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皮日休集因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

襄陽間氣自標擬,隱居鹿門期不仕。

天隨子與相倡和,二十八卷詞誠美。

居然進士登鹹通,幕府朝衙已委靡。

何至學士署黃巢,為作讖詞翻害已。

進退無據羞斯文,然似斯者不少矣。

吁嗟末路其誠難,適百里半九十里。

詩詞問答

問:觀皮日休集因作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觀皮日休集因作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紙韻 出處:御製詩三集卷三十九

2. 去聲

參考注釋

陽間

人世間

自標

自我標榜。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猶之自標門閥,稱乃祖乃宗絶大官銜,而不知其與己無乾也。” 章炳麟 《與人論文書》自註:“然曩日 金人瑞 輩,亦非不舉此自標,蓋以猥俗評選之見,而論六藝、諸子之文,聽其發言,知其鄙倍矣。”

隱居

退居鄉里,不肯出仕。退居山野

隱居之室。——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鹿門

(1).古城門名。《左傳·襄公二十三年》:“ 臧紇 斬 鹿門 之關以出,奔 邾 。” 杜預 註:“ 魯 南城東門。”

(2). 鹿門山 之省稱。在 湖北省 襄陽縣 。 後漢 龐德公 攜妻子登 鹿門山 ,採藥不返。後因用指隱士所居之地。 唐 杜甫 《冬日有懷李白》詩:“未因乘興去,空有 鹿門 期。” 明 楊慎 《霞邱歸引》:“ 鹿門 棲隱處,行與 老龐 鄰。” 清 姚鼐 《柬王禹卿病中》詩:“但須 鹿門 攜妻子,休俟 臨卭 致騎從。”

天隨子

唐 代詩人 陸龜蒙 的別號。 唐 陸龜蒙 《奉和太湖詩·縹緲峰》:“身為大塊客,自號 天隨子 。”《新唐書·隱逸傳·陸龜蒙》:“ 陸龜蒙 字 魯望 ……時謂 江湖散人 ,或號 天隨子 、 甫里先生 。”亦省稱“ 天隨 ”。 宋 蘇軾 《寄周安孺茶》詩:“ 鹿門 有佳士,博覽無不矚。邂逅 天隨 翁,篇章互賡續。” 明 高啟 《寄題內弟周思敬野人居》詩:“野人何處是幽棲,聞在 天隨 舊宅西。”

倡和

(1).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應答。語出《詩·鄭風·蘀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禮記·樂記》:“倡和清濁。” 孔穎達 疏:“先發聲者為倡,後應聲者為和。”

(2).指以詩詞相酬答。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十五:“﹝ 陳後主 ﹞與倖臣各製歌詞,極於輕盪,男女倡和,其音甚哀。”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三折:“全憑著花月為媒,共佳人倡和傳杯。”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 趙 以寒士,而留余仍住 王公 舊屋,供饔飱,彼此倡和。”

(3).一人提出主張,他人附和,以相呼應。《左傳·昭公十二年》:“外內倡和為忠,率事以信為共,供養三德為善,非此三者弗當。” 杜預 註:“不相違也。”《新唐書·宦者傳下·田令孜》:“宰相 盧攜 素事 令孜 ,每建白,必阿邑倡和。” 清 薛福成 《選舉論中》:“其後上無明君,朝無是非,諸名士乃爭相倡和,樹朋黨,然上下知畏清議, 漢 之賴以維持者數十年。”

(4).猶倡隨。特指夫唱婦和。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治家》:“ 河 北人事,多由內政……倡和之禮,或‘爾’‘汝’之。”

居然

表示出乎意料

這么重的擔子,他居然挑著走了二十里

進士

隋唐科舉考試設進士科,錄取後為進士。明清時稱殿試考取的人

幕府

(1) 舊時將帥辦公的地方,後也泛指衙署

(2) 日本明治以前執掌全國政權的軍閥

朝衙

即早衙。舊時官府早上卯時坐衙治事,故稱“朝衙”。 唐 白居易 《城上》詩:“城上鼕鼕鼓,朝衙復晚衙。”

委靡

困頓不振;意志消沉

神志委靡

何至

何至於;豈有。《史記·汲鄭列傳》:“且 匈奴 畔其主而降 漢 , 漢 徐以縣次傳之,何至令天下騷動,罷獘中國而以事夷狄之人乎!”《宋書·江夏王義恭傳》:“性之所滯,其欲必行,意所不在,從物回改,此最弊事。宜應慨然立志,念自裁抑。何至丈夫方欲贊世成名而無斷者哉!” 金 王若虛 《論語辨惑四》:“ 子貢 雖惡稱人之惡者,亦何至湔洗 桀 紂 以為忠厚哉?”

學士

(1) 學位的一種,通常是初級或最低級學位

文學士

(2) 古代在國學讀書的學生

黃巢

(?-884)唐末農民大起義領袖。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私鹽販出身。公元875年起兵回響王仙芝起義。王仙芝戰死後,被推為領袖,稱“沖天大將軍”。率起義軍南下進入福建,攻克廣州,又回軍北伐。881年初進入長安,建立政權,國號“大齊”。後被唐軍包圍,缺糧無援,被迫撤出長安。因腹背受敵,屢戰失利,不久退至泰山狼虎谷,兵敗 * 。

為作

(1).造作;做作。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豕俛仰嚘咿,為作容聲,司原愈益珍之。” 唐 柳宗元 《辯<列子>》:“其文辭類《莊子》,而尤質厚,少為作。” 元 無名氏 《替殺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來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條,上墳處説不盡喬為作。”

(2).猶作為;行為。 唐 李翱 《去佛齋論》:“使佛生於中國,則其為作也必異於是。” 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風俗習慣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語暨其他為作,俱欲去上下賢不肖之間,以大歸乎無差別。”

讖詞

讖語。 宋 鄭文寶 《江表志》卷上:“嘗以讖詞有‘ 東海 鯉魚飛上天’之語,由是懷逼主禪位之心矣。” 章炳麟 《辨詩》:“古詩多詰詘不可誦,近體乃與杯珓讖辭相等。”

進退無據

謂前進後退均無所憑依,處境窘迫。《晉書·禮志上》:“ 劉邵 所執者《禮記》也,夫子、 老聃 巷黨之事,亦《禮記》所言,復違而反之,進退無據。” 宋 陳亮 《酌古論·曹公》:“失其術則雖紛紛戰爭,進退無據,卒不免敗亡之禍者, 項籍 是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四》:“詭托於 桀 犬之吠 堯 ,是首鼠兩端,進退無據,實狡黠反覆之尤。”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帶幾個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樣,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楊。—— 唐· 杜甫《壯遊》

(2) 溫文爾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師兄撒潑。——《西遊記》

不少

(1).多。《書·大誥》:“天降割於我家不少。” 巴金 《人民友誼的事業》:“但是後來車站上一下子出現了不少的人。”

(2).毫無。《史記·伯夷列傳序》:“余以所聞 由 、 光 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

吁嗟

(1).嘆詞。表示憂傷或有所感。《楚辭·卜居》:“吁嗟嘿嘿兮,誰知吾之廉貞。”《文選·謝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詩>》:“平生仰令圖,吁嗟命不淑。” 李善 注引 薛君 《韓詩章句》:“吁嗟,嘆辭也。” 陳毅 《感事書懷》詩:“吁嗟我與汝,滄海之一粟。”

(2).嘆詞。表示讚美。 明 黃溥 《閒中今古錄》:“至今兒孫主沙漠,吁嗟 趙 氏何其隆!” 清 黃遵憲 《紀事》詩:“吁嗟 華盛頓 ,及今百年矣。”

(3).哀嘆;嘆息。《孔子家語·執轡》:“民惡其殘虐,莫不吁嗟。”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一人吁嗟,王道為虧。” 唐 寒山 《詩》之二○四:“世人何事可吁嗟,苦樂交煎勿底涯。”《剪燈新話·秋香亭記》:“女吁嗟抑塞,不能致辭。”《紅樓夢》第三五回:“那鸚哥便長嘆一聲,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

末路

(1) 路途的終點,比喻衰亡沒落的境地

窮途末路

(2) 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詩·大雅·桑柔》:“維此聖人,瞻言百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 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苟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後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後’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時諸侯封地範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後用以稱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則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 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之惠,賜命方伯,分 陝 餘慶。” 晉 陶潛 《酬丁柴桑》詩:“秉直司聰,惠於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

(5).借指縣令。《後漢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 李賢 註:“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南齊書·文學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苟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複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九十

(1).泛指多數。《詩·豳風·東山》:“親結其縭,九十其儀。” 鄭玄 箋:“女嫁,父母既戒之,庶母又申之,九十喻丁寧之多。”《詩·小雅·無羊》:“九十其犉。” 鄭玄 箋:“今乃犉者九十頭,言其多矣。”

(2).指九十歲。《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晉 陶潛 《飲酒》詩之二:“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 唐 皮日休 《魯望以花翁之什見招因次韻酬之》:“九十攜鋤傴僂翁,小園幽事盡能通。”

(3).謂一季。一季九十日。 唐 陳陶 《春歸去》詩:“九十春光在何處,古人今人留不住。” 陳世宜 《得天梅書卻寄》詩:“九十春光一夢醒,江南無數亂峯青。”

詩詞推薦

  • 夏日書事

    杜越明代〕長夏恆掩關,蕭條寡良晤。連陰畫不開,時見雲奔赴。未即成滂沱,淅瀝驚高樹。才聞檐霤息,又灑溪邊路。花落
  • 黃景說宋代〕落日天寒客自愁。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_觀皮日休集因作的賞析_古詩文
  • 王隨宋代〕綠陰連野幾株柳,翠靄繞城無限山。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_觀皮日休集因作的賞析_古詩文
  • 郴江百詠並序橘井

    阮閱宋代〕蘇仙舊隱已藤蘿,橘井空來歲月多。摘葉汲泉皆朽骨,郡人猶說愈沉疴。
  • 不遮山樓

    乾隆清代〕拾級俯臨萬景披,紅增綠褪仲秋時。開門宋祖不遮意,在彼吾心匪在斯。
  • 郊外即事·其一

    乾隆清代〕三秋野景寥天迥,一抹斜陽晚照明。最是豐年饒氣象,村村社鼓慶西成。
  • 春光好(一名愁倚欄令)

    和凝唐代〕紗窗暖,畫屏閒,嚲雲鬟。睡起四肢無力,半春間。玉指剪裁羅勝,金盤點綴酥山。窺宋深心無限事,小眉彎。蘋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_觀皮日休集因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故人見過

    李賢明代〕誰知霄漢客,復意到山阿。花柳春偏勝,風煙秋最多。彈琴得雅趣,攜酒費吟喔。異日著雙屐,還來訪薜蘿。
  • 寄昭潭王中立

    胡宿唐代〕高弦一弄武陵深,六幕天空萬里心。吳苑歌驪成久別,楚峰迴雁好歸音。十千美酒花期隔,三百枯棋弈思沈。莫上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_觀皮日休集因作的賞析_古詩文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釋祖欽宋代〕萬化之源,萬物之母。德被河沙,量包海宇。聖中之聖,主中之主。慶會一時,壽敬千古。以坤自貴,月朗太虛。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_觀皮日休集因作的賞析_古詩文
  • 綠雲樓

    乾隆清代〕秋前密葉尚敷紛,試上書樓俯綠雲。正喜千林翠如滴,誰教一縷白仍分。近帷已潤芸青色,遠嶠還封螺黛紋。祗有
  • 題端上人詩卷

    袁說友宋代〕般若經中正續燈,可憐白足赤髭人。頭陀臨水曾觀影,應識圓光寶蓋身。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_觀皮日休集因作的賞析_古詩文
  • 詠木刻屏·其一·秋棧旅行

    乾隆清代〕雲斂遙峰潦盡灘,旅行各據䟎程鞍。營營都為利名計,僕僕那知途路難。招宿野簾迎目展,翻風落葉打頭攢。詩人
  • 游大梅護聖四首

    舒坦宋代〕雞犬同時亦同升,赤雲今日幾人行。我來正唱昇平曲,不用山間變姓名。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_觀皮日休集因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掃地

    方式濟清代〕抱帚倚戶立,寒風吹衣巾。凌晨汲土井,灑掃庭陔塵。掃塵不掃雪,留取寒意真。棄帚出門望,邊塵浩無垠。俯視
  • 題李景元畫

    蘇軾宋代〕聞說神仙郭恕先,醉中狂筆勢瀾翻。百年寥落何人在,只有華亭李景元。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_觀皮日休集因作的賞析_古詩文
  • 次粹之見寄韻·其二

    祁順明代〕左官荒徼稱閒行,懶把詞章作楚聲。五斗折腰慚靖節,一言知己慕鬷明。畫蛇豈在能安足,待兔那堪久輟耕。亦欲
  • 秋居用唐人韻得五首·其三

    王立道明代〕四戶啼螿亂,秋陰欲上階。菊花收作枕,草蔓緝成鞋。得句先書壁,因琴別置齋。溪雲與山月,總不費安排。
  • 次韻十絕見客

    樓鑰宋代〕客至何妨送與迎,門前羅爵亦人情。可憐寒士猶相望,時有飢來柳絮輕。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_觀皮日休集因作的賞析_古詩文
  • 輥金丸

    楊真人元代〕一更里,擒意馬。猿猴兒,莫顛耍。大悟來,心地覺清涼,管自然都放下。本來面目常瀟灑。真清淨,更幽雅。更
觀皮日休集因作原文_觀皮日休集因作的賞析_古詩文