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闕吟十六景三年,那可無言便恝然。
數典徐倪已紛矣,笑予於此未忘筌。
詩詞問答
問:《再題文園獅子林十六景·其一·獅子林》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四十九
2. 獅林舊傳為雲林別業甲辰南巡得徐賁為僧如海作獅林景十二幀後有陸深跋始知為僧維則庵如海其三輩弟子後人以瓚嘗游詠其地遂以為瓚居而實非也詳見乙巳題獅子林詩注予於御園及此間皆肖其景並仿雲林為圖各貯之向謂是三是一可不存分別見然數典徐倪詳為辨析尚未得漆園忘筌之旨耳
參考注釋
恝然
漠不關心貌,冷淡貌。 宋 辛棄疾 《醉翁操》詞序:“又念 先之 與余游八年,日從事詩酒間,意相得歡甚,於其別也,何獨能恝然。” 明 朱鼎 《玉鏡台記·新亭流涕》:“二帝在北,不宜恝然,須當時復遣問起居,以盡臣子之義。” 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而社會之耳目,乃獨震驚有此點,日頌當前之結果,於學者獨恝然而置之。”
數典
歷舉典故。《鏡花緣》第八十回:“近日還有一種數典的,終日拿著類書查出許多。” 章炳麟 《辨詩》:“詩又與議奏異狀,無取數典, 鍾嶸 所以起例,雖 杜甫 媿之矣。”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五篇:“惟於小説又復論學説藝,數典談經,連篇累牘而不能自已,則博識多通又害之。”
於此
(1).在此。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順天道以殺伐,時休息於此。”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依世尚同,詭時則異。有一於此,兩非默置。”
(2).如此。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思計此變,無傷於孤。何必自遂於此,不復還之。”
(3).至此;至今。 宋 蘇軾 《潮州修韓文公廟碑》:“獨 韓文公 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
忘筌
(1).忘記了捕魚的筌。比喻目的達到後就忘記了原來的憑藉。語出《莊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荃,通“ 筌 ”。 晉 何劭 《贈張華》詩:“奚用遺形骸,忘筌在得魚。” 唐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 常獨泣,多士已忘筌。”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 劉 始大悟,不覺洒然曰:‘君去固自得矣,將無使吾為忘筌忘蹄之人哉!’”
(2).引申喻不值得重視的事或物。 唐 劉禹錫 《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詩:“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元 王禎 《農書》卷二二:“資爾屈伸功用畢,莫將良器等忘筌。”
標籤:獅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