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漕運惟資河水送,旱乾水淺奈其何。
微湖已恐泉源弱,一雨那如天澤多。
三進船行喜陸續,千斯倉到不蹉跎。
民田官庾權輕重,下計奚須濟衛河。
詩詞問答
問:《河東河道總督姚立德奏報漕河得雨情形詩以志慰》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歌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二十三
2. 姚立德奏前因天氣久晴河水稍減引全放微山湖口新舊兩閘桃挖出水渠並知會江南河臣截水濟運兼酌用水車屏引湖水灌注以期無誤漕務茲五月廿二日濟寧一帶得雨六寸餘汶河亦已長水七寸僥湖亦長水寸餘乘此水勢加增正宜如期催攢覽奏為之攸慰
參考注釋
漕運
舊指由水路往京城運糧或運送軍糧
河水
河裡的水,含有碳酸鹽、硫酸鹽及鈣等溶解物與海水主要含有氯化物和鈉有區別
泉源
(1) 泉水的源頭
(2) 河流上游處的水源
(3) 比喻力量、知識、感情等的來源或產生原因
我們的學院是…人文學和科學的取之不盡的泉源
一雨
(1).一場雨。 漢 桓寬 《鹽鐵論·水旱》:“當此之時,雨不破塊,風不鳴條,旬而一雨,雨必以夜。”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廟》詩:“如彼旱天雲,一雨百穀滋。” 宋 蘇軾 《喜雨亭記》:“一雨三日,繄誰之力!” 許傑 《枉生女士》:“所謂‘終年皆是夏,一雨便成秋’者,便是指這種時候而言的。”
(2).佛經常以“一雨”喻教法;佛說一味之法,眾生隨機緣而有差別,如草木之於雨。《金剛三昧經·序品》:“猶如一雨潤,眾草皆悉榮,隨其性各異。” 唐 皎然 《聽素法師講法華經》詩:“應機如一雨,誰不滌心塵。”
天澤
(1).喻上下、尊卑。語出《易·履》:“上天下澤”。 清 王韜 《中國自有常尊》:“然則 金 雖譎詐,其亦明於天澤之分者哉!” 嚴復 《論世變之亟》:“明天澤之義,則冠履之分嚴。”
(2).上天的恩澤。 唐 薛據 《懷哉行》:“我聞雷雨施,天澤罔不該。” 明 張居正 《賀瑞雪表》六:“天澤覃敷,大地晃瓊瑤之積;皇誠感格,元冬啟稼穡之徵。” 葉聖陶 《苦菜》:“短而肥的菊科的野草,是獨蒙天澤適存在那裡的。”
(3).謂天子的恩澤。 唐 王昌齡 《夏月花萼樓酺宴應制》詩:“賜慶垂天澤,流歡舊 渚宮 。”
進船
行船。 唐 李叔卿 《江南曲》:“風似箭,月如弦,少年 吳 兒曉進船。”《楚辭·王褒<九懷·尊嘉>》“榜舫兮下流,東注兮礚礚” 宋 洪興祖 補註:“榜,音謗,進船也。” 明 文徵明 《同蔡九逵郭漢才宿滸墅舟中》詩:“世事真難料,溪風夜進船。”
陸續
表示有先有後,時斷時續
散會後,大家陸續回去了
方陸續退出。——《廣東軍務記》
蹉跎
(1) 時間白白地去;虛度光陰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晉書·周處傳》
白日忽蹉跎,驅馬復來歸。——三國 魏· 阮籍《詠懷詩》
日月蹉跎
(2) 失足
民田
舊時民家私有的田地。與官田對稱。《史記·滑稽列傳》:“發民鑿十二渠,引 河 水灌民田。”《清史稿·高宗紀一》:“﹝上﹞命停 顧琮 議限民田。”
官庾
官府的穀倉。 宋 陸游 《新涼書懷》詩:“先輸官庾無逋賦,共賽神祠有社錢。”
輕重
(1) 重量的大小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孟子·梁惠王上》
這兩隻箱子輕重不一樣
(2) 情況嚴重程度的深淺,事情的主次
工作要分輕重緩急,不能一把抓
(3) 恰當或合適的性質或狀態;適當限度或分寸
小孩子說話不知輕重
(4) 意義的大小
輕重固何如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下計
猶下策。《史記·黥布列傳》:“ 布 反不足怪也。使 布 出於上計, 山東 非 漢 之有也;出於中計,勝敗之數未可知也;出於下計,陛下安枕而臥矣。”《晉書·王敦傳》:“公之下計,乃上策也。” 吳晗 《朱元璋傳》第三章一:“ 友諒 出此下計,不亡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