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郭功甫偈·其二

作者:釋守端 朝代:宋代

為郭功甫偈·其二原文

上大人,丘乙己。

化三千,可知禮。

詩詞問答

問:為郭功甫偈·其二的作者是誰?答:釋守端
問:為郭功甫偈·其二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注釋

1. 押詞韻第三部

2. 《羅湖野錄》卷四

參考注釋

上大人

舊時學童入學,教師多寫“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等語,供描紅習字之用。取其筆劃簡單,便於學童誦讀習寫。按, 敦煌 寫本已有此語。《續傳燈錄》卷十二及《五燈會元》等書亦有記載,文字稍有變更。蓋自 唐 末起已作為學童習字的啟蒙教材。後因以“上大人”比喻極簡單淺近的文字。 宋 朱熹 《答潘叔昌書》:“天上無不識字底神仙,此論甚中一偏之弊,然亦恐只學得識字,卻不曾學得上天,即不如且學上天耳。上得天了,卻旋學上大人亦不妨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有便有幾十個秀才,但是認得兩個上大人的字腳,就進了學。” 清 錢大昭 《邇言》卷五:“今童子初就傅,往往寫‘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云云,不過取其筆畫少而便習耳。後讀 元 方回 詩云:‘忽到古稀年七十,猶思上大化三千。’乃知由來已久。”

三千

(1).《書·呂刑》:“墨罰之屬千,劓罰之屬千,剕罰之屬五百,宮罰之屬三百,大辟之罰二百。五刑之屬三千。”後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罰。《三國志·魏志·陳群傳》:“夫三千之屬,雖未可悉復,若斯數者,時之所患,宜先施用。”《晉書·謝尚傳》:“夫無後之罪,三千所不過。”《南史·孔琳之傳》:“若三千行於叔世,必有踴貴之尤,此五帝不相循法,肉刑不可悉復者也。”

(2).泛言數目之多。 三國 魏 陳琳 《飲馬長城窟行》:“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唐 李白 《秋浦歌》之十五:“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

(3).指三千大千世界。 南朝 宋 謝靈運 《與諸道人辨宗論》:“三世長於百年,三千廣於 赤縣 ;四部多於戶口,七寶妙於石沙。”

可知

見“ 可知道 ”。

詩詞推薦

為郭功甫偈·其二原文_為郭功甫偈·其二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