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南郊禮成述事原文
陽回黍谷值生寅,亞歲天恩惠在人。
五十二番欽陟降,六旬初願矢躬親。
壁呈青篚循周典,律應黃鐘奏夏鈞。
時值官軍平海寇,冀垂鴻佑捷聞頻。
詩詞問答
問:冬至南郊禮成述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冬至南郊禮成述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冬至南郊禮成述事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真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三十四
2. 是日寅正一刻十四分冬至
參考注釋
黍谷
(1).山谷名。在 北京市 密雲縣 西南。又稱 寒谷 、 燕谷山 。《太平御覽》卷八四二引 漢 劉向 《別錄》:“傳言 鄒衍 在 燕 ,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 鄒子 居之,吹律而溫至生黍,到今名 黍谷 焉。”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絲布等啟》:“ 靈臺 久客,從此數炊。 黍谷 長寒,於今更暖。” 清 方文 《寄懷從子密之》詩:“春將回 黍谷 ,人尚隔 桃源 。”
(2).借指陰陽家。因 戰國 齊 著名陰陽家 鄒衍 曾居 黍谷 ,故名。《北史·文苑傳序》:“ 淹中 、 稷下 ,八儒、三 墨 之異; 漆園 、 黍谷 ,名、法、兵、農之別。雖雅誥奧義,或未盡善,考其遺跡,亦賢達之流乎!”
亞歲
冬至。 三國 魏 曹植 《冬至獻襪頌表》:“亞歲迎祥,履長納慶。” 唐 皎然 《冬至日陪裴端公使君清水堂集》詩:“亞歲崇佳宴,華軒照淥波。” 明 田汝成 《西湖遊覽志余·熙朝盛事》:“冬至謂之亞歲,官府民間,各相慶賀,一如元日之儀。 吳中 最盛,故有肥冬瘦年之説。” 清 錢謙益 《冬至日感述示孫愛》詩:“鄉人重亞歲,羔黍薦履長。”
天恩
(1).指帝王的恩惠。《後漢書·班超傳》:“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賞,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絶。”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控代》:“蒙聖主天恩高曠。”《紅樓夢》第五三回:“咱們家雖不等這幾兩銀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
(2).泛指極大的恩德。《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四:“ 李氏 道:‘多謝老爺天恩。’”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漢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註:“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里。”參見“十二分。”
陟降
(1).升降,上下。《詩·大雅·文王》:“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 朱熹 集傳:“蓋以 文王 之神在天,一升一降,無時不在上帝之左右,是以子孫蒙其福澤,而君有天下也。” 馬瑞辰 通釋:“《集傳》之説是也……古者言天及祖宗之默佑,皆曰陟降。《敬之》詩曰:‘無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土,日監在茲。’此言天之陟降也。《閔予小子》詩曰:‘念茲皇祖,陟降庭止。’《訪落》詩曰:‘紹庭上下,陟降厥家。’此言祖宗之陟降也。天陟降, 文王 之神亦隨天神為陟降。故曰‘ 文王 陟降,在帝左右’。”後因以為祖宗神靈暗中保佑之義。 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迎神》:“陟降左右,誠達幽圓。” 宋 陳亮 《重華宮正謝表》:“付託得人,爰上 唐 家之壽;陟降在帝,孰知 文後 之聲!” 清 唐孫華 《石鼓歌》:“ 尼父 尊 周 本素志,陟降或有神靈游。”
(2).猶往來。 唐 柳宗元 《送辛殆庶下第游南鄭序》:“今則囊如懸罄,傭室寓食。方將適千里求仁人,被冒畏景,陟降棧道。”《續資治通鑑·宋仁宗天聖五年》:“大禮史 王曾 言:‘皇帝執玉被袞,酌獻七室,而每室奏樂章,恐陟降為勞,請節宮架之奏。’” 王國維 《觀堂集林·與友人論詩書中成語書》:“古又有陟降一語,古人言陟降猶今人言往來,不必兼陟與降二義。”
(3).謂中晷影的長短變化。《新唐書·歷志三上》:“中晷長短,謂之陟降。景長則夜短,景短則夜長。積其陟降,謂之訊息。”
初願
初志;宿願。 晉 陸雲 《答兄平原》詩:“覊繫殊俗,初願用違。”《宋書·王僧達傳》:“具陳蘄懇,備執初願,乞置 江 湘 遠郡,一二年中,庶反耕之日,糧藥有寄。” 唐 溫庭筠 《謝紇乾相公啟》:“榮非始圖,事過初願。”
躬親
親自動手做
事必躬親
周典
(1). 周 代的典章制度。《國語·周語中》:“ 鄭 未失 周 典,王而蔑之,是不明賢也。”
(2).指《尚書·周書》。 晉 陶潛 《勸農》詩:“遠若《周典》,八政始食。”
黃鐘
亦作“黃鐘”。1.古之打擊樂器,多為廟堂所用。 唐 張說 《大唐祀封禪頌》:“撞黃鐘,歌大呂,開閶闔,與天語。” 明 宋濂 《鳳陽府新鑄大鍾頌》:“ 濂 聞先王之世,金部有七,黃鐘乃樂之所自出,而景鍾又為黃鐘之本。所謂景鍾,大鐘也。” 清 龔自珍 《臣里》:“麟、鳳、狗不並續,不知動類大也;芝朮、灌木不並續,不知植類眾也;珠玉、黃鐘、虎子、威窬不並壽,不知古器之賾。”參見“ 黃鐘毀棄 ”。
(2).樂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其日戊巳,其帝 黃帝 ,其神 后土 ,其蟲倮,其音宮,律中黃鐘之宮。” 孔穎達 疏:“黃鐘宮最長,為聲調之始,十二宮之主。”《呂氏春秋·適音》:“黃鐘之宮,音之本也,清濁之衷也。” 陳奇猷 校釋:“黃鐘即今所謂標準音,故是音之本。但黃鐘是所有樂律之標準……黃鐘既是標準音,則自黃鐘始,愈上音愈高,愈下音愈低,故黃鐘是清濁之衷。” 漢 馬融 《長笛賦》:“十二畢具,黃鐘為主。” 清 袁於令 《西樓記·私契》:“羽越清脆,黃鐘最濁,正宮雄壯,商角冷落,這其間就裡多微妙。”
(3).比喻君王。 唐 韓愈 《芍藥賦》:“丈人庭中開好花,更無凡木爭春華。翠莖紅蕊天力與,此恩不屬黃鐘家。” 錢仲聯 集釋引 方世舉 註:“《月令》:‘仲冬之月,律中黃鐘。’按:黃鐘,宮音,君也。句言不屬,當謂 王司馬 本為朝士,以不得於君,出為司馬。”參見“ 十二律 ”。
(4).以黃鐘調為基音之樂曲。《周禮·春官·大司樂》:“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 宋 蘇軾 《延和殿奏新樂賦》:“聊即便安之所,奏黃鐘而歌大成,行詠文明之章,薦英祖而享神考。”
(5).敬稱他人之詩文。 宋 陸游 《與高安劉丞游大愚觀壁間兩蘇先生詩》詩:“尚想來游時,黃鐘賡大呂。” 劉半農 《<瓦釜集>代自敘》:“集名叫做‘瓦釜’,是因為我覺得 中國 的‘黃鐘’,實在太多了。”
(6).古代為了預測節氣,將葦膜燒成灰,放在律管內,到某一節氣,相應律管內的灰就會自行飛出。黃鐘律和冬至相應,時在十一月。《淮南子·天文訓》:“日行一度,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斗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 高誘 註:“黃鐘,十一月也。鐘者,聚也,陽氣聚於黃泉之下也。” 漢 蔡邕 《獨斷》:“ 周 以十一月為正,八寸為尺,律中黃鐘,言陽氣踵黃泉而出,故以為正也。” 唐 呂岩 《憶江南》詞:“黃鐘應律始歸家,十月定君夸。” 清 吳偉業 《讀端清鄭世子傳》詩:“候氣推黃鐘,攷風定六律。”
(7).指與冬至日相應的律管。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算家又言黃鐘為萬事之根本,此大可笑。黃鐘一律筒而已,何能根本萬事?”
(8). 唐 教坊曲名。 唐 岑參 《秦箏歌送外甥蕭正歸京》:“紅亭水木不知暑,忽彈《黃鐘》和《白紵》。” 陳鐵民 等校註:“《黃鐘》,曲名,即《黃鐘樂》,參見 唐 崔令欽 《教坊記》。”
見“ 黃鐘 ”。
時值
(1).值日。《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榭鎮妖》:“﹝ 吳君 ﹞又飛符一道,逕差時值功曹送至雨師處投下。”
(2).猶時價,一定時間內的價格。 清 王士禛 《居易錄談》卷中:“目前米價既貴,將來夏春之際時值益昂,小民必艱粒食。”
(3).指音符或休止符的長度,亦指一個音發出後所占有的實際時間。 洪深 《戲的念詞與詩的朗誦》三:“重讀的字音,時值自然較長。” 陳原 《社會語言學》4·6:“所謂增加時值就是念得慢一些,念得重一些,念得響一些。”
官軍
舊時國家的正式軍隊
天陰黑,自張柴村以東道路皆官軍所未嘗行。——《資治通鑑·唐紀》
海寇
海盜。《宋史·韓彥直傳》:“海寇出沒大洋刼掠,勢甚張。”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 嘉慶 ﹞十三年靖 閩 粵 海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