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岳武穆·其一

作者:佘光裕 朝代:明代

吊岳武穆·其一原文

唾手燕雲將虎貔,雙旌無奈朔風吹。

長城已壞班師日,天柱俄頃破虜時。

霜冷翠華終北狩,月寒宰木向南枝。

奸諛未死英雄盡,回首山河轉夕曦。

詩詞問答

問:吊岳武穆·其一的作者是誰?答:佘光裕
問:吊岳武穆·其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吊岳武穆·其一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支韻

2. 虜,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九作“敵”。

參考注釋

唾手

比喻極易。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地理》:“ 勃 ( 蕭勃 )之別將 歐陽頠 軍 苦竹灘 , 陳武帝 遣 周文育 總師,唾手而禽 頠 。”《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只因一將傾心後,致使連城唾手降。” 陳登科 《赤龍與丹鳳》第一部十七:“若是從裡面放起火來, 吳六 等人不被燒死,軍心也亂,唾手可解決戰鬥。”

雲將

寓言中稱雲的主將。《莊子·在宥》:“ 雲將 東遊,過扶搖之枝,而適遭 鴻濛 。” 成玄英 疏:“ 雲將 ,雲主將也。” 唐 白居易 《和微之三月三十日》:“雨師習習灑, 雲將 飄飄翥。” 清 錢謙益 《天都峰》詩:“憑虛命 天老 ,排空召 雲將 。”

虎貔

比喻勇猛的戰士。語出《書·牧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 唐 楊巨源 《寄申州盧拱使君》詩:“領郡仍聞總虎貔,致身還是見男兒。” 唐 李商隱 《韓碑》詩:“行軍司馬智且勇,十四萬眾猶虎貔。”

雙旌

(1). 唐 代節度領刺史者出行時的儀仗。《新唐書·百官志四下》:“節度使掌總軍旅,顓誅殺。初授,具帑抹兵仗詣兵部辭見,觀察使亦如之。辭日,賜雙旌雙節。”

(2).泛指高官之儀仗。 唐 李商隱 《為懷州李中丞謝上表》:“賜以竹符之重,遂使 霍氏 固辭之第,早建雙旌。” 徐炯 註:“雙旌唯節度領刺史者有之,諸州不與焉。今則通用為太守之故事矣。” 元 劉忠之 《太常引·送郭復齋》詞:“何處望雙旌,泛千里孤舟月明。” 明 王世懋 《送李太史元甫冊封蜀藩》詩:“玉檢金泥出大庭,雙旌萬里去冥冥。”

(3).借指高官。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倘或無知猖獗,突犯雙旌,雖手握兵符,徵調不及,一時亦無如之何。”參見“ 雙節 ”。

無奈

(1) 沒有別的辦法

無奈反對意見太多,只得取消會議

(2) 表示“惋惜”的轉折

朔風

北風

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三國 魏· 阮籍《詠懷》

紙灰飛揚,朔風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清· 袁枚《祭妹文》

長城

(1) 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河北山海關,全長6700公里。公元前3世紀秦統一中國後,聯結戰國時燕、趙、秦之城並延長,始成長城。長城不但是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文物,而且已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2) 堅不可摧的力量或防禦物

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

班師

(1) 還師;班還

班師振旅。——《書·大禹謨》

來日魏王必班師矣——《三國演義》

(2) 出征軍隊勝利歸來

你奉旨破吐藩,定 西夏,班師回朝。——《元曲選·喬孟符》

兩世姻緣

(3) 三》

班師得勝人歡樂,三軍踴躍。——明·無名氏《破天陣》

天柱

(1).古代神話中的支天之柱。《淮南子·墬形訓》:“昔者 共工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天柱折,地維絶。”《神異經·中荒經》:“ 崑崙 之山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圍三千里周圓如削。” 唐 王勃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郭沫若 《女神·女神之再生》詩:“黨徒們呀,快把你們的頭顱借給我來!快把這北方的天柱碰壞!碰壞!”

(2).比喻負重任者。 田漢 《關漢卿》第五場:“可是自從讀了 文丞相 的《正氣歌》,才知道現在也還有這樣不愧前人的地維、天柱,這就大大增加了我的勇氣了。”

(3).耳的別名。《太平御覽》卷三六六引《長沙耆舊傳》:“太尉 劉壽 少遇相師,相師曰:‘耳為天柱,今君耳城郭,必典家邦。’”

(4).山名。在 山東 平度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山東七·萊州府》:“ 天柱山 ,州( 平度州 )北五十里,絶頂巉巖,聳立如柱。”

(5).山名。又名 霍山 。在今 安徽 。 西漢 元封 五年(公元前106年) 武帝 南巡,登其山,號為南嶽,即此。《史記·孝武本紀》:“上巡 南郡 ,至 江陵 而東,登禮 潛 之 天柱山 。” 裴駰 集解引 應劭 曰:“ 潛縣 屬 廬江 , 南嶽 霍山 也。”

(6).山名。在 浙江省 餘杭縣 北。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二·杭州府》:“﹝ 大滌山 ﹞其右為 天柱山 ,高六百六十丈……為第五十七福地。”

(7).山名。 陝西 岐山 的別名。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四·鳳翔府》:“ 岐山 亦曰 天柱山 。”

(8).星名。屬於東方七宿中的角宿。《晉書·天文志上》:“三台六星,兩兩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天柱,三公之位也。”《星經》卷上:“天柱五星在紫微宮內,近東垣,主建教等二十四氣也。”

俄頃

片刻;一會兒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翠華

(1).天子儀仗中以翠羽為飾的旗幟或車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建翠華之旗,樹靈鼉之鼓。” 李善 註:“翠華,以翠羽為葆也。” 南朝 梁 沉約 《九日侍宴樂游苑》詩:“虹旌迢遞,翠華葳蕤。”

(2).為御車或帝王的代稱。 唐 陳鴻 《長恨歌傳》:“ 潼關 不守,翠華南幸。” 宋 陸游 《曉嘆》詩:“翠華東廵五十年,赤縣神州滿戎狄。” 清 陳維崧 《游顧龍山》詩:“聞説當年翠華廵,朱旗暗卷殘碑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壇》:“想翠華,守枯 煤山 幾枝花。”

終北

神話中的國名。《列子·湯問》:“ 禹 之治水土也,迷而失塗,謬之一國。濱 北海 之北,不知距 齊州 幾千萬里,其國名曰 終北 。”

宰木

墳墓上的樹木。語出《公羊傳·僖公三十三年》:“ 秦伯 怒曰:‘若爾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 何休 註:“宰,冢也。” 宋 黃庭堅 《奉答謝公定與榮子邕論狄元規孫少述詩長韻》:“ 謝公 遂如此,宰木已三霜。” 明 李東陽 《鍾御史同追輓詩》:“五夜 虞淵 終見日,百年宰木再回春。” 清 趙翼 《岳忠武墓》詩:“宰木蒼蒼向南拱,此是改葬 祁連 塚。”

南枝

(1).朝南的樹枝。 南朝 梁簡文帝 《雙燕》詩:“銜花落北戶,逐蝶上南枝。” 唐 李白 《山鷓鴣詞》:“ 苦竹嶺 頭秋月輝,苦竹南枝鷓鴣飛。” 明 吳國倫 《寄遠曲》:“ 章臺 楊柳緑如雲,憶折南枝早贈君。”

(2).比喻溫暖舒適的地方。 唐 清江 《春遊司直城西鸕鶿谿別業》詩:“ 越 客初投分,南枝得寄棲。”

(3).借指梅花。 宋 蘇軾 《次韻蘇伯固游蜀岡送李孝博奉使嶺表》:“願及南枝謝,早隨北雁翩。” 王文誥 輯注引 趙次公 曰:“南枝,梅也。” 清 宋琬 《送別李素臣歸荒隱草堂》詩:“相思試折南枝寄,東閣官梅尚有無。” 田漢 《贈劉雨岑先生》詩:“南枝如雪馥雄關,又在先生筆底看。”

(4).《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 馬依北風, 越 鳥巢南枝。”因以指故土,故國。《周書·杜杲傳》:“ 王褒 、 庾信 之徒既覊旅 關中 ,亦當有南枝之思耳。” 唐 儲嗣宗 《早春》詩:“踟躕 歷陽 道,鄉思滿南枝。” 郁達夫 《自漢皋至辰陽流亡途中口占》:“豈為行吟來 楚 澤,終期結綬到南枝。”

奸諛

亦作“奸諛”。1.奸詐諂媚。 漢 王符 《潛夫論·務本》:“今多姦諛以取媚,撓法以便佞。”《新唐書·宗室宰相傳贊》:“ 林甫 姦諛,幾亡天下。” 明 歸有光 《上高閣老書》:“謂之理財而財愈乏,謂之治兵而兵愈耗,謂之馭吏而詼詭、佞捷、姦諛、嵬瑣者,爭先而為謾欺。”

(2).奸詐諂媚的人。 唐 韓愈 《答崔立之書》:“誅姦諛於既死,發潛德之幽光。” 宋 王廷珪 《送胡邦衡之新州貶所》詩之二:“當日姦諛皆膽落,平生忠義只心知。” 明 無名氏 《飛丸記·發跡鋤強》:“時人莫笑無經濟,未死奸諛骨已寒。” 清 唐孫華 《贈趙松一》詩:“潛德幽必彰,姦諛死無逭。”

英雄

非凡出眾的人物。指見解、才能超群出眾或領袖民眾的人

總攬英雄。——《三國志·諸葛亮傳》

英雄樂業。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山河

山嶺和河流,指國家的疆土

錦銹山河

詩詞推薦

吊岳武穆·其一原文_吊岳武穆·其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