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樹分陰原文
荊花竟誰授,解復人心初。
如何七尺軀,翻令百行疏。
氣聚天始完,流深海不墟。
於茲竟莫悟,泣下收吾書。
詩詞問答
問:荊樹分陰的作者是誰?答:吳宣
問:荊樹分陰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吳宣的名句有哪些?答:吳宣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魚韻 出處:石倉歷代詩選卷三百八十八
參考注釋
荊花
(1).即紫荊花。觀賞植物,春天開花,花紫紅色,布滿全枝,連成一片,爛漫如朝霞。 唐 白居易 《晚春重到集賢院》詩:“滿砌荊花鋪紫毯,隔牆榆莢撒青錢。” 明 謝讜 《四喜記·大宋畢姻》:“幸荊花春風正暖,知甚時騰翥,笙簧聖治,徜徉天館。”
(2).比喻兄弟昆仲同枝並茂。 前蜀 貫休 《杜侯行》:“雁影參差入瑞煙,荊花爛熳開仙圃。我聞 大中 鹹通 真令主,相惟大 杜 兼小 杜 。” 宋 劉克莊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詩:“伯兄廼 漢 司徒掾,季子亦 唐 行秘書。只願荊花常爛熳,莫令瓜蔓稍稀疏。”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同夢》:“ 坡 ( 蘇軾 )對 潁 ( 蘇轍 )介:‘分離累歲,多縈棣萼之懷;相聚一堂,實切荊花之喜。’”參見“ 荊枝 ”。
人心
(1) 指人的感情、願望等
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這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 良心
如何
(1)
(2) 用什麼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貼的問題
(3) 方式、方法怎樣
接下去的問題是如何表明我們的意思
(4) 在什麼情況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會
(5) 怎么,怎么樣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後如何。——《水滸傳》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樣”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湯問》
七尺軀
一般成人的身軀。借指男子漢,大丈夫。《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 晉 陸機 《輓歌詩》之二:“昔為七尺軀,今成灰與塵。”《岐路燈》第一○二回:“日落鋪氈坐臥,雙眸三寸燭,斗室七尺軀,養精蓄鋭,單等次日文戰。”
百行
各種品行。《詩·衛風·氓》“士之耽兮,猶可説也” 漢 鄭玄 箋:“士有百行,可以功過相除。”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故君子百行,殊途而同致。”《舊唐書·孝友傳·劉君良》:“士有百行,孝敬為先。” 明 高明 《琵琶記·幾言諫父》:“妾豈愛一身,誤君百行。”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論語·陽貨篇四》:“五常百行,何一而不以恭、寬、信、敏、惠行之?五常百行,道也。”
深海
水深超過200米的海域
於茲
(1).在此。《書·盤庚上》:“我王來,既爰宅於茲。” 孔 傳:“言 祖乙 已居於此。” 明 胡應麟 《詩藪·遺逸中》:“殘珠剩玉,淪沒淵海,能亡三嘆?因識其目於茲雲。”
(2).於今,至今。 漢 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虛心定志,欲聞流議者,三年於茲矣。” 晉 潘岳 《懷舊賦》:“不歷 嵩丘 之山者,九年於茲矣。” 唐 韓愈 《祭侯主簿文》:“我狎我愛,人莫與夷,自始及今,二紀於茲。”
(3).當今,今世。《漢書·司馬相如傳》:“休烈顯乎無窮,聲稱浹乎於茲。” 顏師古 註:“於茲,猶言今茲也。”
吁嗟;嘆息。 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銘》:“於茲先生,秉德恭勤。”
(1).至今。《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今臣生十二歲於茲矣。”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朕立諫鼓、設謗木,於茲三年矣。”
(2).在此。 南朝 齊 王儉 《褚淵碑文》:“執銓以平,御煩以簡。 裴楷 清通, 王戎 簡要,復存於茲。”
詩詞推薦
名句推薦
![荊樹分陰原文_荊樹分陰的賞析_古詩文](/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