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橋

作者:王梅 朝代:明代

百步橋原文

百步橋下日荒荒,江流無聲江草黃。

行人踟躇立古道,沙鳥躑躅啼回塘。

蒼龍沉沉彩虹偃,短棹輕舟采芳卷。

月落汀洲人不歸,腸斷春風穆溪遠。

詩詞問答

問:百步橋的作者是誰?答:王梅
問:百步橋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王梅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梅名句大全

注釋

1. 出處:槜李詩系卷十二

參考注釋

荒荒

(1).驚擾貌。荒,通“ 慌 ”。《宣和遺事》前集:“當初只為 五代 時分,天下荒荒離亂,朝屬 梁 而暮屬 晉 ,干戈不息。”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三折:“那時節天下荒荒,恰 周 秦 早屬了 劉 項 ,分君臣先到 鹹陽 。”

(2).指匆忙,倉促。《警世通言·福祿壽三星度世》:“卻説 劉本道 沿著江岸,荒荒走去,從三更起,仿佛至五更,走得腿腳酸疼。”

(3).蕭條;冷落。 明 方孝孺 《祭童伯禮》:“荒荒我里,士習日陋。誰能易之?力不能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雲翠仙》:“﹝樵人﹞舁歸其家。至則門洞敞,家荒荒如敗寺。” 清 虞名 《指南公·舉義》:“倏倏兩世,荒荒一丘。”

(1).黯淡迷茫貌。 唐 杜甫 《漫成》詩之一:“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宋 洪邁 《夷堅乙志·趙小哥》:“﹝ 趙小哥 ﹞狀貌短小,目視荒荒,有白膜蒙其上。” 清 黃景仁 《水調歌頭·岳陽樓》詞:“一曲 湘 靈鼓罷,再聽 汜 人歌盡,天老月荒荒。”

(2).猶昏昏。形神睏乏貌。 明 陳子龍 《寄贈密之》詩:“春後荒荒病,歸來渺渺傷。”

無聲

沒有一點聲音

無聲無息

行人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稱

會其行人發露,瓚亦梟夷,故使鋒芒錯縮,厥圖不果。——《三國演義》

行人駐足聽。——《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

踟躇

見“ 踟躕 ”。

古道

(1) 傳統的正道。今通稱不趨附流俗,守正不阿為古道

夫重懷古道,枕籍詩書,危不能安,亂不能治,郵里逐雞難,亦無黨也。——漢· 桓寬《鹽鐵論·殊路》

(2) 古樸

古道熱腸

忠厚古道

(3) 古舊的路徑

踏上石子鋪的古道

樂遊原上清秋節, 鹹陽古道音塵絕。—— 唐· 李白《憶秦娥》

沙鳥

沙灘或沙洲上的水鳥。 唐 錢起 《江行無題》詩之二九:“櫂驚沙鳥迅,飛濺夕陽波。” 宋 王禹偁 《黃州新建小竹樓記》:“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雲、竹、樹而已。” 明 錢曄 《過江》詩:“浪花作雨汀煙濕,沙鳥迎人水氣腥。” 清 張劭 《桐廬道中》詩:“沙鳥隨潮集,煙螺帶雨昏。”

躑躅

(1) 徘徊不前

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始躑躅於燥吻。——《文選》

(2) 用腳踏地

立躑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賦》

回塘

環曲的水池。 宋 王安石 《薔薇》詩之三:“ 北山 輸緑漲橫陂,直壍回塘灧灧時。”《天雨花》第十三回:“桐葉蕭蕭秋氣清,回塘曲水茭蘆長。”

亦作“廻塘”。1.曲折的堤岸。《文選·張衡<南都賦>》:“收驩命駕,分背迴塘。” 李善 注引《廣雅》:“塘,堤也。”《文選·謝惠連<西陵遇風獻康樂>詩》:“廻塘隱艫栧,遠望絶形音。” 呂延濟 註:“廻塘,曲岸也。”

(2).回曲的水池。 南朝 梁簡文帝 《入漵浦詩》:“泛水入迴塘,空枝度日光。” 唐 溫庭筠 《商山早行》詩:“因思 杜陵 夢,鳧雁滿迴塘。”

蒼龍

(1)

(2) 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稱

(3) 太歲星,古時以為凶神,今比喻極其兇惡的人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毛 * 《清平樂·六盤山》

沉沉

(1) 沉重;必需費力才能舉起或移動的

穗子沉沉地垂下來

(2) 低而沉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宋· 柳永《雨霖鈴》

沉沉入睡

彩虹

日光與水氣相映,呈現在天空中的弧形彩色光帶

短棹

亦作“ 短櫂 ”。 1.划船用的小槳。 五代 閻選 《定風波》詞:“扁舟短棹歸蘭浦,人去,蕭蕭竹徑透青莎。” 宋 朱敦儒 《好事近·漁父》詞:“短棹釣船輕,江上晚煙籠碧。” 元 張憲 《賦松江漁者》:“短櫂輕舟白髮翁,往來常在 泖 西東。” 清 侯方域 《與阮光祿書》:“僕今已遭亂無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

(2).指小船。 唐 戴叔倫 《泛舟》詩:“孤尊秋露滑,短櫂晚煙迷。” 宋 無名氏 《水調歌頭·建炎庚戌題吳江》詞:“平生 太湖 上,短棹幾經過。如今重到何事,愁與水雲多。”

輕舟

狹長的,兩舷彎曲、首尾尖削的小船,通常用輕質材料(如樹皮、獸皮、帆布、輕質木料、輕金屬)製成

一葉輕舟

汀洲

水中小洲

不歸

(1).不返家。《詩·豳風·東山》:“我徂東山,慆慆不歸。” 清 蒲松齡 《司文郎》:“又聞次年再行鄉試,遂不歸,止而受教。”

(2).不歸還。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盜戶》:“詎惡久假不歸,霸為己有。”

腸斷

喻非常悲痛

春風

(1) 春天的風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

(2) 比喻和悅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長環境

詩詞推薦

百步橋原文_百步橋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