文選>序》:“而且時代的升沉,也不是月旦作品價值的唯一標準。”

(6).褒貶。 元 劉祁 《歸潛志》卷十:“凡宴談會集間,諸公皆以分別流品、升沉人物為事。”

指仕宦的升降進退。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一·科道陞州府》:“要依上登極恩詔,一體擢用。此諸官他日敭歷陞沉,俱不可考。”

匹儔

(1).伴侶;配偶。 漢 王褒 《九懷·危俊》:“步余馬兮飛柱,覽可與兮匹儔。” 王逸 註:“歷觀羣英,求妃合也。” 三國 魏 曹植 《贈王粲》詩:“樹木發春華,清池激長流。中有孤鴛鴦,哀鳴求匹儔。” 明 劉基 《隔谷歌》:“相彼鴻與鴈,亦各顧匹儔。”

(2).配得上的;比得上的。 晉 陶潛 《游斜川》詩:“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 逯欽立 註:“無匹儔,沒有配得上的。” 唐 韓愈 《駑驥》詩:“騏驥生絶域,自矜無匹儔。” 清 高其倬 《碧雲寺》詩:“規制駭心目,宏麗無匹儔。”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庚娘》:“至如談笑不驚,手刃仇讐,千古烈丈夫中,豈多匹儔哉!”

(3).同類。 唐 韓愈 《應科目時與人書》:“ 天池 之濱,大 江 之濆,曰有怪物焉,蓋非常鱗凡介之品匯匹儔也。” 清 方文 《送侯赤社北歸》詩:“我欲從此鳥,惜哉非匹儔。”

君子

(1) 對統治者和貴族男子的通稱

彼君子兮。——《詩·魏風·伐檀》

君子不齒。——唐· 韓愈《師說》

君子寡慾。——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後來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論語》

君子有不戰。——《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博學。——《荀子·勸學》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傳》

(3) 對別人的尊稱

君子書敘。——唐· 李朝威《柳毅傳》

君子登山。——明· 顧炎武《復庵記》

同社諸君子。——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君子之後。——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推薦

介紹好的人或事物希望被任用或接受

推薦這種藥

虛薄

(1).空虛淺薄;浮淺。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五》:“ 叔 對曰:‘始得明公辟,且喜且懼。何者?喜於為明公所知,懼於虛薄不能宣益拾遺。’”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重答王太尉書》:“忽荷不世之恩,仍致非常之舉,自惟虛薄,兢懼已深。”《隋書·禮儀志一》:“顧惟虛薄,德化未暢,夙夜憂懼,不敢荒怠。”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四:“詩乃心聲,性情中事也。發乎情,止乎禮義,故謂之性。亦須有才,乃能揮拓;有學,乃不虛薄杜撰。”

(2).虛浮,不篤實。 晉 乾寶 《晉紀總論》:“風俗淫僻,恥尚失所,學者以 莊 老 為宗而黜六經,談者以虛薄為辯而賤名儉。”《易·大畜》“剛健篤實” 唐 孔穎達 疏:“若無篤實,則虛薄也。” 明 方孝孺 《答王仲搢書》之五:“今世有賢者作,當以躬行為先,一反澆陋之習,以表正海內,庶幾有所益,豈宜復增以浮辭而長其虛薄邪?”

(3).形容光色清明。 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博雅》:瑟瑟,碧珠也。《杜陽編》有瑟瑟幕,其色輕明虛薄,無與為比。”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 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 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 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 魯迅 《南腔北調集·學生和玉佛》:“驚擾詎雲妄?奔逃只自憐。”

見“ 自憐 ”。

鷁退

《左傳·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飛,過 宋 都。”後因以“鷁退”表示要求前進而被迫後退的處境。 宋 蘇軾 《喬太博見和複次韻答之》:“未遭甘鷁退,並進恥魚貫。”

橫秋

(1).充塞秋天的空中。 南朝 齊 孔稚珪 《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 唐 李白 《悲清秋賦》:“水流寒以歸海,雲橫秋而蔽天。” 宋 范仲淹 《和運使舍人觀潮》之一:“長風方破浪,一氣自橫秋。”

(2).形容人的氣勢之盛。 宋 蘇軾 《次韻王定國得晉卿酒相留夜飲》:“短衫壓手氣橫秋,更著仙人紫綺裘。” 明 屠隆 《曇花記·嚴公冤對》:“英雄蓋世氣橫秋,一旦淹淹作 楚 囚。”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六篇:“他( 曾補人 )的年紀其實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氣之橫秋也,實足以上鹹五而下尊三,自比 克來曼梭 ,自比吾家 國藩 ,或許還是他的客氣吧?”

(3).形容老氣。 朱自清 《白種人--上帝的驕子!》:“他已失了天真的稚氣,臉上滿布著橫秋的老氣了!”

(4).比喻美女的眼睛。秋,秋水。比喻女子眼神。 明 汪廷訥 《獅吼記·敘別》:“臉似芙蓉腰似柳,眼波湛湛橫秋。” 明 葉小鸞 《艷體連珠·目》:“蓋聞朱顏既醉,最憐炯炯橫秋。”

依依

(1) 形容樹枝柔弱,隨風搖擺

楊柳依依

(2) 戀戀不捨的樣子

依依不捨

二情同依依。——《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尚依依旁汝。——清· 林覺民《與妻書》

(3) 依稀;隱約

依依墟里煙

去去

越去越遠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宋· 柳永《雨霖鈴》詞

離酒

離別時飲的酒。 唐 許渾 《送友人歸荊楚》詩:“調瑟勸離酒,苦諳 荊楚 門。” 唐 方乾 《殘秋送友》詩:“交情如水淡,離酒泛杯寬。”

遠心

深遠的心機。 晉 夏侯湛 《東方朔畫贊》:“遠心曠度,贍智宏材。”《三國志·魏志·傅嘏傳》“ 傅嘏 字 蘭石 ” 南朝 宋 裴松之 註:“ 嘏 友人 荀粲 ,有清識遠心,然猶怪之。” 唐 楊炯 《從弟去溢墓志銘》:“玉振金聲,筆有餘力,遠心天授,高興生知。” 明 許三階 《節俠記·俠晤》:“看他遠心曠度,翩翩豪舉, 劉生 一腔熱血,今番有用處了。”

離散之心。《國語·楚語上》:“若斂民利以成其私慾,使民蒿焉忘其安樂,而有遠心,其為惡也甚矣。” 韋昭 註:“遠心,叛離。”

綢繆

(1) 緊密纏縛

綢繆束薪。——《詩·唐風·綢繆》

(2) * ;情意深厚

發函伸紙,是何文采之巨麗,而慰喻之綢繆乎!——吳質《答東阿王書》

綢繆之旨,有同骨肉。——盧湛《贈劉琨一首並書》

詩詞推薦

送張仲端經歷原文_送張仲端經歷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