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圖

作者:葉蘭 朝代:元代

群仙圖原文

蓬萊高高有神仙,雲崖石磴難躋攀。

仙蹤縹緲不可覓,喜茲一見畫圖間。

霞衣燦爛二三老,皓首龐眉顏色好。

水邊引鶴看碧桃,洞口呼童掃瑤草。

爾翁心醉亦忘然,醉來棋著樂壺天。

何能載拜授玄訣,共養林泉草木年。

詩詞問答

問:群仙圖的作者是誰?答:葉蘭
問:群仙圖寫於哪個朝代?答:元代

注釋

1. 出處:鄱陽五家集卷十

參考注釋

蓬萊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李商隱《無題》

有神

(1).神靈。有,助詞。《書·武成》:“惟爾有神,尚克相予。” 孔 傳:“神庶幾助我。”《大戴禮記·少間》:“故天子昭有神於天地之間,以示威於天下也。”

(2).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動,有神韻。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李玲修 《籠鷹志》:“他畫著,漸漸藝術感覺喚醒了,手平穩了,下筆有神了。”

(3).有精神。 王西彥 《人的世界·第三家鄰居》:“這雙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們也能發光。”

雲崖

雲際;雲端

石磴

石級;石台階。 南朝 梁 蕭統 《開善寺法會》詩:“牽蘿下石磴,攀桂陟松梁。”《初刻拍案驚奇》卷四:“約有十數里,方得石磴,磴有百來級,級盡方是平地。” 清 錢謙益 《香山寺》詩:“雲從石磴中間出,月向香臺下界生。”《收穫》1984年第3期:“有的地方石磴足有二尺高,可磴面兒只有二寸來寬,大腿高高地提上去,腳板貼緊石磴橫過來,咬著牙關彆足氣,才能升上一磴。”

躋攀

亦作“ 躋扳 ”。猶攀登。 唐 杜甫 《白水縣崔少府十九翁高齋三十韻》:“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劉克莊 《沁園春·送孫季藩吊方漕西歸》詞:“儘緣雲鳥道,躋攀絶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長白山》:“雲霧開散, 長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勝駭異。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獨癸巳諸君,躋扳尺寸,竭蹶終身。”

仙蹤

(1).仙人的蹤跡。 後蜀 顧夐 《甘州子》詞:“曾如 劉 阮 訪仙蹤,深洞客,此時逢。” 明 屠隆 《綵毫記·祖餞都門》:“名山不遠,訪仙踨煙霞宿緣。” 清 胡會恩 《珠江雜詠》詩:“ 穗石 仙蹤古, 花田 粉澤妍。”

(2).古人比升遷入朝為登仙,因借稱 * 赴京者的行蹤。 唐 劉禹錫 《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於都亭有懷續來諸君子》詩:“雷雨江山起臥龍, 武陵 樵客躡仙蹤。十年 楚 水楓林下,今夜初聞 長樂 鐘。”

縹緲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畫圖

圖畫(多用於比喻)

這些詩篇構成了一幅農村生活的多彩的畫圖

霞衣

(1).以雲霞為衣。 南朝 梁 沉約 《和劉中書仙詩》之二:“殊庭不可及,風熛多異色;霞衣不待縫,雲錦不須織。”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應劉秘書》詩:“霞衣已具帶,仙冠不持簪。”後用以指仙道所穿的衣服。 唐 張籍 《送宮人入道》詩:“名初出宮籍,身未稱霞衣。” 明 屠隆 《綵毫記·祖餞都門》:“念卑人已服霞衣,我荊妻亦頂星冠。” 清 葉申薌 《本事詞》:“門啟,有人引入堂宇,見二仙子,璚冠霞衣。”

(2).喻輕柔艷麗的衣服。 唐 李嶠 《舞》詩:“霞衣席上轉,花袖雪前明。” 宋 柳永 《荔枝香》詞:“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遊倦。”《詩刊》1977年第10期:“你是 北京 飛來的孔雀,開屏起舞在歡騰的草原。綠色的風,拂你霞衣,吉祥的云為你撐傘。”

(3).指雲霧、煙霞。雲能遮,霧能障,故稱。 唐中宗 《石淙》詩:“霞衣霞錦千般狀,雲峯雲岫百重生。” 唐 孟郊 《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渡後奉寄》詩:“曉渡明鏡中,霞衣相飄颻。” 前蜀 牛希濟 《臨江仙》詞之二:“石壁霞衣猶半掛,松風長似鳴琴。”

(4).指輕柔美麗的外表。 南唐 陳陶 《竹》詩之五:“迸玉閒抽上釣磯,翠苗番次脫霞衣。”此指筍籜。 金 元好問 《梨花海棠》詩之二:“窈窕春風前,霞衣欲輕舉。”此指花瓣。

燦爛

光彩鮮明奪目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色彩燦爛

光輝燦爛

三老

(1).古代掌教化之官。鄉、縣、郡均曾先後設定。《禮記·禮運》:“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史記·陳涉世家》:“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鋭,伐無道,誅暴 秦 ,復立 楚 國之社稷,功宜為王。’”《漢書·高帝紀》上:“舉民年五十以上,有脩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後漢書·循吏傳·王景》:“父 閎 為郡三老。”

(2).指國三老,多以致仕三公任之。《逸周書·大匡》:“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執事之人,朝於大庭。” 朱右曾 校釋:“三老,國老也。謂致仕者。”《周書·儒林傳序》:“下詔尊太傅 燕公 為三老。”參見“ 三老五更 ”。

(3). 東漢 赤眉農民起義軍最高首領的稱號。《後漢書·劉盆子傳》:“ 琅玡 人 樊崇 起兵於 莒 ,眾百餘人轉入 太山 ,自號三老。”《資治通鑑·漢光武建武元年》:“諸三老、從事皆大會。” 胡三省 註:“赤眉諸帥最尊者號三老,次從事。”

(4).指上壽、中壽、下壽。《左傳·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凍餒。” 杜預 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5).道教指上元老君、中玄老君、下黃老君。《黃庭內景經·脾部》:“注念三老子輕翔。” 梁丘子 註:“三老謂元老、玄老、黃老之君也。”

(6).柁工。 唐 杜甫 《撥悶》詩:“長年三老遙憐汝,捩舵開頭捷有神。” 仇兆鰲 註:“ 蔡 註:‘峽中以篙師為長年,舵工為三老。’ 邵 註:‘三老,捩船者,長年,開頭者。’” 宋 陸游 《入蜀記》五:“問何謂長年三老,雲梢工是也。” 清 沉受宏 《九龍灘》詩:“長索條分眾攬舟,獨把操篙付三老。”

(7).稱三個德高望重的老前輩。所指不一。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名臣下·三老》謂 文彥博 、 張方平 、 范鎮 為國之三老, 傅堯俞 、 范純仁 、 劉摯 為 和州 三老。《元史·張德輝傳》:“﹝ 張德輝 ﹞與 元裕 、 李冶 游 封龍山 ,時人號為‘龍山三老’雲。”《明史·文苑傳四·唐時升》:“﹝ 唐時升 ﹞與里人 婁堅 、 程嘉燧 並稱曰‘練川三老’。”

(8).泛指有聲望的老人。 清 趙翼 《謁補山制府奉呈》詩:“望高已共尊三老,才大疑兼用五官。” 清 金和 《圍城紀事六吟·警奸》:“往往當路橫要遮,道旁三老私嘆嗟。”

皓首

白頭,指老年

垂髮服戎,功成皓首。——《後書書·呂強傳》

龐眉

眉毛黑白雜色。形容老貌。龐,用同“ 庬 ”。 唐 錢起 《贈柏岩老人》詩:“龐眉忽相見,避世一何久。”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見一箇龐眉老叟行在前面。” 清 唐孫華 《閒居寫懷》詩之六:“龐眉既潛顏,皓首仍悲 馮 。”

顏色

(1) 色彩。光的各種現象(例如紅色、棕色、桃紅色、灰色、綠色、藍色和白色等),或使人們得以區分在大小、形狀或結構等方面完全相同的物體的視覺或知覺現象

(2) 指顯示給人看的利害的臉色

顏色不少變。——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3) 指顏料或染料

(4) 為顏料所染成的色彩或色澤

他的衣服上滿都是那種顏色的染料

(5) 女子的姿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 白居易《長恨歌》

邊引

舊時官府發給鹽商、茶商等在邊地經商的憑證。 明 盧象昇 《密陳邊計疏》:“除內庭區畫措辦外,所不足者,莫若起廢弁,召商賈,開事例,中邊引,通馬市以充之。”《明史·食貨志四》:“於是姦人專以收買邊引為事,名曰囤戶,告掣 河 鹽,坐規厚利。”《清史稿·食貨志五》:“ 四川 有腹引、邊引、土引之分。腹引行內地,邊引行邊地,土引行土司。”

碧桃

一種供觀賞的桃樹,花重瓣,有白、粉紅、深紅等顏色

瑤草

(1).傳說中的香草。 漢 東方朔 《與友人書》:“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 唐 李賀 《天上謠》:“ 王子 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 魯迅 《墳·雜憶》:“我當時的意思……並不是從什麼‘藝術之宮’里伸出手來,拔了海外的奇花瑤草,來移植在 華 國的藝苑。”

(2).泛指珍美的草。《文選·江淹<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瑤草正翕赩,玉樹信蔥青。” 呂向 註:“瑤草、玉樹,皆美言之。” 金 元好問 《春風來》詩:“春風來時瑤草芳,緑池珠樹宿鴛鴦。” 明 袁中道 《武當》詩之二:“ 秦 敦 漢 鼎存膚骨,瑤草瓊枝作鬘鬟。”

(3).被雪覆蓋的草。 宋 蘇軾 《蔡州道遇雪》詩:“三徑瑤草合,一缾井花溫。”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諸子游平山堂大雪驟至》詩:“喜勝褰瑤草,狂思倒葛巾。”

心醉

心裡陶醉

壺天

(1).傳說 東漢 費長房 為市掾時,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市罷,跳入壺中。 長房 於樓上見之,知為非常人。次日復詣翁,翁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事見《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後即以“壺天”謂仙境;勝境。 唐 張喬 《題古觀》詩:“洞水流花早,壺天閉雪春。” 宋 王安石 《上元戲呈貢父》詩:“別開閶闔壺天外,特起 蓬萊 陸海中。” 元 無名氏 《抱妝盒》第一折:“尚兀自嫌他拘倦,向御園中別是一壺天。” 清 鈕琇 《觚賸·杜曲精舍》:“﹝ 李雪木 ﹞自到 杜曲 ,神隱壺天者,數晨夕矣。”亦作“ 壺中天 ”。 唐 李白 《贈饒陽張司戶燧》詩:“蹉跎人間世,寥落壺中天。” 唐 白居易 《酬吳七見寄》詩:“誰知市南地,轉作壺中天。” 宋 陸游 《壺天閣》詩:“乃知壺中天,端勝縮地脈。”

(2).傳說仙人 施存 有一壺,中有天地日月,自號“壺天”,人稱“壺公”。參見“ 壺公 ”。

共養

即供養。亦指供養的物品。共,通“ 供 ”。《管子·形勢解》:“盡力共養,子婦之則也。”《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死,不治。適其共養,此不當醫治。”《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少府, 秦 官,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

林泉

(1).山林與泉石。《梁書·處士傳·庾詵》:“經史百家無不該綜,緯候書射,棊筭機巧,並一時之絶。而性記夷簡,特愛林泉。”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此箇閤兒雖小,其間趣不讓林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許渾》:“ 渾 樂林泉,亦慷慨悲歌之士,登高懷古,已見壯心。”

(2).指隱居之地。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張司馬啟》:“雖則放曠林泉,頗得閒居之趣。”《舊唐書·隱逸傳·崔覲》:“為儒不樂仕進,以耕稼為業……夫婦林泉相對,以嘯詠自娛。”《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我自今以後,縱然終老林泉,便算榮逾台閣。”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易·坤》:“天地變化,草木蕃。”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 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韓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 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乾坤之施。”

詩詞推薦

群仙圖原文_群仙圖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