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曉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秋曉原文

晨光漾綺闥,露氣含芳叢。

語蛩學塒雞,報曙秋壺中。

枕簟切颯寒,衣袂流金風。

晚卉斗其芬,似惜華冶容。

青松挺百尺,豈伊眾花同。

安知榮與枯,落落拿虬龍。

時詠七月篇,似撫五弦桐。

甄陶總至理,大哉造化功。

詩詞問答

問:秋曉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秋曉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詞韻第一部 出處:御製詩初集卷十

參考注釋

晨光

早晨的陽光

恨晨光之熹微——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露氣

水汽。《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解凍” 唐 孔穎達 疏:“謂之寒露,言露氣寒將欲凝結。” 唐 李百藥 《秋晚登古城》詩:“霞景煥餘照,露氣澄晚清。” 清 納蘭性德 《採桑子》詞:“涼生露氣湘絃潤,暗滴花梢。”

芳叢

叢生的繁花。 唐 劉憲 《奉和春日幸望 * 應制》:“鶯藏嫩葉歌相喚,蝶礙芳叢舞不前。” 宋 晏殊 《鳳銜杯》詞:“憑朱檻,把金卮。對芳叢、惆悵多時。” 清 黃鷟來 《冬日送程與山歸新安》詩:“故園有芳叢,歸思動紫蕨。”

塒雞

見“ 塒鷄 ”。亦作“ 塒雞 ”。家雞。 南朝 梁 劉孝威 《雞鳴篇》:“塒鷄識將曙,長鳴高樹巔。” 清 趙翼 《題吳並山中翰青崖放鹿圖》詩:“君也馴之如擾龍,籬狗塒雞一例畜。”

枕簟

枕席。泛指臥具。《禮記·內則》:“斂枕簟,灑掃室堂及庭,布席,各從其事。” 唐 韓愈 《新亭》詩:“水文浮枕簟,瓦影蔭龜魚。” 宋 黃庭堅 《次韻曾子開舍人游籍田載荷花歸》:“掃堂延枕簟,公子氣翩翩。” 清 方文 《山中休夏》詩:“柴門枕簟恣高眠,雖無飽飯粥亦樂。”

衣袂

(1).衣袖。《周禮·春官·司服》“齊服有玄端素端” 漢 鄭玄 註:“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

(2).借指衣衫。 宋 劉過 《賀新郎》詞:“衣袂京塵曾染處,空有香紅尚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四折:“你是為人須為徹,將衣袂不藉。”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八:“一個穿著水白衣袂的人影,模糊地在東邊的葡萄架底下一閃,便又不見了。”

金風

指秋風

金風浦上吹黃葉,一夜紛紛滿客舟。——戎昱《宿湘江》

金風送爽

冶容

艷麗的容貌

冶容多姿鬢,芳香已盈路。——古樂府《子夜歌》

青松

青翠的松樹

百尺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文選·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 李善 註:“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 宋 蘇軾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2).桅桿。《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掛帆席。” 李善 註:“百尺,帆檣也。”

豈伊

猶豈,難道。伊,語中助詞,無義。《詩·小雅·頍弁》:“豈伊異人,兄弟匪他。”《後漢書·杜喬傳》:“故陳資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無勸。苟遂斯道,豈伊傷政。” 南朝 宋 何承天 《重答顏光祿書》:“豈伊好辯,未獲雲已。” 唐 李白 《贈崔司戶文昆季》詩:“豈伊 箕山 故,特以風期親。”

落落

(1) 形容舉止瀟灑自然;豁達開朗 <落落大方>

(2) 形容跟別人合不來;孤獨 <落落寡合>

(3) 堆積的樣子

落落大滿。——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虬龍

(1).傳說中的一種龍。《楚辭·天問》:“焉有虬龍,負熊以游?” 王逸 註:“有角曰龍,無角曰虬。言寧有無角之龍,負熊獸以遊戲者乎?” 唐 賈島 《望山》詩:“虬龍一掬波,洗盪千萬春。” 明 王寵 《旦發胥口經湖中瞻眺》詩:“揚帆忽夭矯,赤水驂虬龍。”

(2).比喻盤曲的篆字。 傅尃 《周鼎》詩:“腹中奇字隱約見,刻畫屈曲蟠虬龍。”

(3).比喻盤屈的樹枝。 宋 蘇軾 《後赤壁賦》:“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 馮夷 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 清 姚鼐 《紫藤花下醉歌》:“虬龍兩乾拏空立,瓔珞萬條垂地倒。”

七月

《詩·豳風》中的一首。反映 西周 農奴終年辛勞而不得溫飽的苦況。全詩八章八十八句,為《國風》中第一長篇。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無衣無褐,必盈《七月》之嘆。” 宋 梅堯臣 《依韻吳沖卿秋蟲》:“今者《秋蟲》篇,不異《七月》章。” 清 王鳴盛 《蛾術編·詩序》:“蓋,《詩》有詠古而意在傷時者,《七月》、《信南山》、《采菽》之類是也。”

弦桐

漢 桓譚 《新論》:“ 神農 始削桐為琴,練絲為絃。”後因以“絃桐”為琴的別稱。《文選·謝莊<月賦>》:“於是絃桐練響,音容選和。” 李善 註:“絃桐,琴也。”

甄陶

(1).燒制瓦器。 漢 桓寬 《鹽鐵論·力耕》:“使治家養生必於農,則 舜 不甄陶,而 伊尹 不為庖。” 宋 沉遘 《上兩府二書》:“良工甄陶,方圓莫不稱其用。”

(2).化育;培養造就。 漢 揚雄 《法言·先知》:“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文選·何晏<景福殿賦>》:“甄陶國風。” 李周翰 註:“甄陶,謂燒土為器。言欲政化純厚,亦如甄陶乃成。”《舊唐書·孝友傳·裴守真》:“甄陶化育,莫匪神功,豈於樂舞,別申嚴敬。” 明 歸有光 《松江新建行省頌》:“小子不佞,辱荷甄陶。” 清 方苞 《曾孺人楊氏墓表》:“然後知孺人之德,能甄陶子婦而諭其志也。”

(3).喻天地,造化。 宋 梅堯臣 《還吳長文舍人詩卷》詩:“ 有唐 文最盛, 韓 伏 甫 與 白 。 甫 白 無不包,甄陶鹹所索。” 金 蕭貢 《自感》詩:“形骸付與甄陶外,禍福難防倚伏前。”

總至

亦作“緫至”。驟然而至。總,通“ 怱 ”。《禮記·月令》:“﹝季秋之月﹞寒氣緫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俄而雲氣上蒸,膚寸而合;比至日中,大雨總至,溪澗盈溢。”《陳書·高祖紀》:“皇運不造,書契未聞,中國其亡,兵凶總至。” 唐 段成式 《劍俠傳·京西店老人》:“有頃,風雷總至。”

造化

(1) 福分;好運氣

子女都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

與造化抗衡

詩詞推薦

秋曉原文_秋曉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