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歸程不可問,泛泛度河津。
芳草天邊路,遊魂夢裡人。
還驚鄉土異,偏覺客懷新。
況復秋風別,空江滿白蘋。
詩詞問答
問:《送吳彥先扶其兄非熊旅櫬還新安·其一》的作者是誰?答:李之世
問:該詩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該詩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真韻
參考注釋
歸程
回歸的路程
何處是歸程,長亭連短亭。——唐· 李白《送菩薩蠻》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
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鑑》
不可一概而論
(3)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泛泛
(1) 蕩漾的樣子,浮動的樣子泛泛其景。——《詩·邶風·二子乘舟》
(2) 又
泛泛楊舟。
(3) 不深入;平平常常
泛泛之交
河津
(1).河邊的渡口。 北周 庾信 《春賦》:“三日曲水向河津,日晚河邊多解神。” 唐 高適 《秋胡行》:“誓將顧恩不顧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清 陳夢雷 《黃叔威以古詩八首見贈擬古<妾薄命>以答之》:“回首暗風塵,霜雪阻河津。”
(2).天河的津渡。 唐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詩:“弄景奔日馭,攀星戲河津。” 王琦 註:“河津,謂天河之津。”參見“ 漢津 ”。
芳草
(1).香草。 漢 班固 《西都賦》:“竹林果園,芳草甘木。郊野之富,號為近 蜀 。” 後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花榭香紅煙景迷,滿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鯨 《雙珠記·家門始終》:“萬古千愁人自老,春來依舊生芳草。”
(2).比喻忠貞或賢德之人。《楚辭·離騷》:“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王逸 註:“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顧。” 宋 劉攽 《泰州玩芳亭記》:“《楚辭》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自詩人比興,皆以芳草嘉卉為君子美德。”
天邊
無限的空間
你從哪裡來的,親愛的小東西?從天邊來到這裡
遊魂
(1) 游散的精氣(迷信)
(2) 比喻舊勢力苟延殘喘
里人
(1).同里的人,同鄉。《晏子春秋·問上九》:“人有酤酒者,為器甚潔清,置表甚長,而酒酸不售。問之里人其故。”《後漢書·方術傳下·華佗》:“後五六歲,有里人如 成 先病,請藥甚急, 成 愍而與之。” 宋 曾鞏 《仙都觀三門記》:“予與 齊曅 ,里人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李八缸》:“翁最富,以缸貯金,里人稱之‘八缸’。”
(2).里中主事者。《國語·魯語上》:“唯里人所命次。” 韋昭 註:“里人,里宰也。” 唐 柳宗元 《上襄陽李愬僕射獻唐雅詩啟》:“稗官里人,得採而歌之。”
(3).俚人,鄙俗的人。 清 吳偉業 《琵琶行》:“里人度曲 魏良輔 ,高士填詞 梁伯龍 。”
鄉土
本鄉本土;人們出生的故鄉
鄉土氣息
以靖鄉土。——《明史》
客懷
身處異鄉的情懷。 宋 張詠 《雨夜》詩:“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里心。” 宋 戴復古 《度淮》詩:“一雨足秋意,孤吟寫客懷。” 元 蕭允之 《蝶戀花》詞:“已是客懷如絮亂,畫樓人更回頭看。”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劉磵香父子遺詩》:“年年書自達,轉覺客懷孤。”
況復
亦作“況復”。1.更加;加上。 隋煬帝 《白馬篇》:“本持身許國,況復武功彰。” 唐 杜甫 《寄杜位》詩:“干戈況復塵隨眼,鬢髮還應雪滿頭。” 明 梁辰魚 《於虎丘殿階遇張月容》曲:“眼波橫,況復香肩偷憑。”
(2).何況,況且。《陳書·江總傳》:“況復才未半古,屍素若茲。” 唐 馬總 《意林·傅子》:“蜘蛛作羅,蜂之作窠,其巧亦妙矣,況復人乎?” 唐 劉駕 《寄遠》詩:“得書喜猶甚,況復見君時。”
(3).仿佛,好像。 唐 寒山 《詩》之一三四:“呼之迴面視,況復不相識。”
秋風
秋天的風
空江
浩瀚寂靜的江面。 唐 張泌 《洞庭阻風》詩:“空江浩蕩景蕭然,盡日菰蒲泊釣船。” 唐 賈島 《早秋寄題天竺靈隱寺》詩:“山鐘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樓。” 元 揭傒斯 《楚山秋晚》詩:“老樹風生舟正泊,空江日落雁初飛。”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送吳彥先扶其兄非熊旅櫬還新安·其一原文_送吳彥先扶其兄非熊旅櫬還新安·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