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文淵閣待詔端孝文使朝鮮原文
扶桑日出曙光寒,帆掛長風積水寬。
漢武開邊分四郡,聖朝遣使撫三韓。
河山誓重畿封遠,雨露恩深島部安。
想見藩臣迎節下,猶存黼冔舊衣冠。
詩詞問答
問:送文淵閣待詔端孝文使朝鮮的作者是誰?答:王汝玉
問:送文淵閣待詔端孝文使朝鮮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送文淵閣待詔端孝文使朝鮮是什麼體裁?答:七律
問:王汝玉的名句有哪些?答:王汝玉名句大全
注釋
1. 七言律詩 押寒韻
參考注釋
扶桑
(1) 亦名朱槿,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觀賞植物
(2) 神話中的樹木名
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經·海外東經》。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箋疏:“扶當為榑。《說文》雲:“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3) 後用來稱東方極遠處或太陽出來的地方
扶桑開朝暈,此高台端。——《文選·陸士衡·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行乎東極之外,經扶桑之中林。——左思《吳都賦》
(4) 傳說中的東方海域的古國名,我國相沿以為日本的代稱
扶又若薺。—— 王維《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序》
扶桑正是秋光好,楓葉如丹照嫩寒。—— 魯迅《送增田君歸國》
赤縣扶桑一衣帶水。—— 郭沫若《沁園春》
日出
指太陽初升出地平線或最初看到的太陽的出現
曙光
破曉時的陽光,比喻已經在望的光明前景
勝利的曙光
我們大家看到,在許多國家裡已經顯露出國際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曙光。——《在馬克思恩格斯紀念碑揭幕典禮上的講話》
長風
(1).遠風。 戰國 楚 宋玉 《高唐賦》:“長風至而波起兮,若麗山之孤畝。”《文選·左思<吳都賦>》:“習御長風,狎翫 靈胥 。” 劉逵 註:“長風,遠風也。” 唐 杜甫 《龍門閣》詩:“長風駕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啟 《夢遊仙》詩:“長風八萬里,夜入通明天。”
(2).暴風;大風。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一引《兼明苑》:“風暴疾而起者謂之長風。” 明 劉基 《擬連珠》之五十:“長風烈烈,難行折舵之舟。”
積水
(1) 指由於堵塞或未能排除而積聚的水
(2) 空腔器官內積聚液體而膨脹
漢武
漢武帝 劉徹 的省稱。 晉 郭璞 《遊仙》詩之六:“ 燕昭 無靈氣, 漢武 非仙才。” 唐 李白 《大獵賦》:“雖 秦皇 與 漢武 兮,復何足以爭雄?” 魯迅 《墳·看鏡有感》:“ 漢武 通 大宛 、 安息 。”
開邊
謂用武力開拓疆土。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朕思念舊民,永言攸濟,故選將開邊,勞來安集。” 唐 杜甫 《前出塞》詩之一:“君已富土境,開邊一何多?” 清 袁枚 《隨園隨筆·諸經》:“以 齊襄公 復九世之讎為合禮,啟 漢武 開邊之禍。”
聖朝
封建時代稱本朝
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遣使
謂派遣使者。《韓非子·八經》:“兵士約其軍吏,遣使約其行介。”《後漢書·班固傳下》:“時北單于遣使貢獻,求欲和親。”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會奏遣使迎復》:“禮部會奏,虜請遣使迎復,當從。” 清 魏源 《都中吟》之一:“昨日 大河 決金堤,遣使合工桃浪詩。”
三韓
漢 時 朝鮮 南部有 馬韓 、 辰韓 、 弁辰 ( 三國 時亦稱 弁韓 ),合稱 三韓 。《後漢書·東夷傳·三韓》:“ 韓 有三種:一曰 馬韓 ,二曰 辰韓 ,三曰 弁辰 …… 馬韓 最大,共立其種為 辰 王,都 目支國 ,盡王 三韓 之地。”後以指 朝鮮 。 唐 杜甫 《奉贈太常張卿均十二韻》:“方丈 三韓 外, 崑崙 萬國西。” 清 趙翼 《擬老杜諸將》詩:“喜聞勁旅發 三韓 ,從此軍應薙草菅。” 古直 《哀朝鮮》詩:“ 三韓 日暗淡,倭兒意氣雄。”
河山
河流和山嶺,指國家疆土
大好河山
畿封
(1).謂在王畿的四周聚土為界。《周禮·地官·封人》:“封人掌詔王之社壝,為畿封而樹之。” 鄭玄 註:“畿上有封,若今時界矣。” 賈公彥 疏:“謂王之國外四面五百里各置畿限,畿上皆為溝塹,其土在外而為封。” 孫詒讓 正義:“《大司徒》注云:‘千里曰畿。封,起土界也。’”
(2).指京畿的疆界。《宋書·索虜傳論》:“至於 晉 始,姦黠漸著,密邇畿封,窺候疆埸。” 南朝 陳 張正見 《和諸葛覽從軍游》:“治兵耀武節,縱獵駭畿封。”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澤
想見
經過推測得出結論
從中可以想見生活的艱難
想見當日圍城光景。——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藩臣
拱衛王室之臣。《史記·南越列傳》:“﹝ 南越王 尉佗 ﹞乃頓首謝,願長為藩臣,奉貢職。” 三國 魏 嵇康 《管蔡論》:“故曠世不廢,名冠當時,列為藩臣。” 宋 曾鞏 《太祖皇帝總序》:“ 太祖 削大弱彊,藩臣遵職。”
節下
(1) 指節日或臨近節日的日子
(2) 即麾下。古時對將帥的尊稱
(3) 古時對使臣的尊稱
黼冔
(1). 殷 代的帽子,繪有黑白斧形花紋。《詩·大雅·文王》:“厥作祼將,常服黼冔。” 毛 傳:“黼,白與黑也。冔, 殷 冠也。”
(2).戴著 殷 冠。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然後量能而授之職,授之田宅,又率以祀 文王 ,黼冔祼將,駿奔走於廟。” 王國維 《海上送日本內藤博士》詩:“眼見 殷 民常黼冔,歸去便將闕史補。”
衣冠
(1) 衣服和禮帽
(2) 服飾
衣冠不整
(3)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衣冠之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