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塔影觀空象外求,寧陽亦自有丹邱。
諸天寶界渾無相,半夜光芒最上頭。
水國人煙浮島出,山城霞氣帶江流。
千年形勝鎮南服,畏壘遺芳碣並留。
詩詞問答
問:《登塔步王侍御老師韻是塔老師鼎建》的作者是誰?答:李之標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尤韻
參考注釋
象外
(1).猶物外,物象之外。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散以象外之説,暢以無生之篇。”《三國志·魏志·荀惲傳》“ 詵 弟 顗 , 鹹熙 中為司空”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斯則象外之意,繫表之言,固藴而不出矣。”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韋應物》:“所居必焚香掃地而坐,冥心象外。”
(2).謂塵世之外。 唐 錢起 《過瑞龍觀道士》詩:“得茲象外趣,便割區中緣。” 唐 寒山 《詩》之二九○:“自羨幽居樂,長為象外人。” 明 何景明 《寺僧留宿》詩:“水月人間地,香燈象外天。” 清 超源 《夢故友程風衣》詩:“自言身朽心不朽,象外風月皆吾友。”
(3).謂寫詩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意境超乎常法之外。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雄渾》:“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宋 惠洪 《冷齋夜話·象外句》:“ 唐 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某物,謂之象外句。”
丹邱
見“ 丹丘 ”。
諸天
(1).佛教語。指護法眾天神。佛經言欲界有六天, * 之四禪有十八天,無 * 之四處有四天,其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總稱之曰諸天。《長阿含經》卷一:“佛告比丘, 毗婆屍菩薩 生時,諸天在上於虛空中,手執白蓋寶扇,以障寒暑風雨塵土。” 南朝 宋 謝靈運 《曇隆法師誄》序:“且三界迴沉,諸天倏瞬。”《敦煌變文匯錄·頻婆娑羅王后宮綵女功德意供養塔生天因緣變文》:“人民歡喜皆稱嘆,諸天愛護讚精明。”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法堂里擺列著諸天聖像。”《西遊記》第十七回:“諸天遂來洞口報知。”
(2).指神界的眾神位。後泛指天界;天空。 唐 穀神子 《博異志·陰隱客》:“修行七十萬日,然後得至諸天,或 玉京 、 蓬萊 、 崑閬 、 姑射 。” 清 林則徐 《即目》詩:“不知身與諸天接,卻訝雲從下界生。”
寶界
佛教語。即淨土。謂無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等五濁垢染的清潔世界。 唐 廣宣 《賀幸普濟寺應制》詩:“南方寶界幾由旬,八部同瞻一佛身。” 宋 秦觀 《次韻公辟州宅月夜偶成》:“翠木玲瓏藏寶界,白煙濃淡瑣華堂。” 元 張昱 《送天使僧》詩:“萬間靈谷見,一切布金為。寶界山河大,璇題雨露垂。”
無相
(1).無人扶助。《左傳·僖公十五年》:“《歸妹》之《睽》,猶無相也。” 杜預 註:“《歸妹》,女嫁之卦;《睽》,乖離之象,故曰無相。相,助也。” 陸德明 釋文:“相,息亮反。”《禮記·仲尼燕居》:“治國而無禮,譬猶瞽之無相與!” 孔穎達 疏:“相,謂扶相。”
(2).佛教語。與“有相”相對。指擺脫世俗之有相認識所得之真如實相。 南朝 梁 蕭統 《和梁武帝游鍾山大愛敬寺詩》:“神心鑒無相,仁化育有為。” 唐 姚合 《過欽上人院》詩:“有相無相身,惟師説始真。”
(3).沒有福相。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九:“父母無相,惟生六女,無有一男。”
夜光
(1).月亮。《楚辭·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 王逸 註:“夜光,月也。” 三國 魏 曹植 《芙蓉賦》:“其始榮也,皦若夜光尋 扶桑 ;其揚暉也,晃若九陽出 暘谷 。” 晉 王嘉 《拾遺記·炎帝神農》:“築圓邱以視朝日,飾瑤階以揖夜光。”
(2).星月之光。 唐 張喬 《再題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詩:“石窗清吹入,河漢夜光流。” 唐 寒山 《詩》之二八一:“白雲朝影靜,明月夜光浮。”
(3).螢火蟲的別稱。 晉 潘岳 《螢火賦》:“翔太陰之玄昧,抱夜光以清游。”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碧碧》:“俾子蛻蜣丸而化為蠽蝒,化腐草而為夜光。”參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三·螢火》。
(4).珠名。 晉 葛洪 《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於 合浦 之淵,不得驪龍之夜光也;採美玉,不於 荊山 之岫,不得連城之尺璧也。”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南海 有明珠,即鯨魚目瞳,鯨死而目皆無精,夜可以鑒,謂之夜光。” 唐 盧照鄰 《五悲》:“何異夫操太阿以烹小鮮,飛夜光而彈伏翼。” 清 黃鷟來 《贈陳省齋》詩之五:“魚目混夜光,流俗難與伍。”
(5).冠名。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九星、靈芝、夜光, 上元夫人 冠也。”
上頭
舊指女子出嫁時將頭髮攏上去結成髮髻。這種習俗稱為上頭,又叫及笄
國人
(1).古代指居住在大邑內的人。《周禮·地官·泉府》:“國人郊人從其有司。” 賈公彥 疏:“國人者,謂住在國城之內,即六鄉之民也。”《左傳·成公十三年》:“ 子駟 帥國人盟於大宮。”《史記·伯夷列傳》:“ 叔齊 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三章第五節:“農民住在田野小邑,稱為野人;工商業者住在大邑,稱為國人。”
(2).國內之人,全國的人。《孟子·梁惠王下》:“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 唐 韓愈 《題楚王廟》詩:“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 昭王 。” 宋 葉適 《祭潘叔度文》:“若夫父母兄弟,安其義而不以為勞;朋友國人,化其節而不以為異。” 鄒魯 《中國同盟會》:“國人相視,皆伯叔兄弟諸姑姊妹,一切平等。”
山城
(1).依山而築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喬木,山城足迴樓。” 唐 白居易 《郡中》詩:“鄉路音信斷,山城日月遲。” 宋 歐陽修 《霽後看雪走筆呈元珍判官》詩之二:“山城歲暮驚時節,已作春風料峭寒。” 謝覺哉 《觀花小記》:“ 重慶 是一個美麗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營壘。《六韜·鳥雲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車,高置旌旗,謹勑三軍,無使敵人知吾之情,是謂山城。”
霞氣
猶雲氣。 元 倪瓚 《餘不溪詞》:“溪迴路轉松風急,竹林華房霞氣濕。”
千年
極言時間久遠。 晉 陶淵明 《輓歌詩》:“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蓋百代之儀表,千年之領袖。” 唐 盧照鄰 《中和樂章·歌登封》:“山稱萬歲,河慶千年。” 毛 * 《浪淘沙·北戴河》詞:“往事越千年, 魏武 揮鞭。”
形勝
(1).謂地理位置優越,地勢險要。《荀子·強國》:“其固塞險,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史記·高祖本紀》:“ 秦 ,形勝之國,帶 河 山 之險,縣隔千里。”《周書·齊煬王憲傳》:“初,平 蜀 之後, 太祖 以其形勝之地,不欲使宿將居之。”
(2).指險要之地。《魏書·楊侃傳》:“ 白捺 小城,本非形勝。”《明史·太祖紀一》:“天下形勝入我掌握,然後進兵。” 郭孝成 《陝西光復記》:“ 秦 隴 據天下之上游,佔西北之形勝。”
(3).謂山川壯美。《魏書·馮亮傳》:“ 世宗 給其工力,令與沙門統 僧暹 、 河南 尹 甄琛 等,周視 崧高 形勝之處,遂造 閒居 佛寺。” 唐 高適 《觀宓子賤神祠碑》詩:“形勝駐羣目,堅貞指蒼穹。”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軼聞·鬼神默護吉埌》:“ 吳塘山 濱臨 太湖 ,兩峰夾峙,為吾 錫 形勝之地。” 陳毅 《廣東》詩:“ 百粵 自來形勝地,人民建設更生光。”
(4).指山川壯美之地。《舊唐書·司馬承禎傳》:“ 玄宗 令 承禎 於 王屋山 自選形勝,置壇室以居焉。”
(5).謂利用有利的形勢制勝。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奇正》:“戰者,以形相勝者也。形莫不可以勝,而莫知其所以勝之形。形勝之變,與天地相敝而不窮。”
南服
古代王畿以外地區分為五服,故稱南方為“南服”。《文選·謝瞻<王撫軍庾西陽集別時為豫章太守庾被徵還東>詩》:“祗召旋北京,守官反南服。” 李善 註:“南服,南方五服也。”《晉書·劉弘傳》:“ 弘 專督 江漢 ,威行南服。” 宋 岳飛 《題驟馬岡》詩:“南服只今殲小丑,北轅何日返神州。” 曹亞伯 《武昌日知會之破案》:“同盟會會員 山西 喬義生 ,乃伴 歐吉羅 入 中國 內地游歷,兼作譯員。先游 京 津 ,次游 長江 ,再游南服。”
畏壘
(1).山名。
(2).借指鄉野。 宋 劉克莊 《和季弟韻》之六:“老愛家山安 畏壘 ,早知世路險 瞿唐 。” 清 趙翼 《調守廣州》詩:“地偏恰似 仇池 穴,俗厚難忘 畏壘 鄉。”
(3).形容宏大。 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序》:“汝負畏壘之材,取桀杙,取櫩櫨,安器汝!”
遺芳
(1).指寒冬季節百花凋謝後遺留下來的香花芳草,如蘭花、菊花、梅花等。《楚辭·遠遊》:“誰可與玩斯遺芳兮,晨鄉風而舒情。” 王逸 註:“‘斯遺芳’一本作‘此芳草’。” 晉 陸雲 《九愍》:“握遺芳而自玩,挹浩露於蘭林。” 宋 王十朋 《州宅即事》詩:“泉南古州宅,草木有遺芳。”《紅樓夢》第八七回:“猶記‘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之句,未嘗不嘆冷節遺芳,如吾兩人也。”
(2).遺留的芳香。《文選·曹植<七啟>》:“紫蘭丹椒,施和必節,滋味既殊,遺芳射越。” 李善 註:“《上林賦》曰:‘眾香發越。’ 郭璞 曰:‘香氣射散也。’” 晉 張華 《遊獵篇》:“燔炙播遺芳,金觴浮素蟻。” 宋 朱熹 《社後一日作》詩:“尚論千載前,簡編有遺芳。”
(3).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 晉 葛洪 《抱朴子·正郭》:“ 林宗 存為一世之所式,沒則遺芳永播。” 唐 李商隱 《題道靖院》詩:“獨坐遺芳成故事,褰帷舊貌似 元君 。” 明 宋濂 《雙桂軒記》:“今逢聖時,復嗜學不厭,思學趾前人遺芳。”
(4).猶遺墨。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狀》:“傳信克備其遺芳,考行敢徵於故事。” 清 吳定 《祭何生文》:“側望子榻,遺芳靜嘉,詩書肆好,塵垢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