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

作者:李彌遜 朝代:宋代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

煙昏海樹春,草木有秋色。
登臨翻百憂,念子將遠適。
子如揪柏桑,那有十圍杙。
長年百僚底,許國心自赤。
光明一朝去,櫪驥得暫釋。
胡塵暗江水,此事未聞昔。
諮詢勤袞衣,謀議困肉食。
將軍縱失伍,戰士輕笑百,腥風郁義氣,備污土花碧。
機牙不先壞,百發恐未息。
近聞管夷吾,禦敵富長策。
能持一鉤金,力轉萬鈞石。
子行勿俟駕,當寧方側席。
時危急良籌,如救火下積。
致身儻有地,膚發詎足惜。
王網有關紐,著處在一拍。
言大終少成。
圖多易生惑。
向來宣對間,未必有可績。
徐行要好步,遇險各努力。
明年取金印,快我歌壤擊。

詩詞問答

問: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作者是誰?答:李彌遜
問: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詩詞推薦

  • 頌古二十四首

    釋宗演宋代〕今朝四月一,春去無蹤跡。衲僧拄杖子,依舊光黑漆。看看,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_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賞析_古詩文
  • 聲聲慢(達琴友季靜軒還杭)

    張炎宋代〕荷衣消翠,蕙帶餘香,燈前共語生平。苦竹黃蘆,都是夢裡游情。西湖幾番夜雨,怕如今、冷卻鷗盟。倩寄遠,見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_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賞析_古詩文
  • 水亭

    鄒登龍宋代〕闌檻玲瓏直又橫,半臨池水著新亭。擬招鷺宿栽添葦,怕礙魚行掠去萍。五月藕花千樣錦,四時山色一般青。有閒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_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賞析_古詩文
  • 觀迎神小兒社

    楊萬里宋代〕花帽銖來重,綃裳水樣秋。強行終較嬾,妍唱卻成羞。鸚鵡棲蔥指,芙蕖載錦舟。休看小兒社,只益老人愁。
  • 寄江上人

    賈島唐代〕紫閣舊房在,新家中嶽東。煙波千里隔,訊息一朝通。寒日汀洲路,秋晴島嶼風。分明杜陵葉,別後兩經紅。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_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賞析_古詩文
  • 榴花

    歐陽修宋代〕絮亂絲繁不自持,蜂黃蝶紫燕參差。榴花最恨來時晚,惆悵春期獨後期。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_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賞析_古詩文
  • 東歸發犍為,至泥谿舟中作

    岑參唐代〕前日解侯印,泛舟歸山東。平旦發犍為,逍遙信迴風。七月江水大,滄波漲秋空。復有峨眉僧,誦經在舟中。夜泊
  • 登列岫

    吳芾宋代〕此邦已是富煙光,那更斯亭冠此邦。正向座中窺列岫,恰從檐下瞰長江。閒穿松徑雲生屧,宴坐 * 月滿窗。想得
  • 臥病

    韓元吉宋代〕有身自覺皆為患,了事從來卻號痴。貧里定知強健樂,未妨斗酒百篇詩。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_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賞析_古詩文
  • 立秋後陰雨逾是新拜禮寺司直這除萬大卿廳一

    程公許宋代〕伏熱翻成十日陰,鬱蒸還復以梅霖。常疑兵結蚩尤祲,猶喜刑清貫索沈。借得一窗堆簡冊,浪憑三尺替山林。方池
  • 勸德上人莫作言語

    釋慧空宋代〕凡物得其時則鳴,鳴之大者唯雷霆。使雷常鳴不以節,人忘修省孰震驚。往時耆年深此旨,十度發言九度已。更有
  • 傷和靖林先生君復二首

    宋祁宋代〕清瀨嚴生國,良田仲子居。姬姜生不娶,封禪死無書。灶冷丹何去,廚封畫已虛。詔函加美謚,不及裹輪車。
  • 趙克勤曾橐卿景壽同登黃南恩南樓

    戴復古宋代〕鄂州南樓不可到,到此南樓眼亦青。乾坤日月與高致,城郭江山無遁形。把酒縱談心耿耿,倚欄遐眺鬢星星。世間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_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賞析_古詩文
  • 逍遙詠

    宋太宗宋代〕時人不識理深玄,細意精修被業牽。幻化杳冥隨物性,虛無豈是亂相遷。龍飛入位真堪仰,虎伏休閒有自然。洞裡
  • 重門曲

    周濆唐代〕憔悴容華怯對春,寂寥宮殿鎖閒門。此身卻羨宮中樹,不失芳時雨露恩。
  • 題方丈

    翁合宋代〕武夷奇絕處,水碧更山丹。觀闢南唐址,祠仍西漢壇。山禽酣午夢,野菜健晨餐。道士江沖一,新詩有集刊。
  • 季夏即事

    晁補之宋代〕紅葵有雨長穗,青棗無風壓枝。濕礎人沾汗際,蒸林蟬烈號時。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_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賞析_古詩文
  • 霜天曉角

    曹冠宋代〕一片,最後者飲浦漵凝煙。誰家女採蓮。手捻荷花微笑,傳雅令、侑清歡。擘葉勸金船。香風襲綺筵。最後殷勤一
  • 劉伯山書來雲有施主為造一亭劉子澄名曰竹溪

    趙蕃宋代〕今人那有郗嘉賓,為子經營茅棟新。可待弦歌資乃具,詎須出郭始離塵。舊詩頗願窮岡割,後約要容王翰鄰。更喚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_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賞析_古詩文
  • 九月初作

    陸游宋代〕莫笑衡茆陋,幽情得細論。客疏慚歠醢,僧熟認敲門。杳杳煙中剎,昏昏雨外村。登高負今歲,老病易消魂。
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原文_送王三十六機宜召赴行在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