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檀玉如意原文
古玉非環亦非佩,其名不識用難知。
曲瓊可作如意首,本色仍存洗垢脂。
借擊珊瑚原俗事,便揮甲冑更痴為。
紫檀相柄雖稱雅,卻恐紹公未肯斯。
詩詞問答
問:詠檀玉如意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檀玉如意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檀玉如意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九
參考注釋
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周禮·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 鄭玄 註:“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
曲瓊
玉鉤。瓊,美玉。《楚辭·招魂》:“砥室翠翹,掛曲瓊些。” 王逸 註:“曲瓊,玉鉤也。” 唐 溫庭筠 《詠寒宵》:“曲瓊垂翡翠,斜月到罘罳。”《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五回:“曲瓊猶記 楚 人詞,落日偏宜 子美 詩。”
可作
再生;復生。《國語·晉語八》:“ 趙文子 與 叔向 游於 九原 ,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 韋昭 註:“作,起也。” 南朝 宋 謝瞻 《張子房詩》:“逝者如可作,揆子慕周行。”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上·結構》:“噫! 元 人可作,當必貰予。”
如意
(1) 符合心意
萬事如意
稱心如意
(2) 一種象徵祥瑞的器物,用金、玉、竹、骨等製作,頭靈芝形或雲形,柄微曲,供指劃用或玩賞
我這裡已經辦的差不多了,只差一個如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本色
(1) 物品沒有經過染色的原來的顏色。古以青、黃、赤、白、黑等五色為正色,也稱本色
(2) běnsè
(4) 本來面貌
書生本色
珊瑚
許多珊瑚蟲的骨骼聚集物,樹狀,供玩賞
珊瑚,色赤,生於海,或生於山。——《說文》。按,似樹,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錯,無葉,有青色者,曰琅玕。
珊瑚在網:比喻有才學的人都被收羅來了
俗事
世俗的事務
俗事纏身
甲冑
盔甲衣胄
躬擐甲冑。——《左偉·成公十三年》
甲冑之士
紫檀
木名。常綠喬木,木材堅實,紫紅色,可做貴重家具、樂器或美術品。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紫旃木,出 扶南 ,色紫,亦謂之紫檀。”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論裝背褾軸》:“故 貞觀 、 開元 中,內府圖書,一例用白檀身,紫檀首,紫羅褾織成帶,以為官畫之褾。”《紅樓夢》第三回:“當地放著一個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風。”
相柄
宰相的權力。 宋 田況 《儒林公議》卷上:“時 張士遜 、 章得象 當相柄, 陳執中 、 張觀 輩筦樞極。”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詠檀玉如意原文_詠檀玉如意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