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原文
三月十八苦炎蒸,客子解衣如甑中。
忽驚雷電繞庭戶,已見風雲盈大空。
雨聲倒挽銀漢落,水勢直與滄溟同。
前村咫尺斷來往,令人倍憶濟川功。
詩詞問答
問:大雨的作者是誰?答:朱同
問:大雨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大雨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東韻
參考注釋
三月
(1) 格里曆(即陽曆)每年的第三個月
(2) 農曆(陰曆)每年的第三個月,第三個朔望月
(3) 三個月
八苦
佛教宣揚人有八苦,即生、老、病、死、恩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憂悲。見《大般涅槃經·聖行品》、《法苑珠林·怨苦·八苦》。 南朝 梁簡文帝 《菩提樹頌序》:“悲哉六識,沉淪八苦。”
炎蒸
亦作“ 炎烝 ”。1.暑熱熏蒸。 北周 庾信 《奉和夏日應令》:“五月炎烝氣,三時刻漏長。” 唐 杜甫 《熱》詩之三:“歘翕炎蒸景,飄颻征戍人。” 宋 柳永 《玉山枕》詞:“當是時, 河朔 飛觴,避炎蒸,想風流堪繼。” 清 吳偉業 《雁門尚書行》:“六月炎蒸驅萬馬,二 崤 風雨斷千山。”
(2).指炎熱地區。 明 吳承恩 《贈馮南淮比部謫茂名》詩:“昨日尚書郎,今日投炎蒸。”
客子
旅居異鄉的人
不能不動客子之愁。——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解衣
(1).脫衣。《戰國策·齊策六》:“太子乃解衣免服,逃太史之家為溉園。” 唐 杜淹 《<文中子>序》:“ 文中子 於是有四方之志,蓋受《書》於 東海 李育 ……考《易》於族父 仲華 ,不解衣者六歲,其精志如此。”《紅樓夢》第二一回:“ 寳玉 見他不應,便伸手替他解衣,剛解開鈕子,被 襲人 將手推開,又自扣了。”
(2).見“ 解衣推食 ”。
驚雷
(1) 使人震驚的雷聲
春天的第一聲驚雷
(2)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事件
電繞
見“ 電繞樞光 ”。
庭戶
(1).猶門戶。喻指某種造詣、境界。 南朝 梁 陸倕 《將至潯陽郡教》:“ 光武 靈臺 之籍,較涉根基; 張華 聚土之書,略見庭戶。”
(2).官署。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春生秋殺,陽開陰閉,令修於庭戶。數日之閒,而人自得於湖山千里之外。”
(3).泛指庭院。 唐 方乾 《新秋獨夜寄戴叔倫》詩:“遙夜獨不臥,寂寥庭戶中。” 宋 柳永 《二郎神·七夕》詞:“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
(4).猶門庭;門戶。 宋 辛棄疾 《沁園春·迭嶂西馳》詞:“似 謝 家子弟,衣冠磊落; 相如 庭戶,車騎雍容。”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娥》:“﹝ 霍桓 ﹞以神童入泮。而母過於愛惜,禁不令出庭戶。”
見風
謂犯人告便,放風。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三折:“哥哥,你在這裡,我要見風去也。”
被諷刺。風,通“ 諷 ”。 明 張居正 《答奉常陸五台論治體用剛書》:“僕所以懇懇救之者,蓋以仰答聖恩,下明臣節耳,非欲為沽名之事也,而丈乃以 潞公 見風,誤矣。”一本作“ 見諷 ”。
大空
佛教謂大乘徹底之空,既不執有,亦不執空。相對小乘之“偏空”而言。《入愣伽經·集一切佛法品二》:“何者第一義聖智大空?謂自身內證聖智法空,離諸邪見薰習之過。” 唐 李邕 《海州大雲寺禪院碑》:“分之則別位二事,合之則同列大空。”
見“ 太空 ”。
銀漢
見“銀河”
銀漢橫空
水勢
水的流勢
水勢不大
滄溟
(1).大海。《漢武帝內傳》:“諸仙玉女,聚居滄溟。” 唐 元稹 《俠客行》:“此客此心師海鯨,海鯨露背橫滄溟。” 清 譚嗣同 《報貝元徵》:“一泛滄溟,即暈眩嘔噦,不能行立。” 趙朴初 《憶江南》詞之八:“ 青 藏 雪,到此出滄溟。”
(2).蒼天,高遠幽深的天空。 元 鄭光祖 《周公攝政》第一折:“天地為盟,上有滄溟。” 明 無名氏 《鳴鳳記·二相爭朝》:“邊城塵土暗滄溟,勒石 燕然 未有人。” 清 陳夢雷 《登屴崱峰》詩之二:“泉歸洞壑聲聞靜,天入滄溟法界空。”
咫尺
(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違顏咫尺。——《左傳·僖公九年》
咫尺之遙
(2) 比喻微小
無咫尺之功
來往
(1) 來和去
街上來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車輛來往
(3) 聯繫、交往或接觸——用於人
他僅與那些百萬富翁們來往
(4) 左右;上下
總不過二尺來往水
令人
使人
令人髮指
令人興奮
濟川
猶渡河。語出《書·說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納誨,以輔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後多以“濟川”比喻輔佐帝王。 唐 獨孤及 《庚子歲避地至玉山酬韓司馬所贈》詩:“已無濟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張居正 《再謝御書疏》:“期少效濟川調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顧炎武 《贈黃職方師正》詩:“ 黃君 濟川才,大器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