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兒

作者:汪廷訥 朝代:明代

黃鶯兒原文

性格太猖狂。

我如兒。

他似娘正是。

人心不足蛇吞象。

緒叨叨口強。

冷颼颼臉黃。

還有一件不好說。小生:兄便說何妨生:前日赤壁之游。因我歸遲。他將。

油燈盞教我徹夜擎頭上。

小生恨云:有這般事。

何不跑開生脫衣與小生看介:我試。

脫衣裳他。

揪撏搯打。

你檢驗滿身傷。

詩詞問答

問:黃鶯兒的作者是誰?答:汪廷訥
問:黃鶯兒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汪廷訥的名句有哪些?答:汪廷訥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六十種曲 獅吼記 第二十一出

參考注釋

性格

性情品格

他的仁慈性格

乖戾的性格

少年性格。——清·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猖狂

(1) 慌亂不整的樣子

人馬猖狂

(2) 肆無忌憚

猖狂的反撲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誰?’ 劉 曰:‘正是我輩耳!’”《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後,我問鄰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馮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倉皇中他看清了一個,正是 張阿新 。”

(2).恰是。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之一:“正是玉人腸絶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滅亡》第十八章:“正是黃昏時候,天色漸漸陰沉起來。”

(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這城內便有萬千居民,正是人煙稠密,市場熱鬧。”

(4).確實是。用於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衛先生 道:‘近來的選事益發壞了!’ 隨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兩人該選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們怎么都發昏了!還不快些攙扶 雙喜 到裡面去。”

(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對媒婆道:‘老娘你先進去,我在門外張一張罷。’媒婆道:‘正是。’”

(6).舊小說、戲曲里的套語。目的在於引出詩詞、熟語。《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正是:麥穗兩歧,農人難辨。” 元 鄭廷玉 《看錢奴》第一折:“正是: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叨叨

沒完沒了地說

別一個人叨叨了,聽聽大家的意見吧!

口強

猶言嘴硬;說話不讓人。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這煩惱如何向?待漾下,又瞻仰;道忘了,是口強,難割捨我兒模樣。” 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一折:“俺兄弟媳婦口強,你讓他些兒。”《東周列國志》第八二回:“ 吳王 口強而色慘,中心似有大憂。”

能言善辯。 元 關漢卿 《玉鏡台》第一折:“他每都恃著口強,便 儀 秦 呵怎敢比量?” 元 無名氏 《神奴兒》第三折:“饒你這舌辯如 蘇秦 ,口強似 陸賈 ,我看你怎生般分訴。”

冷颼颼

寒意甚濃

被子沒壓好,後背冷颼颼的

好說

(1) 客套話,用在別人向自己致謝或恭維自己時,表示不敢當

好說,好說,你太誇獎了

(2) 好商量

關於參觀的事,好說

小生

(1) 戲曲中生角的一種,扮演青年男子

(2) 讀書人自稱(多見於早期白話)

(3) 年輕人,後輩

崔氏二小生。—— 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何妨

(1) 為什麼不

何妨一試

(2)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妨

你何妨試一試

前日

前天,昨天的前一天

招前日賓客。——清· 侯方域《壯悔堂文集》

赤壁

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戰遺址,位於湖北省蒲圻縣西北

油燈盞

即油燈。因其多用盞狀器皿盛油燃點,故名。 巴金 《秋》一:“他便站起來,走到方桌前點燃了油燈盞。”

徹夜

整夜;一夜

徹夜苦讀

頭上

(1).頭的上方;頭頂。 五代 齊己 《荊渚感懷寄僧達禪弟》詩之二:“春殘相憶 荊江 岸,一隻杜鵑頭上啼。” 許傑 《慘霧》下:“村上的婦人們……恐怕惡魔在他們的頭上迴旋著,正如強悍的老鷹一般,轉瞬間把他們的生命如打小雞一般的啄去。”

(2).指時候,時間的某一點。《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巫娘子 取一塊來喫,又輭又甜,況是飢餓頭上,不覺一連喫了幾塊。”《紅樓夢》第八十回:“ 香菱 説到熱鬧頭上,忘了忌諱。” 高延昌 《我的朋友》一:“到第五天頭上,老師就叫 靳秀蘭 去看車。”

(3).先,前頭。《 * 詞話》第六九回:“説在頭上,就是爹賞的這銀子,小媳婦也不敢領去,寧可領了爹言語,對太太説就是了。”

(4).方位詞。用在名詞後,表示在某種事物的範圍以內。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我向這筵席頭上整扮,做一箇縫了口的撮合山。” 王西彥 《一個小人物的憤怒》:“現在,同樣神聖的義務輪到自己頭上來了。” 汪曾祺 《七里茶坊》:“為什麼找到我頭上呢?說是以前去了兩撥人,都鬧了意見回來了。”

這般

(1) 如此,這樣

這般仔細的一個人

(2) 像這個樣子

何不

為什麼不——用反問語氣,表示應該或可以

你何不大膽試一試

脫衣

(1).脫掉衣服。《國語·齊語》:“脫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襏襫,霑體塗足。” 韋昭 註:“脫,解也。”《後漢書·王霸傳》:“ 霸 善撫士卒,死者脫衣以殮之,傷者恭親以養之。”《南齊書·張融傳》:“後 超民 孫 微 ,冬月遭母喪,居貧, 融 往吊之。悉脫衣以為賻,披牛被而反。”

(2).《史記·淮陰侯列傳》:“﹝ 項王 使 武涉 往説 韓王信 ,﹞ 韓信 謝曰:‘臣事 項王 ,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 楚 而歸 漢 。 漢王 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親信我,我倍之不祥,雖死不易。’”後因以“脫衣”喻慷慨施惠。 宋 李清照 《上樞密韓肖胄》詩:“ 胡公 清德人所難,謀同德協必志安,脫衣已被 漢 恩暖,離歌不道 易水 寒。”

衣裳

衣服的通稱

身上衣裳。——唐· 白居易《賣炭翁》

與衣裳。——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淚滿衣裳。——唐·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振衣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揪撏

抓住;摘取。 元 李行道 《灰闌記》第三折:“早早早又被揪撏了頭髮。” 元 睢景臣 《六國朝·收心》套曲:“覓見銀山無採取,尋著錢樹不揪撏。” 明 賈仲名 《對玉梳》第一折:“敢將你扯拽衣袂,撾揉皮肉,揪撏頭鬢。”

檢驗

檢查並驗證

檢驗產品

滿身

遍身,全身上下

滿身是血的重傷員

詩詞推薦

黃鶯兒原文_黃鶯兒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