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齋原文
海濱信宿夜齋清,小雨剛過星宇明。
卻憶陳園前歲景,濤聲雷鼓殷三更。
詩詞問答
問:夜齋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夜齋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夜齋是什麼體裁?答:七絕
注釋
1. 七言絕句 押庚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六十四
參考注釋
海濱
(1) 與海鄰接的陸地
海濱療養院
(2) 漸漸斜下的洋岸、海岸,覆蓋著沙子、礫石或稍大的岩石碎片的河岸(通常原先位於水面之上,且不長草木),亦指沿岸沉積的沙子、礫石或岩片的海岸地帶
信宿
連住兩夜,也表示兩夜
公歸不復,子女信宿。——《詩·豳風·九罭》
流連信宿,不覺忘返。——《水經注·江水》
小雨
指雨量不大的雨(24小時內雨量達10毫米或一小時內雨量在2.5毫米以下的雨)
星宇
猶星空。 宋 梅堯臣 《送淮南轉運李學士君錫》詩:“雲漢幾萬里,星宇爭耀芒。”
歲景
年景,四時之景。 宋 梅堯臣 《讀吳正仲<重台梅花>詩》:“常惜歲景盡,每先春風開。” 明 高啟 《晚坐南齋寫懷》詩之二:“歲景看垂暮,羈蹤嘆屢遷。”
濤聲
(1) 浪濤拍岸的聲響
(2) 聽起來像拍岸浪聲的某物,或被認為像拍岸浪聲的某物
雷鼓
亦作“ 雷皷 ”。亦作“靁鼓”。1.八面鼓。古代祭祀天神時所用。《周禮·地官·鼓人》:“以雷鼓鼓神祀。” 鄭玄 註:“雷鼓,八面鼓也。神祀,祀天神也。”《周禮·春官·大司樂》:“靁鼓靁鞀,孤竹之管, 雲和 之琴瑟,《雲門》之舞,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文選·張衡<東京賦>》:“雷鼓鼝鼝,六變既畢。” 薛綜 註:“雷鼓,八面鼓。” 唐 楊炯 《盂蘭盆賦》:“雷皷八面,龍旂九斿。”
(2).小鼓。猶今之撥浪鼓。《元史·禮樂志二》:“雷鼓二,制如鼓而小,鞔以馬革,持其柄播之,旁耳自擊,郊祀用之。”
(3).大鼓,以聲大如雷,故稱。《荀子·解蔽》:“心不使焉,則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 楊倞 註:“雷鼓,大鼓,聲如雷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
(4).指大鼓發出的如雷鼓聲。 唐 盧綸 《和張僕射塞下曲》之四:“野幕敞瓊筵,羌戎賀勞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5).掛在 會稽 城門上的鼓。 清 錢謙益 《奉贈會稽倪太公十四韻》:“揮灑剡藤成五色,鏗鍧雷鼓有餘音。”參見“ 雷門 ”。
(6).指雷,雷聲。《管子·內業》:“不言之聲,疾於雷鼓;心氣之形,明於日月。”《文選·枚乘<七發>》:“混混庉庉,聲如雷鼓。” 李善 註:“混混庉庉,波浪之聲也。《越絶書》:‘ 越王 勾踐 曰:浩浩之水,聲音若雷霆。’” 元 馬致遠 《薦福碑》第三折:“振乾坤,雷鼓鳴;走金蛇,電影開。” 明 夏完淳 《觀濤》:“海女霓旌乍有無,雷鼓填填 屏翳 怒。”按, 屏翳 ,雷神名。
亦作“ 雷皷 ”。亦作“靁鼓”。擂鼓,打鼓。雷,通“ 擂 ”。 三國 魏 曹操 《船戰令》:“雷鼓一通,吏士皆嚴。再通,什伍皆就船。”
三更
第三更,約在半夜十二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