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山陰僧還西山

作者:釋元肇 朝代:宋代

送山陰僧還西山原文

香城高處住,瀑布掛檐間。

莫雨滕王閣,白雲秦望山。

到家如客寄,直語對人慳。

卻憶來時路,松門夜不關。

詩詞問答

問:送山陰僧還西山的作者是誰?答:釋元肇
問:送山陰僧還西山寫於哪個朝代?答:宋代
問:送山陰僧還西山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問:釋元肇的名句有哪些?答:釋元肇名句大全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刪韻

參考注釋

香城

(1).指佛國。 南朝 梁武帝 《摩訶般若懺文》:“願諸眾生……同到香城,共見寶臺。” 唐 王勃 《益州緜竹縣武都山淨惠寺碑》:“ 武都 仙鎮,龍墟粵域,邑動香城,山開淨國。”

(2).指仙境。 清 厲鶚 《東城雜記·靈芝寺》:“信可以跨 鳳山 之仙境,軼 蓬島 之香城者矣。”參閱《維摩詰經·香積佛品》。

高處

(1) 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

(2) 相對較高的位置

帶來一張在三萬五千英尺高處拍攝的能反映真相、輪廓鮮明的照片

瀑布

從山崖上直流下來像懸掛著的布匹似的水

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飛泉。——《西遊記》

滕王閣

唐高祖 子 元嬰 為 洪州 刺史時所建。後 元嬰 封 滕王 ,故名。故址在今 江西省 南昌市 贛江 濱。其後 閻伯嶼 為 洪州 牧,宴群僚於閣上, 王勃 省父過此,即席作《滕王閣序》。閣歷經修建,後焚毀。亦省作“ 滕閣 ”。 唐 杜牧 《懷鍾陵舊遊》詩:“ 滕閣 仲春綺席開,柘枝蠻鼓殷晴雷。” 唐 羅隱 《鍾陵見楊秀才》詩:“ 孺亭 滕閣 少踟躕,三度南遊一事無。”

白雲

(1).白色的雲。《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莊子·天地》:“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史記·封禪書》:“其夜若有光,晝有白雲起封中。” 唐 蘇頲 《汾上驚秋》詩:“北風吹白雲,萬里渡 河 汾 。”《文匯報》1983.10.12:“《蓬萊導遊圖》有幅照片,藍天之下,白雲之上,嵌著 蓬萊閣 主要建築,似仙山又似蜃樓。”

(2). 黃帝 時掌刑獄之官。後用作刑官的別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顏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 黃帝 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由是而言,故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孫逖 《授裴敦復刑部尚書制》:“委之刑柄,俾踐白雲之師。”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實二》:“ 胡武平 宿 ,賀 晏元獻 轉刑部侍郎啟云:‘紫詔疏恩,白雲登秩。’”

(3).指《白雲謠》。 唐 李白 《大獵賦》:“哂 穆王 之荒誕,歌《白雲》之 西母 。” 唐 白居易 《八駿圖》詩:“《白雲》《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景耀月 《遠遊》詩:“翠華芝蓋入離鏡,《黃竹》《白雲》定古風。”參見“ 白雲謡 ”。

(4).喻思親。《舊唐書·狄仁傑傳》:“其親在 河陽 別業, 仁傑 赴 并州 ,登 太行山 ,南望見白雲孤飛,謂左右曰:‘吾親所居,在此雲下。’瞻望佇立久之,雲移乃行。” 宋 岳珂 《桯史·開禧北征》:“夜碇中流,海光接天,星斗四垂,回首白雲之思,惻然悽動。” 宋 趙彥衛 《雲麓漫鈔》卷十:“ 梁瑄 不歸, 璟 每見東南白雲即立望,慘然久之。” 清 黃遵憲 《感懷》詩:“下阻黃壚上九天,白雲望斷眼空懸。”參見“ 白雲篇 ”。

(5).喻歸隱。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一:“白雲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南朝 梁 陶弘景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唐 錢起 《藍田溪與漁者宿》詩:“一論白雲心,千里 滄州 趣。” 宋 張炎 《甘州》詞:“載取白雲歸去,問誰留 楚 佩,弄影中州?” 明 徐渭 《贈余君》詩:“三年臥白雲,一醉撫流水。”

(6).特指 陳摶 。 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高逸》:“ 陳摶 , 周世宗 常召見,賜號 白雲先生 。 太平興國 初,召赴闕, 太宗 賜御詩云:‘曾向前朝出 白雲 ,後來訊息杳無聞。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7).指 白雲亭 。參見“ 白雲亭 ”。

秦望

山名。 秦望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相傳 秦始皇 東巡時曾登上此山以望 南海 ,故名。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興福·曇翼》:“﹝ 曇翼 ﹞履訪山水,至 秦望 西北,見五岫駢峰,有耆闍之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漸江水》:“又有 秦望山 ,在州城正南。為眾峯之傑,陟境便見。《史記》云: 秦始皇 登之以望 南海 。” 唐 李白 《送友人尋越中山水》詩:“ 東海 橫 秦望 , 西陵 遶 越臺 。” 王琦 註:“ 施宿 《會稽志》:‘ 秦望山 ,在 會稽縣 東南四十里,舊經雲眾嶺最高者。’” 宋 辛棄疾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詞:“ 秦望山 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

到家

(1) 完備;周詳

(2) 在學識和工作上有相當造詣

他的表演還不到家

(3) 回到家中

客寄

(1).寄居異鄉。《易·旅》“旅,小亨,旅貞吉” 唐 孔穎達 疏:“旅者,客寄之名,羈旅之稱,失其本居而寄他方。” 元 李壽卿 《伍員 * 》第三折:“何日西歸,困天涯一身客寄,恨無端歲月如馳。” 明 崔時佩 李日華 《西廂記·回音喜慰》:“飄零四海愧無居,一生客寄,半生將至。”

(2).指在外寄宿。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二書》:“晝則奔走在道,夜則無所客寄焉。”

直語

(1).沒有藻飾的語言。 晉 葛洪 《抱朴子·黃白》:“且此內篇,皆直語耳,無藻飾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諺者,直語也。喪言亦不及文,故弔亦稱諺。” 唐 殷璠 《河嶽英靈集》:“至如 曹 劉 詩多直語,少切對,或五字並側,或十字俱平。”

(2).正直的語言。 宋 曾鞏 《地動》詩:“祖宗威靈陛下聖,安得直語聞明堂。”

時路

(1).世路,世俗。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三五:“時路烏足爭,太極可翱翔。”

(2).當代。 晉 左思 《悼離贈妹》詩之一:“光曜邦族,名馳時路。”

(3).即玉路。天子所乘之車。路,同“ 輅 ”。《宋書·樂志四》:“時路建大麾,雲旗翳紫虛。”參見“ 玉路 ”。

松門

(1).謂以松為門;前植松樹的屋門。 唐 王勃 《游梵宇三覺寺》詩:“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 宋 陸游 《書懷絕句》之一:“老僧曉出松門去,手挈軍持取澗泉。” 清 黃鷟來 《秋日雨晴》詩:“松門落葉深,竹徑寒香靜。”

(2).指 松門山 。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攀崖照石鏡,牽葉入 松門 。”《清一統志·江西南昌府一》:“ 松門山 在 新建縣 北二百十五里。《寰宇記》:‘其山多松,北臨 大江 及 彭蠡湖 。山有石鏡,光明照人。’”

(3).指 松門峽 。 唐 杜甫 《返照》詩:“荻岸如秋水, 松門 似畫圖。” 仇兆鰲 註:“《十道志》:‘ 松門峽 ,在 夔州 。’”

不關

不牽涉;不涉及。《韓非子·內儲說上》:“無棄灰所易也,斷手所惡也,行所易不關所惡,古人以為易,故行之。” 晉 陸雲 《謝平原內史表》:“片言隻字,不關其間;事蹤筆跡,皆可推校。” 唐 司空圖 《偶書》詩之一:“鶯也解啼花也發,不關心事最堪憎。” 茅盾 《子夜》十三:“明兒 三先生 生氣,可不關我的事。”

詩詞推薦

送山陰僧還西山原文_送山陰僧還西山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